公众对科学热情不高系科学家造成

信息来源:浙江省科协  发布时间:2013-10-25  点击率:

  公众科学素养不高的问题,已经在社会上引发多次讨论。有人将这一原因归咎为应试教育体制问题,有人认为原因是人们普遍忽视科学的重要性。但我认为当前公众对科学热情不高,不怪公众,都是我们科学家自己造成的。  

  我总结了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我从事的是数学科普教育。数学太难了,并且公式很多。在我的博客中,如果是讲数学故事的文章,访问量很快上到几千。而一旦涉及数学公式,访问量一天只有几个。
  其次,与许多人过于功利化的心态有关。我去做讲座时,有很多数学系的学生去听。但他们只喜欢听我讲最新研究成果以及未来的可发展方向,这样就可以踩着别人的肩膀继续做研究,能有更多学术成果。跟他们研究与论文无关的内容,他们都不在意。
  现在很多公众对科学热情不高,不怪公众,都是我们科学家自己造成的。一方面,科学家们在心态上存在问题,很多人认为科普是不务正业、不学无术,没有创新性,是科研搞不下去了才去搞科普。
  另一方面,一些科学家不懂得如何与公众沟通。交流传授的过程中,许多科学家有意无意地只用专业、枯燥的术语与公式,不善于把复杂深奥的科学问题通俗化、简单化,无法吸引广大群众,更别说让公众理解掌握了。慢慢地,公众对于科学的热情也就减少了。
  我觉得,科普教育本应是科学家的天职,我们归根到底是需要将知识传给下一代的。
  有些国家,有一种吸引科学家与大众双向交流的机制。科学家为了使社会了解自己正在研究的课题,的课题,会主动向公众宣传。为读者写科普文章,在一些科学家中成为惯例。科学家们都觉得有义务向公众介绍自己的科研成果,因此也产生了很多世界级科普名著,如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爱因斯坦的《物理学的进化》、法拉第的《蜡烛的故事》、别莱利曼的《趣味物理学》等。这些书在国外几乎家喻户晓,影响着几代人的成长。
  在我国,科学家们从事科普教育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统。例如,张里千的《正交法与应用数学》、华罗庚的《统筹方法》、吴文俊的《几何问题的力学证明》、张景中主编的《好玩的数学》、李大潜的《从欧拉的数学直觉谈起》、袁亚湘的《瞎子爬山法》等,都是很优秀的科普作品或演讲。而被评为中国好书之一的《十万个为什么》,也凝聚着中国老一代科学家的辛勤汗水及对科普事业的关爱。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鼓励更多科学家参与科普呢?
    首先,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中国的科研评价机制还不完善,仅仅是以科研成果衡量科研成绩。而那些花了精力做科普的科学家的工作,无法量化评价,这就很难调动科学家从事科普工作的积极性。
  以我为例,我虽然在上世纪 60 年代就开始关注科普教育,并对其产生浓厚兴趣,但为了职称,我也只能到 1993 年评上院士之后,才能做这份自己喜欢的工作。
  其次,是缺乏投入机制。我国的科研项目投入虽然很大,预算细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上,但却唯独少了科普经费。目前科学家从事科普只是尽义务,很难申请到经费。
  第三,现在很多年轻科学家没时间留给自己去思考。要到国内外各地到处跑,去听报告、参加会议。但科普工作恰恰需要静下心来思考与回顾。
  科普教育首先必须由科学家来完成。科学家作为科学知识的生产者,有责任有义务承担起科普的重任。科普对科学家本人也有益,它能使科学家更好地消化和理解自身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