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科协“科学+”活动直播揭秘达芬奇手术全过程

发布时间: 2017-11-20    作者:    来源: 省科协科普部   点击率:  

    对医学界来说,“达芬奇手术”或许已经不是新鲜事,但对很多网友来说,机器人做手术还是一件新鲜事。为了让更多人感受到最新的科技在医疗上的运用,8月25日上午,省科协“科学+”活动特别邀请了浙江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教授张大宏在省人民医院上演了一场特别的手术直播。所有的网友都可以“进入”手术室,0距离揭秘达芬奇手术的全过程!

    500年前的文艺复兴时期, 意大利奇才列奥纳多•达•芬奇设计出了最早的机器人雏形。而现在,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已经能实现用机器人来进行各种复杂的手术,我们将这种手术命名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由一个外科医生的操作台、一个拥有4个交互式机器手臂的手术台和一个计算机辅助的可视系统构成。病人腹部会被切开几个1-2cm长的小切口,插上套管,医生可以把需要使用的微型设备和一个3D摄像头从这些套管里插入进患者体内开展手术。

    这场手术还同步直播到德清人民医院,现场观看的除了医生、护士,还有不少患者和家属都来围观了哦。

    这个长得像八爪鱼一样的大家伙就是传说中会做手术的达芬奇机器人啦,它有着360度旋转的机械手臂,很酷!

    今天的主刀医生张大宏教授可是这方面的权威。可能会有人以为,达芬奇作为一台机器,是按照预先编程的设置自动运行执行特定任务。其实不是哦,机器人手术也是依靠医生来控制的。达芬奇做手术的时候,医生不需要紧靠着手术床,只要在操作台前用两只手轻轻操作系统,机器人就会按照医生的“吩咐”灵活地执行各种手术动作。可自由转动的机器人手臂比人手具备更好的灵活性和精准度。

主刀医生张大宏教授在操作台前

    手术机器人正在成为现代手术室里微创外科手术趋势中越来越常用的工具。目前,在美国排名前100位的医院中,有92家在使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而在国内,达芬奇手术的使用率也在逐年增高。目前全国有70台达芬奇机器人,浙江省有其中的3台。

    对医生来说,达芬奇机器人让医生拥有与开放直视效果一致的手术视野,保证了手眼的协调。高分辨率的立体腔镜提供放大20倍的高清三维图像,降低了错误的发生率。而对患者来说,达芬奇外科手术机器人可使手术效果明显改善,术后并发症、损伤和失血明显减少,恢复更快。比如我们今天看到的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可以非常精确地切除肿瘤,并几乎不对肿瘤周围组织和神经造成损伤。

    看完这次直播,不少网友纷纷表示现代医学科技真了不起,也对我们奋斗在一线手术台的医生们表示了尊敬!

 

张大宏教授资料
浙江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泌尿科主任,泌尿腔镜中心主任,泌尿肿瘤中心主任
浙江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 副主任委员
学术专长
以经腹腔镜作为主要研究方向,特别是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辅助的肾部分切除术、前列腺癌根治术和膀胱癌根治术。

浙江省科协“科学+”
浙江省科协一直致力于传播有趣实用的科普知识,旗下的“科学+”邀请的既有高大上的科普大咖,也有好玩的科学fans,比如全球排名前100名的黑客;讨论主题既有公众最关心的热点话题,也有与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知识;表现形式既有轻松活波的咖啡馆,也有大家很喜欢的科学脱口秀。
用有趣的科普,带你了解尖端前沿的科学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