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颂敏,象山县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主任中医师,1996年8月工作至今,秉持着“医者父母心”的原则,兢兢业业,诊治病患达4万余例。2015年,由他创建的“宁波市劳模创新工作室”落户县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凭借着赤诚的为民服务之心、人性化的暖心服务和优质的诊疗水平,他为更多的患者带去了健康的福音。尤其是针灸治疗脑血管病及合并症,对周围神经系统疾病、脊柱关节病等病症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手法,在县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最美象山人”“宁波好人”“浙江省劳模”……光环之下,象山县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主任中医师黄颂敏还是愿意大家称他为“黄医生”。在20多年的行医生涯中,黄颂敏一直苦心研学,在一心为病患服务的道路上,不计浮名,朴素依旧。
1996年,黄颂敏从浙江中医学院针灸推拿专业毕业,进入象山县中医医院工作。在当时,即便是在中医院,针推科也算个偏门科室,没法和中医内科、骨科等大科室相提并论,更别说在象山这样的小县城。大家都觉得针灸推拿工作没什么前途,短短几年,同班毕业的28人中就有20余人转行换岗,而黄颂敏则是少数耐得住“寂寞”的人之一。“几年做下来,自己对针灸推拿越来越有兴趣,尤其是看到通过自己边治疗边研究,医技逐渐提高,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更是成就感满满。”黄颂敏说。
苦心研学,成为年轻的老中医
自走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刻起,黄颂敏就立志要做一个好医生,而精湛的医术是成为一个好医生的基础。成为一名好医生没有任何捷径可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唯有不断地学习,持续地提升医疗技术,才能用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赢得患者的信任,成就一名医生最大的自豪和荣誉。
因此,在工作中,他苦练基本功,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时刻掌握疾病最新发展动态;闲暇时,他经常翻阅医学书籍,仔细揣摩经典要意,做到温故而知新,知识常在心。他坚持做好患者随访工作,看诊时如遇到疑难患者,在介绍去上级医院的同时,他还会随时跟进患者的治疗情况……这种不间断学习、反馈式学习,让他受益匪浅,“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黄颂敏说。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他勤于实践、积极进取,曾先后在北京、上海等三甲医院师从多位著名针灸大家,在名师的言传身教下,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这样不间断的学习,让黄颂敏很快就成长为宁波地区颇有名望的针灸科专家,并成为浙江省针灸学会理事、浙江省推拿学会理事、宁波市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宁波市中医康复学会副主委。还先后荣获县医学学科带头人、“最美象山人”、宁波市劳模、象山县第四届“学科带头人”、2018年宁波市中青年名中医等称号。2019年,他被评为宁波市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劳动模范。针灸界的同行们第一次见到黄颂敏时都会不约而同地感叹:“一直以为黄医生是个老中医,没想到这么年轻。”
不忘初心,传播大众健康福音
象山靠海,居民多被颈椎、关节方面的疾病困扰,由于黄颂敏精湛的技术,通过针灸推拿大大缓解了他们的痛苦,慢慢地,越来越多的患者慕名前来找他看病。
针灸有个特点,复诊患者比较多,时间久了,患者的病情,他都了如指掌。“患者什么病情,哪个部位疼,我都记在心里。”黄颂敏说。
名气越来越大,来求医问诊的人越来越多,但是黄颂敏为患者排忧解难的“初心”始终未变。2017年大年初一的傍晚,一位患者颈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发作,双手、脖子无法动弹,连咽口水都变得异常困难。接到患者家属的求助电话,黄颂敏没有犹豫,立即驱车赶去给患者看诊。
这并不是黄颂敏第一次牺牲休息时间为患者出诊。如今,黄颂敏兼负着行政工作,工作量大大增加,他仍坚持将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有时候上午9点有会议要参加,他6点多提前到诊室,先为病情急重的、路远的患者看诊。负责医院人事考勤的同事说:“不光上班时间超长,还有许多个周末都扑在岗位上。”
“像颈椎小关节紊乱、腰椎小关节紊乱很多都是急性发作的,我了解这个病症,确实疼痛。我给患者留了联系方式,他们有需要随时都能找到我。给患者看病,是我当医生的职责。”黄颂敏说。
黄颂敏说:“无论家庭贫富、社会地位高低,站在医生面前便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患者。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是一个医生应该做的,我愿一辈子做人民的小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