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学派铸新篇 浙派中医迎华章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丹溪学派研究分会成立暨朱丹溪学术思想与临床应用研修班召开

省中医药学会 2018-08-20

浙江人杰地灵,历代名医辈出,浙派中医历史辉煌,内涵丰富。金元四大家之一朱震亨,系浙江义乌人,所创丹溪学派,更是浙派中医的旗帜,后世医家无不重视。不仅在国内影响深远,而且还远播海外,对国内外医学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2018年8月17日在丹溪故里义乌,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会长肖鲁伟宣读了丹溪学派研究分会委员名单,选举产生了以沈堂彪教授为主任委员的第一届委员会,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丹溪学派研究分会宣告正式成立。

会上,沈堂彪主任委员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对丹溪学派的传承与发展、丹溪学说的研究与应用、丹溪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等工作进行了部署。

王晓鸣副会长兼秘书长对分会筹备期间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希望分会成立后,认真开展丹溪学派的研究,汇聚我省高等院校、中医药研究院、各级医院致力于丹溪学说研究的临床科研人员,在丹溪学派的传承与发展中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促使中医药为卫生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8月18日,由浙江省中医药学会、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共同主办,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丹溪学派研究分会承办的2018年丹溪学派研究分会学术年会暨朱丹溪学术思想与临床应用研修班在浙江省义乌市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200余名从事丹溪学说研究的中医药临床科研人员参加本次会议。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肖鲁伟会长说,期望大会通过南北学术交流,宣传和推广好丹溪学派,扩大浙派中医在全国的影响力。沈堂彪主任委员指出,朱丹溪作为浙派中医的标志性人物,学术影响深远,从学术、文化等多维度深入挖掘、整理、继承、发展丹溪学派的理论体系与文化传承,既有现实的临床价值和社会价值,也符合当下国家重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时代要求。

学术会议分为上、下午两场。上午为知名专家论坛,下午为优秀论文交流。

专家论坛邀请了六位省内外知名专家讲授丹溪学派的研究进展,探索丹溪学说的研究方向。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会长肖鲁伟教授讲述了“丹溪的历史地位与学术贡献”,作为金元四大家的集大成者,朱丹溪在中医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首届全国名中医范永升教授讲述“浙派中医的特色与内涵”,指出浙派中医流派纷呈,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当首推丹溪学派,且风行全国乃至全世界。中国中医科学院杨威教授讲述了“明医·五运六气——顺阴阳四时,各随五运六气之故”,介绍历代医家对五运六气的研究运用,丹溪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以及治擅滋阴,正是由于正值火燥大司天的原因。沈堂彪主任委员讲述了“丹溪学说的研究现状”,阐述了丹溪学说的研究概况及今后的发展思路,为丹溪学说的研究应用提出了不少针对性建议。浙江省名中医傅晓骏教授讲述了“丹溪学派的沿续”,详细介绍了丹溪学派在浙江、江苏、安徽、陕西、江西及海外等地的传承发展,展示丹溪学派的深厚底蕴和发展前景。

优秀学术论文交流环节,有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我省各大中医院以及来自基层卫生院等11位论文作者,交流了丹溪方或法在临床中的应用,如丹溪名方大补阴丸、越鞠丸、丹溪治痛泄方的临床验案举隅,应用丹溪养阴论、六郁论、气血痰郁理论、相火论等学说指导临床各科的探讨,以及丹溪针法在临床中的运用等,从多个层面拓宽了“朱丹溪学术思想与临床应用”的内涵和价值,临床案例的分享也彰显了丹溪学说的生命力,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共鸣。

大会共收到全国各地交流论文近50篇,会议本着“公平、公正,高品位、高水平”的原则进行论文审稿,审稿委员会评选出优秀论文6篇,其中《朱丹溪脾胃观源流与特征初探》获优秀论文一等奖。

此次大会以丹溪学派的传承与发展为主旨,为我省从事丹溪学说研究的临床科研人员搭建学习交流的良好平台。通过交流朱丹溪学术思想与临床应用的新进展、新成果,必将进一步弘扬中医药在临床各科防治方面的优势与特色,促进朱丹溪学术思想的传承创新,从而更好地服务临床,繁荣学术。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