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要让广大农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如何提升服务“三农”的水平,助力乡村振兴是科协面对的一个新的课题。2018年以来,庆元县科协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科协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思考,勇于开拓创新服务方式,带领农民走上乡村振兴致富路。
强化政治引领,为农民致富奠定思想基础
解决“三农”问题,首先得解决好农民问题。这些年来,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农民思想政治状况却不容乐观。对此,庆元县科协在带动农民致富的同时,强化政治引领,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是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建立庆元县农村科技示范户微信群,发送宣传信息,广泛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及时准确地把党关于“三农”发展的战略决策和富民政策送到千家万户,使农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党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党,增强对党的信任。结合历史和现实,对农民进行理想信仰教育。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大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使农民群众充分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9月7日,我们组织全县30余名农村科技示范户赴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难忘下党”主题纪念馆参观学习,重走习近平总书记“三进下党”之路,重温“三进下党”之精神,通过重走一段路、重温一段历史、上好一堂党课、举办一个仪式,重新接受一次党性教育洗礼,让大家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心系基层群众、真心实意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的公仆意识,学习务实深入、不图虚名的工作作风,以及敢于担当的进取精神。
二是紧抓民主法制教育。在各类农民技术培训、结对村活动和农村科技示范户现场交流会中增加民主法制教育的内容,结合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本知识的普及教育,引导农民增强民主意识,通过合法途径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民主诉求,提高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能力;同时加强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的教育,增强农民遵法守纪意识;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的教育,提高农民依法经营致富、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使法制宣传教育贴近农村实际,让农民爱听、爱用。
三是加强道德观念教育。在不定期走访农村科技示范户的过程中,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切实加强农民道德观念教育。强化道德信仰教育,坚守产品质量安全的道德底线;强化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引导农民分清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界限,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发扬传统美德,自觉遵守公民道德规范;强化道德养成教育,引导农民把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观、荣辱观融入到创业致富之中、日常工作生活之中,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情做起,从点滴做起,加强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开展结对帮扶,为农民致富提供“一对一”服务
为更好地助推乡村振兴,带动农民致富,庆元县科协积极发动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农村、服务农民、发展农业,开展“一对一”的科技帮扶活动。
一是举行丽水市百名专家连百村科技服务乡村振兴庆元专场活动启动仪式。为保障科技帮扶产业发展取得实效,8月16日,丽水市百名专家连百村科技服务乡村振兴启动仪式在隆宫乡莲湖村举行,来自丽水市农科院、林科院等多个单位的16名专家将在种养殖技术、农产品营销等方面,与庆元县13个村进行为期3年的结对帮扶。此次活动主要是为庆元县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产业技术需求旺盛村,以及种植养殖业科技示范户开展产业科技帮扶,为庆元县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注入科技的含量,为结对村的农户送去“及时雨”,为庆元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入强劲的动力。
