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吴兴区姚美华:“授人以渔”的三长代表

发布时间: 2020-07-20    作者: 张新蕊    来源: 吴兴区科协   点击率:  

姚美华,女,1973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2016年担任埭溪镇科协秘书长、农函大辅导站站长(成校校长)至今,一直倾情科教兴农,致力乡村振兴。曾被评为全国城乡社区教育骨干教师,浙江省科协农函大优秀教师,湖州市双证制教育先进工作者、吴兴区农村劳动力培训先进个人等多想荣誉。多年来,姚美华始终坚持以学历、技能、创业“三教统筹”的培养模式扎实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推进科技助力精准扶贫,把精准高效的优质服务落到了群众所急所需处,真情服务“三农”,成为“三长”助力农村乡村振兴的典型。

一、瞄准当地产业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助力农民脱贫攻坚

埭溪镇科协注重培养科技带头人,在全镇规模种养经营户中建立示范基地和科普示范户,树立科普致富带头人,带动一片。目前为止,已建立示范基地9个,科普带头人4个。为了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人才质量,姚美华带领她的团队积极深入到各村调研,摸清当地产业情况,结合当地产业实际需求开设了茶业种植、笋竹栽培、水产养殖等免费培训班。培训中,专业技术人员、产业能人采取“聚村头,进地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从市场前景、相关政策、实务操作等方面进行讲解指导,既增强了农民发展适宜产业的信心,又进一步掌握了实用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茶叶,是埭溪镇特色经济作物,茶叶种植已成为村里最重要的脱贫产业。埭溪成校专门开设了茶叶栽培、采摘、炒制等一系列的培训课程,为本镇茶农服务,打造培植一批高素质、专业化、辐射性强的人才队伍,成为带领埭溪茶叶走向高端市场的“领头雁”。

2019年的4月,在埭溪,春天的茶山铺天盖地的绿向大山深处蔓延。姚美华请来了浙江大学茶学系汤一教授和湖州市经作站老师柳丽萍来到学校的校外实训基地——湖州联山茶叶专业合作社,对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级班的学员进行专业的茶叶炒制加工指导。“以前我们有那么大片的山,乡亲们却利用不好,种茶炒茶水平不行。成校帮了我们的大忙,请了你们这样的大专家来手把手地指导,炒出来的茶业品质也越来越好。今年我们好几个茶园都扩大了种植面积,需要的人手也更多了,多亏了成校给我们办的培训班,让更多的老百姓掌握真本事,增加了大家的收入,这比给点钱物要管用多了!”说到这些年的变化,学员吴兴大山坞茶场的农场主杨纪平动情地说。

杨纪平本是联山村的一位普通村民,以种地为生,勉强度日。他在参加了埭溪科协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首期茶叶种植方向(生产经营型)的培训后,掌握了茶树遗传育种、茶树栽培、茶叶加工以及茶叶品质与评鉴等方面的技能,流转和承包了大片荒山和耕地,使基地规模面积达到近500多亩。后来他又参加了多期茶叶相关班期的培训,在姚美华的帮助下,他的茶园成功申报了湖州市农民大学生创业基地,他本人也拿到了浙江省科协认定的农民高级技师证书,成为了本镇通过培训成攻创业脱贫的典型。目前他正在考虑将大山坞茶场发展林下经济、开发乡村旅游,思考着从单一的农业产业模式向多层次农业发展,为更多的乡亲提供就业的机会,帮助更多的乡亲走上致富道路。

二、瞄准农民需求进行培训,助力农民职业转型

“学员需要什么我们就培训什么”姚美华总是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学校围绕这一核心思想,急农民所急,采用农民“点菜” 、学校“买菜”、 专家“烹饪”的方式,直接瞄准农民需求进行免费培训,许多村民因此掌握了脱贫致富技能。

近年来,电商行业不断兴起,患有小儿麻痹症不得不坐在轮椅上的傅强勇打起了开网店的主意。“现在都说是网络时代了,什么生意都能在网上做,我就想网上开店的门槛是比较低的,需要的东西不多,一台电脑、一个鼠标,足不出户,需要的只是耐心和用心,我平时就爱上上网看看新闻,这对我来说太适合了。”傅强勇感慨地说,“只是苦于求学无门。”埭溪农函大辅导站(成校)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与傅强勇联系,让他参加了学校的免费电商培训班。

培训的第一天,早上6点多,傅强勇坐着轮椅,从20里路外的山村赶来,学校的电脑教室在三楼,一路上他都在为此而苦恼。没想到刚到学校就看见成校的老师已早早地等候在门口,几个人二话不说抬起轮椅就往楼梯上走去,这位一直被人们称为“坚强哥”的学员哽咽着直说“谢谢!”在老师们的帮助下,他的网店顺利开张。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开业的短短三个多月时间里,他每天都有稳定的订单,而且询单的人在不断增加。这不,今年他的网店业绩不俗,除去成本,月收入超5000元。为了更有效率的发货与管理维护店铺,他还在家门口租了一间空铺做储备仓库,电商生意越做越红火。

傅强勇成功转型做电商,是对埭溪农函大辅导站(成校)扎实开展农民培育最大的肯定,但他的成功绝不是个例。学校又专门争对残疾人开展了多期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学校或向有关单位进行推荐就业,或帮助他们创业,让他们的生活有了基本的保障。

三、瞄准培训后续跟踪服务,助力农民小康致富

培训是起点,服务无终。培训是先导,跟踪服务是支持和促进,姚美华校长为了能够有效地帮助解决学员在生产中碰到的实际困难,积极对接农民学院及各级农业局,聘请专家通过实地查看、座谈会、微信、QQ群联系等方式对学员分阶段、多角度、不定期地进行后续的跟踪指导。学校还建立了专门的创业指导服务团队,根据农民的实际经营项目和需求,配备专业对口的指导教师,直接指导他们的生产创业。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对农民学员不仅是授之以渔的“扶上马”,更有创业服务和支持的“送一程”。

2020年初,新冠病毒肆虐中华大地,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牵动着姚美华校长的心,埭溪镇是吴兴区茶叶生产大镇,3月,疫情防控仍在继续,但茶山已经飘起了春茶的清香,茶叶采摘不等人,茶叶销售市场不开放,茶农们急得团团转。姚美华急茶农所急,马上专门组织开展茶叶种植户线上网络直播培训,采用线上教学、线下解读的方式,每天晚上6点准时开播,线下遇到问题,再向老师询问了解。帮助茶农积极打通“线上”销售渠道,改变原有以外地客商上门收购为主的销售模式,鼓励茶农自采、自制、自销,通过淘宝、京东等平台销售,为茶农销售春茶带来了新机遇。

对于脱贫工作,姚美华校长深信“给钱给物,不如给技术”。她一直以“优化培训质量,强化服务功能”为宗旨,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开展内容丰实、灵活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活动,帮助农民学习技术创业脱贫。仅2019年一年,学校完成各类培训119个班,16988人次,培养了大批复合型、实用型、领军型人才。催生了一批像咩咩羊项继忠、孔雀山庄蒋文英、龙虾西施胡春芬、石斛达人方财新、璞心农场王路良这样的“专业户”,他们在自己致富的同时又带领周边的农民走上了脱贫之路。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