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县科协审时度势 合力“扶柚”助力胡柚科普

发布时间: 2016-04-28   作者: 常山科协   来源: 衢州市科协   点击率:

  “当前,正是胡柚盛花期,我们要及时做好各类病虫害防治工作。特别是做好胡柚黑点病防治,是一项促进胡柚果质提升和果园增收的迫切工作。”4月28日一早,在常山利卿果业专业合作社招贤镇樊村的基地上,社长樊利卿手捏柚枝,一边指点枝叶,一边对前来学习取经的果农说,胡柚出口的市场空间十分巨大,重点在于种植户掌控果质,才能有效提高市场竞争力。为农民学员讲解胡柚(柑橘)病虫害防治技术,是常山县科协联合浙江农业函授大学衢州市分校和县农业局等单位举办农村实用技术短期班培训的项目之一。邀请的专家有高级农艺师赵四清、毕旭灿、姜翔鹤和被农民誉为“胡柚土博士”的樊利卿等人,授课方式除了课堂讲解,还有果园实地观摩、现场演示等。培训的主要内容有胡柚果园综合管理技术、“常山胡柚三年行动计划”和胡柚社会化统一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来自全县的50多位胡柚种植大户和各乡镇(街道)特产员先后分批参加了学习培训。   

  我县素有“中国胡柚之乡”美称,胡柚是常山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品。目前,全县胡柚种植面积为10.5万亩,年产量在12万吨左右,年销售产值在4亿元左右。“对胡柚产业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实用的专业技术培训,有利于增强胡柚的生产管理水平和提升常山胡柚的市场竞争力。”县科协主席徐高禄说。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常山胡柚的诸多良好功效日益被国外消费者认可,出口市场的空间进一步拓宽。我县相关单位,审时度势,合力“扶柚”,以提高胡柚品质为重点,以胡柚产业提升工程为载体,建立一批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的商品基地和出口加工基地,着力打造以高品质、深加工、强品牌为特征的胡柚产业,实现胡柚产业由种植型向加工型、市场型、外向型的转变。在强化出口基地建设上,我县注重全面规划、科普宣传,积极引导广大柚农在设施配套、品种改良的辐射、带动上做好做足文章。“近年来,我县胡柚黑点病的发生较为严重,全县发病面积在30%以上,它会造成胡柚大量落叶、树势衰弱、果面形成黑点,严重影响柑橘品质、产量和外观。”来自同弓乡的果农老蒋表示,通过实用新技术的普及宣传,会更新自己陈旧的果园管理知识,培育出果品更优的常山胡柚,希望借助“合作社+柚农+科技”的“抱团发展”模式,走上出口外销的“快车道”,把一个个胡柚“嫁”到国外去。目前,我县具备一定规模的胡柚出口基地有招贤镇樊村畈、青石镇江家畈、同弓乡太公山和大宝山等,建立了8000多亩的品质提升示范片。一直以来,常山利卿果业专业合作社注重果质掌控,以欧盟、日本等地的水果农药残留限量为标准,实行严格的统一田间管理制度,建成了“订单式”胡柚出口基地。县农业局和县科协等单位以该社荣获“浙江省著名商标”“常山胡柚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和2014年常山胡柚“柚王”擂台赛金奖为契机,着力抓好常山胡柚良种示范基地的建设。“我们在大家的合力帮扶下,通过实施二次选育,建立良种鉴定圃、子代鉴定圃等,实施增糖降酸、增施有机肥、无公害安全生产等技术,优选市场适销的胡柚新品种,提高了胡柚品质和出口创汇水平”。樊利卿满怀信心地说。

  记者方均良通讯员官金发樊玉霞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