二是组织召开乡村振兴农村科技示范户现场交流会。9月7日上午,乡村振兴农村科技示范户现场交流会在庆元县岭头乡召开。丽水市科协科普部部长柳青,庆元县科协、庆元县农村科技示范户协会成员、结对科技工作者,结对农村科技示范户和其他省、市、县级科技示范户共30余人参加现场会。会议为“庆元县农村科技示范户协会”成立揭牌;为2017年省、市农村科技示范户授牌。会上,科技工作者对接帮扶农村科技示范户签约;专家和结对农村科技示范户进行自由交流,并现场观摩岭头乡“十大产业能人工作室”和真美茭白专业合作社的茭白基地。庆元县科协将以本次现场交流会为起点,持续深化,将科技服务变成百姓手中的真金白银,畅通科技专家在智力、技术、政策、管理上的下乡通道。进一步做好活动的双向拓展,在“一对一”帮扶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科技专家的资源,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推动科技资源向农村基层、农业一线集聚,从而不断增强农村综合竞争力。
三是及时跟进活动开展情况,确保结对帮扶取得实效。组织科技专家召开科技服务成果会,科技服务问诊会,及时总结帮扶经验,“把脉问诊对症下药”,提供更加精准式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围绕乡村振兴工作重点,明确目标责任,主动推动科技服务专家团以定期服务与不定期服务、经常性服务与组团式帮扶相结合等方式开展工作,切实发挥好科技专家的智囊作用和专家团的精准服务作用,同时,积极向党委政府争取一定的经费,保障结对帮扶活动顺利开展。
紧扣因需制宜,为农民致富打造“私人定制”
农村在不断发展,农民对知识的需求也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农业生产方面,农民不仅需要种植、养殖的技术,更需要新的思维方式,同时,农民在生产的同时,还直接涉及产品的包装、市场的运营。对此,庆元县科协在有目的地安排生产技术培训的同时,对农民进行市场营销和互联网营销的培训。
庆元光泽农场近几年来在绿色农产品生产方面进行尝试,通过稻田养鸭等立体模式种植优质绿色无公害大米。但是,由于不熟悉市场营销,在品牌推广上没有很好的支撑,农场优质大米销售遭遇困难。我们首先通过组织该农场主参加省市相关技术培训,让该农场掌握产品包装和营销的思路和方法,推荐参加市级比赛评选,荣获“丽水市十佳好大米”荣誉。
二是联合该农场举办全国科普日等大型科普活动,提升农场影响力和知名度。2017年我们在农村科技示范户基地——庆元县光泽家庭农场举办的农村科技示范户“田园农事乐”活动被中国科协评为2017年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在此基础上,今年,庆元县科协进一步创新活动形式、内容,9月28日,在浙江省庆元县黄田镇,农民迎来了自己的“丰收节”——庆元县2018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暨第二届光泽农场科普农事节。这是我们与黄田镇人民政府、庆元县光泽家庭农场第二次合作,此次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不仅有科普知识竞猜、爱心义诊、反邪教知识宣传等传统活动,还创新地加入特优大米评选、稻谷收割等农事活动,在学习科普知识赢奖品,检查身体保健康的同时,还能免费品尝绿色、有机、健康的农产品,严肃活泼,乐趣无穷。
三是开动脑筋,帮助该农场推出“认种”活动。今年5月,在庆元县科协的建议下,该农场与小城庆元“互联网直播农场”项目团队合作,开辟了“你交款认耕、我认真代种”的互联网定制私人农场模式。县内外市民可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认耕稻田,农场为每块认耕的稻田都插上认耕牌,认购者可以实时观看耕种直播动态,也可以到农场对水稻进行管理收割。今年通过互联网认耕稻田的县内外消费者已有30余名,认耕稻田10余亩,品种主要以中浙优8号为主。新模式拓宽了销售渠道,提高了农场生产效益。
突出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建设,为农民致富提供坚实依托
近年来,庆元县科协注重加强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创建了1家省级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庆元县亿康锥栗林下多花黄精示范基地和2家市级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庆元县胡氏葡萄园基地和现代观光茶园大济科普基地,并充分发挥这些科普基地在科技示范推广和带动农民致富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
