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科普作协八届二次理事会在杭州召开

发布时间: 2017-05-09    作者: 房晶    来源: 浙江省科普作协   点击率: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八届二次理事会于2017年4月26日上午在杭州举行。本次理事会的主要议题有:任命各专业委员会主任,颁发理事证;讨论审定长三角科普创作联盟事宜,举办学术论坛;听取各专业委员会工作汇报;讨论审定科普创作优秀奖评选事宜(改成每年一次);讨论审定科学文化丛书编撰事宜;讨论审定新会员入会申请。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省科普作协理事长张光霁主持了本次理事会。出席会议的理事有21位,符合法定人数。

    会议首先为科普作协各专业委员会主任颁发聘书。本届各专业委员会主任由各专业委员会提名,经理事会认可通过。张光霁理事长分别向科学文艺委员会主任卢曙火同志、医学委员会主任徐秋根同志、农业委员会主任高智慧同志、传媒委员会主任周俊同志、科幻研究所所长赵海虹同志颁发聘书,并为八届理事会理事发放了理事证。

    会议讨论了《长三角科普创作联盟章程》(草案)及筹备会议纪要,一致认为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上海市科普创作协会和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共同发起、成立长三角科普创作联盟,将会进一步整合科普创作资源,发挥三地各自优势,更好地促进科普创作、为提高公众科学素质服务。理事们认真研读章程(草案),讨论了2017年下半年举办长三角科普创作联盟学术论坛(上海主场)活动有关事项,原则同意章程及有关工作。理事还讨论了如何整合科普资源,组织、编辑、出版本联盟共建共享成果,探讨如何促进联盟成员有效地开展合作,突出联盟的整体优势,实现科普创作、科学传播的规模化效应等议题进行研讨。理事们提出,要在办好长三角科普创作联盟基础上将联盟向华东地区扩大做出努力。

    卢曙火、高智慧、徐秋根、周俊等理事分别代表各委员会就当前及今后的工作进行了交流。科学文艺委员会组织会员参加科普活动,探望生病会员,《浙江科学文艺》内刊筹办工作进展顺利,依托科普作协向省科协申报服务科技创新项目《浙江新兴休闲产业及科普资源的现状对策研究》已经通过初审,计划下半年将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农业委员会面对毛竹降价,竹农对毛竹林的热情也直线下降的现状,组织有关专家对竹农进行培训管理方面的指导培训,实现从经济效益向生态效益转化;医学委员会组织会员下发医疗卫生科普书籍,传媒委员会认为科普创作、科普读物要争取中小学生、青少年读者,注重科学教育,与公众科学日等大型活动相结合,推出有影响力的书籍、杂志和文章报道,立足出版界,为浙江省科普作家、科普创作提供服务。科幻研究所汇报了和著名科幻作家王晋康老师在杭州合作的意向。章伟林理事介绍了中国科普作协创作基地的工作。

    会议讨论并决定修改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评选办法,实行开放式评奖,时间改为每年一次,评选范围扩大到浙江省范围内公开出版发行的科普作品(书籍和影视作品)。理事会认为,开门评奖,意味着不再局限于是会员创作的作品,而是面向社会征集。从而提高科普作品评奖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会议提出,每年举办一次优秀科普作品评选,对作品出版日期不作要求,往年没有参评获奖的作品均可推荐报送。

    会议讨论并决定启动编撰浙江科学文化丛书的计划。根据计划,丛书将征集反映浙江科普作家最高水平的原创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报告文学、散文、评论及书画等,内容可以与科学无关,但必须是在报刊(网络、内刊)上公开发表过的。科普作协将组成权威机构对来稿进行把关,入选文稿根据征稿内容的写作形式不同将分成若干卷。全书初定由浙江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

    理事会还认真审核了申请入会的新会员的情况,一致同意韩光智、詹玲、李建军、泮崇福、金关波、蔡启发、王康、叶晨曦等八人加入省科普作协。理事会还通过了科普作协副理事长、秘书长赵宏洲提名房晶同志担任科普作协副秘书长的提议。

    理事会提出,要认真总结科普作协的经验,通过长三角科普创作联盟和作协的科普活动平台,出人出作品出经验。在全国科普创作领域中发出浙江的声音,赵海虹的科幻作品研讨作为推荐给长三角活动的方案之一,中国科普作协创作基地要做好总结,在下次长三角浙江主场活动中进行介绍。

    张光霁理事长指出,根据科普作协自身特点要加强科普创作基地的建设,通过基地这个平台丰富协会的活动内容。同时要充分发挥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团结和凝聚会员,理事会全力支持各专业委员会和基地的工作。下半年科普作协计划举办一次大型科普讲座,与省科协联合开展“科学+”品牌科普活动,届时理事长将作为主讲嘉宾进行主题讲座。张光霁强调,要加强专业委员会的建设,要扩大专业委员会队伍,有条件的根据章程可以新建。要积极接受新会员尤其是青年入会,在职称、职级上放开限制,让科普作协更有活力和朝气。理事会还一致同意委托杭州市科普作协协助恢复工交委员会工作,支持和参与有关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普作协创作基地的刊物和传播平台建设。

