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要研究黄鼠狼肛门分泌物?
为什么炖猪肉要用模糊数学来分析?
为什么关于老人摔倒的论文能写上97页?
![]() |
![]() |
![]() |
“菠萝科学奖”公认的发起人有两个:姬十三和李瑞宏。
姬十三,现年35岁,老家舟山,复旦大学神经生物学博士,科学松鼠会创始人、果壳网CEO。
李瑞宏,浙江科技馆馆长,曾是我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官。省科协副主席章丰对他有句经典评价:李馆长的幽默本质和他的外表匹配得很不科学。
有人开玩笑说,他俩算起来应该是“菠萝科学奖”的亲爹亲妈,至于谁是“菠爸”谁是“菠妈”?不知他俩怎么分的工。众人知道的是,去年10月,美国搞笑诺贝尔奖颁奖,姬十三发了条微博,“我一直想做一个中国版的搞笑诺贝尔,有什么机构支持不?”,李瑞宏看到后马上回条私信,“我愿意……”又过了6个月,“菠萝科学奖”呱呱坠地。
姬十三博士读完,放弃科研,投身自认更加好玩的科普(科普更多是过去的叫法,因为有自上而下的俯视之嫌,所以现在改叫科学传播)。5年前他创办了科学松鼠会,一批“松鼠”聚拢在身边:100多号,几乎全是博士学历,他们想成为一群松鼠,“剥开科学的坚果,帮助人们领略科学之美妙”。
对“菠萝科学奖”的最早想法,来自一本好玩的书——《泡沫》。这是一本科学幽默杂志合集,美国“搞笑诺贝尔奖”的创办人马克·亚伯拉罕斯博士也是此书主编。姬十三当时看到,喜欢得不行,在书页空白处写下:将来我也办一个中文版的搞笑诺贝尔吧。
“菠萝科学奖”颁奖第二天,那位“搞笑诺贝尔之父”亚伯拉罕斯博士专门从美国发来了贺电。但这时姬十三却对记者说,菠萝科学奖和搞笑诺贝尔虽有很多相同点,但它并不是一个“中国版搞笑诺贝尔”。
为什么呢?
按姬十三和李瑞宏最初的设计,的确是想把菠萝科学奖办成一个“中国版搞笑诺贝尔”,但后来又一齐否定掉了,因为中美两国科研环境大不一样。
美国的搞笑诺贝尔,基调是一群科学界人士的自娱自乐和自嘲自讽,他们可以把奖发给“憋尿可能影响决策力”、“脚掌与生殖器长短比例研究”……如果完全照搬,可能有人会想,好啊,你们拿国家这么多钱,居然去研究这些东西……那些辛辛苦苦的科研人员岂不太冤?
于是,菠萝科学奖的宗旨就有了个坚决的定位:科学传播。
评奖条件有两个:
一,必须是正规学术刊物上发表过的严肃的科学论文或实验研究。
二,必须好玩、有趣。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迅速被大众关注并广泛传播。
科学论文浩如烟海,从中挑选极其费力。承担这项艰巨任务的,是像李剑龙这样的一批“松鼠”——科学松鼠会100多会员中,杭州的有三位,李剑龙是其中一只。
李剑龙,浙大理论物理博士,方脸,戴深度眼镜,远远望去就很忠厚的样子。
李剑龙加入科学松鼠会的经历是这样的——
4年前,有次松鼠会在杭州搞活动,请来中国科幻巨著《三体》的作者、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开讲座。
那天李剑龙也兴冲冲去了。会场上有两个女孩,听他聊起天体物理滔滔不绝异常兴奋,频频提及“M理论”,一个女孩说,我俩都是文科生,你能不能通俗地解释一下,到底什么是“M理论”?