比如庆元县亿康锥栗林下多花黄精示范基地,近年来以浙江中医药大学、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院、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为技术依托,全面开展科普活动,并组建了科普活动领导小组。该基地作为特色农业精品园,在科技示范推广和带动农民致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突出技术创新,提高基地科技含量。基地始终把技术创新作为发展动力,自2013年开展林下林药菌复合经营模式开始,基地通过多种实验实施,反复研究总结,不断进行试种,研究锥栗林套种多花黄精,铁皮石斛活树附生原生态栽培技术,锥栗林下栽培棘托竹荪技术,引进优质品种并进行驯化培育。通过努力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林下棘托竹荪与多花黄精的复合种植方法和林下多花黄精平摆倒种栽培方法);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制定市级地方标准2项(丽水市地方标准规范DB 3311/ T23—2014锥栗林下多花黄精复合经营技术,DB3311丽 水 市 地 方 标 准 规 范DB 3311/ T 69—2017锥(板)栗林下棘托竹荪栽培技术规程);制定县级地方标准1项;主持县级重大科技项目1项;主持县级重点科技项目1项,获县级科技进步二等奖(锥栗林药菌高效复合经营模式创新与示范),为更好的开展科普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二是以“科”字当先,积极开展推广示范试验。该基地应用农业科技的示范作用,在方法上坚持:试验—示范—推广的科学程序,使得一大批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得到推广应用。锥栗林下套种多花黄精这一项技术推广农户种植达到300亩,辐射推广2000亩。农产品输出从单一向多元化转变,农户收益增加。套种还能增加地表覆盖度,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林木生长,提高生态效益。锥栗林下套种竹荪技术推广种植280亩,辐射推广1500亩,锥栗林下的竹荪不仅产量高、品质好,更重要的是,提高林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而且促进了林地上的锥栗生长,可谓一举多得不仅能改善锥栗根部营养,促进生长,而且能利用林下阴凉湿润省下了搭盖遮阳棚的成本,绿色纯净的生态环境和小气候特点,提升食用菌的品质,达到菌林互补、相得益彰的效果。科普示范基地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兴林富农效果显著。
三是科技服务群众,推动林业转型升级。一方面,该基地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技能。通过邀请专业技术人员举办讲座、现场指导等方式,及时向群众传授实用技术、信息和知识,引进、推广优质品种,提高科学栽培管理技术水平,增加生产效益。基地负责人叶传盛及专家教授举办锥栗林下多花黄精复合经营技术,锥(板)栗林下棘托竹荪栽培技术,锥栗林药菌高效复合经营模式等技术培训班50期,培训3000余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4000份,举办科普讲座38次,听众达2000余人次。促服务,解决群众疑难问题,以点带面,兴林富农。另一方面,该基地针对农户林地效益低下的现状,实行“基地+农户+公司”的经营模式,公司无偿提供多花黄精种苗,生产技术管理,操作规程,同时提供技术培训、现场指导等服务,对种植黄精的全过程进行检查、监督,实行统一管理。公司还和农户签订产品回收协议,很好的解决了农户种苗选购、技术管理、产品销售等方面的难题。农户完全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为此农户积极性非常高。基地合作农户达到150多户,种植面积达600亩,辐射面积2000亩。
细化服务内容和方式,为农民致富提供技术保障
新形势下,农民的产业多样化,如果按照我们自己的计划,不顾农民的需求,我们的培训就会流于形式,就无法得到农民的欢迎。
一是着眼产业发展,开展分类培训。庆元县科协每年都通过走访活动,实地调查了解各乡镇(街道)农民所从事的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术支持。庆元县荷地镇和岭头乡这几年高山茭白发展迅速,农民需要茭白的种植和病虫害防治的技术支持。而庆元西部乡镇甜橘柚、锥栗和香榧的种植已经成规模,他们需要这方面的知识和及时支撑。林下经济将成我县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尤其是黄精、黄芪、七叶一枝花等中药材的种植及时是农民所急需的。根据需要,分类安排课程,分区域和对象组织培训,共组织开展蜜桔种植、淡水养殖、农旅结合等农村专业技术培训11场,通过量身定做,农函大与老百姓走得更近,更受农民欢迎。
二是充分发挥示范户作用,开展分级培训。县级层面组织培训、乡村振兴讲习所和农村科技示范户组织的培训同步开展,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技术。各乡镇(街道)都有乡村振兴讲习所,这是一个很好的阵地,科协必须充分有效地利用好这些资源。在师资上,通过市县两级的科普讲师团,同时也充分发挥农村土专家的作用,两者结合,和老百姓走得更近,更好地满足老百姓的技术需求。如新田湾家庭农场,主要以土鸡土鸭养殖为主。地处东部偏远山区,周边的农民养殖土鸡土鸭可以创收。该农场是省级农村科技示范户,农场主对土鸡从孵化到防疫和疾病防治都有丰富的经验。我们就通过该农场的辐射作用,组织对周边农户的培训和指导,效果很好。
三是开展职称评定,方便农民外出务工。庆元有800多年种植香菇的历史,农村有很多祖祖辈辈种植香菇的农民。他们虽然没有经过高等专业院校的学习,可是都经过专门的技术培训和多年实践的摸索,积累了很多种植香菇的技术和经验。近年来,庆元的香菇师傅远走湖北、陕西、河北、湖南、河南等地,成为向当地农民推广香菇种植技术的能手和专家。以前由于没有得到正式的技术等级认定,无法得到当地群众的认可,工资普遍不高。我们通过对这些土专家的培训,按照实际给予认定农民技术职称,使他们的技术和专业职称有了认可,工资成倍增加。通过职称的评定,庆元香菇师傅插上致富的翅膀飞向全国,飞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