 

浙江省科普作协八届二次理事会在杭州召开
发布时间: 2017-05-09 来源: 浙江省科普作协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八届二次理事会于2017年4月26日上午在杭州举行。本次理事会的主要议题有:任命各专业委员会主任,颁发理事证;讨论审定长三角科普创作联盟事宜,举办学术论坛;听取各专业委员会工作汇报;讨论审定科普创作优秀奖评选事宜(改成每年一次);讨论审定科学文化丛书编撰事宜;讨论审定新会员入会申请。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省科普作协理事长张光霁主持了本次理事会。出席会议的理事有21位,符合法定人数。

    会议首先为科普作协各专业委员会主任颁发聘书。本届各专业委员会主任由各专业委员会提名,经理事会认可通过。张光霁理事长分别向科学文艺委员会主任卢曙火同志、医学委员会主任徐秋根同志、农业委员会主任高智慧同志、传媒委员会主任周俊同志、科幻研究所所长赵海虹同志颁发聘书,并为八届理事会理事发放了理事证。

    会议讨论了《长三角科普创作联盟章程》(草案)及筹备会议纪要,一致认为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上海市科普创作协会和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共同发起、成立长三角科普创作联盟,将会进一步整合科普创作资源,发挥三地各自优势,更好地促进科普创作、为提高公众科学素质服务。理事们认真研读章程(草案),讨论了2017年下半年举办长三角科普创作联盟学术论坛(上海主场)活动有关事项,原则同意章程及有关工作。理事还讨论了如何整合科普资源,组织、编辑、出版本联盟共建共享成果,探讨如何促进联盟成员有效地开展合作,突出联盟的整体优势,实现科普创作、科学传播的规模化效应等议题进行研讨。理事们提出,要在办好长三角科普创作联盟基础上将联盟向华东地区扩大做出努力。

    卢曙火、高智慧、徐秋根、周俊等理事分别代表各委员会就当前及今后的工作进行了交流。科学文艺委员会组织会员参加科普活动,探望生病会员,《浙江科学文艺》内刊筹办工作进展顺利,依托科普作协向省科协申报服务科技创新项目《浙江新兴休闲产业及科普资源的现状对策研究》已经通过初审,计划下半年将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农业委员会面对毛竹降价,竹农对毛竹林的热情也直线下降的现状,组织有关专家对竹农进行培训管理方面的指导培训,实现从经济效益向生态效益转化;医学委员会组织会员下发医疗卫生科普书籍,传媒委员会认为科普创作、科普读物要争取中小学生、青少年读者,注重科学教育,与公众科学日等大型活动相结合,推出有影响力的书籍、杂志和文章报道,立足出版界,为浙江省科普作家、科普创作提供服务。科幻研究所汇报了和著名科幻作家王晋康老师在杭州合作的意向。章伟林理事介绍了中国科普作协创作基地的工作。

    会议讨论并决定修改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评选办法,实行开放式评奖,时间改为每年一次,评选范围扩大到浙江省范围内公开出版发行的科普作品(书籍和影视作品)。理事会认为,开门评奖,意味着不再局限于是会员创作的作品,而是面向社会征集。从而提高科普作品评奖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会议提出,每年举办一次优秀科普作品评选,对作品出版日期不作要求,往年没有参评获奖的作品均可推荐报送。

    会议讨论并决定启动编撰浙江科学文化丛书的计划。根据计划,丛书将征集反映浙江科普作家最高水平的原创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报告文学、散文、评论及书画等,内容可以与科学无关,但必须是在报刊(网络、内刊)上公开发表过的。科普作协将组成权威机构对来稿进行把关,入选文稿根据征稿内容的写作形式不同将分成若干卷。全书初定由浙江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

    理事会还认真审核了申请入会的新会员的情况,一致同意韩光智、詹玲、李建军、泮崇福、金关波、蔡启发、王康、叶晨曦等八人加入省科普作协。理事会还通过了科普作协副理事长、秘书长赵宏洲提名房晶同志担任科普作协副秘书长的提议。

    理事会提出,要认真总结科普作协的经验,通过长三角科普创作联盟和作协的科普活动平台,出人出作品出经验。在全国科普创作领域中发出浙江的声音,赵海虹的科幻作品研讨作为推荐给长三角活动的方案之一,中国科普作协创作基地要做好总结,在下次长三角浙江主场活动中进行介绍。

    张光霁理事长指出,根据科普作协自身特点要加强科普创作基地的建设,通过基地这个平台丰富协会的活动内容。同时要充分发挥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团结和凝聚会员,理事会全力支持各专业委员会和基地的工作。下半年科普作协计划举办一次大型科普讲座,与省科协联合开展“科学+”品牌科普活动,届时理事长将作为主讲嘉宾进行主题讲座。张光霁强调,要加强专业委员会的建设,要扩大专业委员会队伍,有条件的根据章程可以新建。要积极接受新会员尤其是青年入会,在职称、职级上放开限制,让科普作协更有活力和朝气。理事会还一致同意委托杭州市科普作协协助恢复工交委员会工作,支持和参与有关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普作协创作基地的刊物和传播平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