李剑龙扶下眼镜想了想,说,如果我把你缩得很小很小,只有现在的万分之一,再在你面前放一把椅子,你看到什么?四根巨大的柱子直通天上。你很好奇,去摇其中一根,却发现其他三根柱子都动。你用各种方法去研究,却发现总是找不到真正的规律。这时候,我把你再放大一万倍,你一看到椅子就全都明白了——其实真相就是这把椅子,它就是“M理论”……
在理论物理学中,“M理论”其实非常艰深,被称为“物理的终极理论”,是一种要解释小到粒子大到宇宙星系所有物理现象的理论。如果李剑龙当时跟女孩讲什么“能量维度”、“引力子弦”、“质量为零的玻色子”、“在自身绮翘中逃逸到其他膜”……人家可能当场翻脸。
那两个女孩,其实都是松鼠会工作人员,她们大力鼓动李剑龙入会。不过,加入松鼠会有个硬杠杠——得提交一篇科普文章,通过评委会考核才行,此文又被称为“投名状”。李剑龙当初的“投名状”,就是他为解释“M理论”做的一部FLASH动画片。
![]() |
诺贝尔奖获得者巴里·马歇尔为生物奖获得者颁奖
![]() |
摔倒实验中,学生志愿者上千次模拟摔倒过程。
![]() |
日本公司研发的老人防摔安全气囊
作为“菠萝科学奖”深度参与“松鼠”之一,李剑龙的任务是在物理学领域,从庞大的论文库中初选一批看上去有趣的科研论文。这件事想想容易,其实很难,极其耗费精力。李剑龙花了大量时间,挑选出30多篇论文候选。比如:
《空调客车内气流分布特性及动态热舒适性研究》
《计算机汉语方言辨识的理论与方法探讨》
《中国面条颜色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运输应激对猪免疫机能的影响及其调控机理初探》
《室外时变气流环境下机器人气味源定位》
《不同硬度鞋底对人体步行能力的影响》
……
有点遗憾,他挑选的30多篇物理方面的专业论文无一当选,只有《人脸美丽吸引力的特征分析与机器学习》入围了数学奖。倒是无意间发现并推荐的浙大“猴脑机械手”和“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食堂涨价事件”,一个当选物理奖,另一个拿到菠萝U奖。
“松鼠”们初选了上百篇论文,最后有二十多篇入围“决赛”。
上周,记者从活动组委会拿到了入围论文名单和全文,研究后发现,它们有两个共同特点。一、学术本身非常正规专业。二、对公众来讲有较强烈的趣味和笑点。
未获奖但入围的论文有:
生物学奖:
《松鼠消化系统的形态学研究》
《中国女性面部皱纹分级方法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护士自身体重与其从事体重管理态度和行为之关系》
化学奖:
《黄鼬肛腺分泌物的挥发性成分》
《刺激响应功能聚合物的合成及应用》
物理奖:
《基于力学量信息获取系统的人体摔倒过程识别方法研究》
《太阳模拟器的光谱设计实验研究
《暗物质直接探测实验现状》
数学奖:
《一种宋词自动生成的遗传算法及其机器实现》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在炖煮猪肉工艺优化中的应用》
《加权FCM 算法在奖学金评定中的应用》
《人脸美丽吸引力的特征分析与机器学习》
心理学奖:
《关于诚信的心理学分析》
《从心理学视角探讨进食障碍的成因》
有的研究听起来有趣搞笑,其实非常专业严肃,很多研究水准很高,研究过程艰辛繁琐。
比如,《黄鼬肛腺分泌物的挥发性成分》,外行人一看可能会发笑:黄鼠狼肛门分泌物也要研究?其实一看作者后面长长的单位名称就能明白: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再比如数学奖候选者,《一种宋词自动生成的遗传算法及其机器实现》,发表在2010年3月《软件学报》上,作者是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系的周昌乐教授、讲师丁晓君和博士游维。
机器如何写出一首婉约或豪放的宋词?
翻开论文原文,记者只看了开头一小段就十分头大:基于句法和语义加权值的适应度函数、基于精英主义和轮盘赌算法的选择策略,采用部分映射和启发式交叉算子和启发式变异算子……
过程晦涩难懂,但结果相当美妙。作者最后给机器下令:以《清平乐》为词牌写一首关于“菊花”的宋词。只一眨眼,机器交出了答卷:
相逢飘缈,窗外又拂晓,长忆清弦弄浅笑,只恨人间花少。
黄菊不待清尊,相思飘落无痕,风雨重阳又过,登高多少黄昏。
质量么至少不差,速度却古今无敌。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在炖煮猪肉工艺优化中的应用》一文,由浙大食品科学与营养系六位师生完成。尽管是一篇与炖肉相关的试验,但95%内容还是完全看不懂。但最后的结论值得大家参考借鉴:在料水比1∶1.5,炖煮温度70℃,炖煮时间2h时,炖出来的猪肉观感和品质最佳。
《基于力学量信息获取系统的人体摔倒过程识别方法研究》,是所有候选论文中篇幅最长的一篇,足足97页,粗粗翻阅一遍就要很长时间,可以想见当初作者研究和写作时历经的辛苦。
为什么要研究老人摔倒?
