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8-04-25   作者:   来源: 省科协综合服务中心   点击率:

日前,国土资源部明确2018年地球日活动周的主题为“珍惜自然资源 呵护美丽国土——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

2018年4月21、22日,在第49个世界地球日之际,由浙江省科协主办、省科协综合服务中心承办的 “地球故事”主题科普活动 《博物课堂》开讲了!作为中国科协第20届年会基层科学传播行动20场系列活动之一, 《博物课堂》邀请了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地理所的三位专家,带领着来自杭州、湖州、绍兴、宁波的60多位博物学爱好者,来到浙江长兴,聆听地球故事,探访“金钉子”。

中国地理学会理事、浙江省地理学会理事长、浙江大学李睿博士以 《诗画地球、生态家园》为题,用诗歌和经典文献犹如丝线串珍珠一般,系统讲述了宇宙、地球的基本情况、中国大美山川、浙江青山绿水。中国地理学会理事、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科学研究所的齐德利博士,给大家讲述了红色浪漫故事:《中国丹霞之美》,同时介绍了中国二十四节气绘本的发行对于中小学生核心素养构建的重要意义,并对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进校园、开展校本课程建设、打造中国版的STEAM课程给出了指导性意见建议。北京大学马锴果博士分享了《品类之盛:138亿年演化一瞥》,从138亿年前地球大爆炸开始,探寻生命产生的奥秘,对美丽地球上曾经和当下那些令人瞩目的生物进行了生动的介绍。三位专家从不同学科角度讲述“地球故事”, 深入浅出地普及了地理、地质、物理、天文、化学、生物等知识。“大禹治水真的是治理黄河吗?大禹陵为什么会在会稽山?”“长城上的石头是不是像埃及金字塔那样堆积起来的呢?”面对千奇百怪的问题,专家们一一进行了解答,现场互动频繁,气氛热烈。


世界地层按级别由小到大可分为阶、统、系、界、宇。“金钉子”通常作为阶与阶的分界线,。有些“金钉子”也身兼统与统、系与系,乃至界与界的分界线,这样的“金钉子”在地层上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长兴“金钉子”是长兴阶这个以长兴地名命名的地层的分界线,包含“大”、“小”两个金钉子。其中“大”金钉子不仅是长兴阶与印度阶的分界线,也是乐平统与下三叠统的分界线,还是二叠系与三叠系的分界线,特别是古生界与中生界的分界线。这就使得这枚“金钉子”成为全球顶级“金钉子”,可见其金贵程度。它与加拿大、突尼斯的两处“金钉子”共同构成地球史上三个最重要的断代界线。长兴“金钉子”完整地保存了2.5亿年前地球史上最大的一次生物灭绝事件信息,对于了解地球历史、探求生物演化奥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几位专家的带领下,探访者沿着当初科学家野外勘察的足迹,重走科学探究之路,就是最好的科学精神传承,也是最好的博物之行。为了找到金钉子,齐博士现场以树枝为教鞭,带领大家在连续沉积的长兴灰岩地层中,按照编号从最底层上去,终于在第27层找到了这枚代表古生界和中生界界线的金钉子,原来地层古生物学家在这一层找到了标示性化石——微小欣德牙形石(Hindeodus parvus)。在成功探寻之后,李教授还为大家展示了野外地质考察的三大件——罗盘、地质锤和放大镜,并进行现场演示。

“每个博士都应该为自己的学科代言”。”齐德利博士说。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地层反映的是一部百科全书。在全球唯一的古生界与中生界(P/T)金钉子所在地长兴举行这样的地球日活动,意义重大。当大家近距离接近让全球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惊叹和迷恋的剖面时,不禁对大自然、对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油然而生敬畏之感。正如一位学生调查问卷中所写:“通过这次活动,学习了解了地质、生物和地球知识,我要做一个尊重生命、保护环境、守护地球家园的卫士。”

地学是知行合一、注重实践的科学。本期《博物课堂》不仅有专家报告,博物馆体验,师生、家长、专家现场互动,更有一线科普工作者现场讲解展示。这种现场讲解、现场互动、现场识别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活动方式,既有跨领域、多学科的学术交流和碰撞,又有专家和公众的探讨和分享,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让科普生动有趣、喜闻乐见。我们的愿景是,通过《博物课堂》科普平台,让学术资源科普化,让科学点燃梦想!

本次活动由长兴县科协、科学24小时杂志社、浙江省地理学会等单位协办,华数传媒、都市快报等媒体全程参与。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