文中写道:“在正在步入老龄化的中国,65岁以上老人每年有30%-40%摔倒,而20%-30%的摔倒老人导致中度和重度摔伤……在美国,摔倒老人中15%-20%因各种直接并发症而在一年内去世……”
论文的研究方向,是探索老人摔倒前的物理规律,以区别于正常的坐卧站走。这些规律总结后交给电脑,机器掌握规律后,就能在老人倒地前起动紧急防护措施……现在日本有一种类似汽车安全气囊的装置,但不是自动,需要老人自己在倒地之前按下开关。如果这篇研究的成果哪天能够实现,就会制造出一种全自动的随身安全气囊,在老人倒地之前,膨的一声自动打开……
![]() |
著名播音艺术家李野默
![]() |
刘旸和严实共同合唱一首科学版《因为爱情》
颁奖晚会总策划丫米告诉记者,当时在给这些嘉宾们打电话通知时,有件事情特别交待过:活动经费非常紧张,所以诸位来杭州,肯定没有出场费,来杭州,住要住200多块钱一晚的中北大酒店,不管饭,要吃也只能在浙江科技馆食堂……
“提前这么讲,就是怕有些人跑来一看不高兴——因为很多人不论到哪儿从来都只住五星级酒店的。但出乎我们意料,通知到的所有人,只要能排出时间的,几乎全都乐呵呵来了,没一个对吃和住提过意见……”
尽管早就知道这次活动经费很紧,但当记者听说专家教授和演艺明星都住中北大酒店时,多少还是有些吃惊。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兴趣赶到杭州参加这样一个活动?”上周记者在电话里询问相声演员于谦。
于谦说,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呢,我自己从小就对科学有很大的兴趣。第二呢,我自己干的就是让别人开心的职业,所以很想知道,他们怎么能把枯燥严肃的科学变得幽默好玩?”
请来相声演员于谦的就是晚会总策划丫米。之前他俩并不认识,没见过面没说过话,只是微博上互粉了一下。活动前几天,于谦收到丫米的邀请私信,一看正好周六有空,就一口答应下来。那天于谦坐飞机赶到杭州已近中午,给排在第二的数学奖颁奖后就悄悄从会场退出,坐车赶往萧山机场,搭最后一班飞机飞回北京,等他躺倒在自家床上时,已经是次日凌晨三点钟了。
因为好玩,菠萝科学奖的颁奖活动还聚拢来一批顶尖高手。导演邵泽辉、舞美王铁群、音乐总监台湾音乐人阿怪、主持人香港卫视黄伟、总撰稿著名网络写手“东东枪”和“地下天鹅绒”……这一群好玩的人物,过来全是义务帮忙。
奖杯设计任务交给艺术家薛继业。没多久,丫米就收到他传回的设计(这恐怕是薛继业生平所有作品中最省事的一个)——一把卸掉木柄的羊角锤,安在一个底座上。
看那羊角锤,一头平一头尖,一头负责砸开一头负责挖掘,两只分开的角就像做了个胜利手势:耶!乍一看忍俊不禁,再一想拍案叫绝。
李野默,著名播音艺术家,无论在业界和听众心中,都是德高望重的人物。当时丫米邀他在颁奖现场朗诵一首科学诗,李老一口答应。但丫米用电子邮件发去朗诵词时,心中还是惴惴不安,在信中小心翼翼问道:您看看能接受这个尺度吗?您老有什么意见尽管提啊……
因为词是这样写的: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学物理死得早。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看相对论。
两岸猿声啼不住,互相讨论自由度。
洛阳亲友如相问,直接去问哈密顿。
问君能有几多愁?原子态都不会求。
忽如一夜春风来,电子轨道不会排。
风萧萧兮易水寒,各种物理各种难。
垂死病中惊坐起,千万不要学物理。
……
丫米甚至想好万一李老生了气,怎么去跟人家赔礼道歉,但没想到老艺术家马上回邮:接受没问题!只是觉得还可以再幽默一些!其实,最恶的恶搞是能切中要害,能捅人心窝子的那种……
4月7日那天晚上,芝加哥大学细胞生物学女博士刘旸和德国马普海洋微生物学所博士严实共同合唱了一首“因为爱情”
(男)思念是波函数的诗篇
像海森堡矩阵般蔓延
哪怕几率中都是测不准的誓言
(女)当DNA只剩下起点
眷恋仍随核苷酸遗传
想在配对里联会你和我的双链
(女)因为爱情 不会轻易突变
(男)所以我们的氢键清晰可见
(女)因为爱情 缠绵的自旋
(男)用狄拉克符号写下永远
(女)因为爱情 执着的跃迁
(男)只想被赋予光速的极限
(合)到你身边
……
那天,浙江科技馆内星光灿烂,大腕云集。科学家和演艺明星聚在一处,一起大笑开怀。
除了好玩,实在令人想不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还能发生这样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