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刊文点赞浙江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工作

发布时间: 2021-10-12    作者:    来源: 省科协   点击率:  

10月12日,《人民日报》第六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专题版面报道弘扬科学家精神。其中,《可亲可感可学 培育科学情怀》一文点赞浙江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建设工作。

现特刊发人民日报记者窦瀚洋采写的全文《浙江:善用旧居故居,打造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

坐落于浙江宁波海曙区开明街26号的姚宅,是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著名药学家屠呦呦儿时曾经居住、成长的地方,如今,这座青砖黛瓦的古建筑经修缮,被打造成了屠呦呦旧居陈列馆。

陈列馆工作人员介绍,旧居通过陈列展示、环境布置、活动平台创设等手段和方式,旨在宣传屠呦呦先生生平事迹、科研成就及中医中药文化内涵,传播其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时代精神。自今年5月1日对公众开放以来,屠呦呦旧居已接待5000余位访客。特别是暑假期间,来自不同地区的多个学生团队专程来此寻访屠呦呦的少年印记,青少年们通过详细品读展馆内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及珍贵实物,实地体验屠呦呦往期生活的“此情此景”,了解其中的科研故事,感悟科学精神。

走进旧居,浓荫遮地的小院子里种植有一小片黄花蒿,旁边就是少女屠呦呦的雕像,前来参观的游客们在这里长久驻足,感受她几十年如一日为科学奉献的伟大精神。移步位于2楼的科普体验馆,可以看到简易版的提取青蒿素实验室装置,以及青蒿素书籍模型等,游客可以在现场亲自参与提取青蒿素的实验。

“上世纪70年代,屠呦呦和科研团队历经漫长研究,在失败了190次后终于发现了抗疟新药‘青蒿素’,她以身试药,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旧居内,广济中心小学的学生们在老师沈菁菁带领下,了解屠呦呦的感人事迹。

之所以带孩子们来此参观,沈菁菁说:“科学家的卓越成就是中国科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的身上闪烁着熠熠发光的科学家精神,而他们居住、生活、工作过的故居和旧居,也传承和诠释着他们的科学家精神,是学生领悟科学精神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培育基地。”

三年级学生张晨熙在参观体验完后深有感触,她说希望自己能在往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坚定信念,以屠呦呦为榜样,努力学好知识,有朝一日通过自己的努力造福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双减”政策落地,暑期课外补习班被取消,在浙江,如今中小学生有了新的学习目的地——今年4月,浙江省钱学森故居、竺可桢故居和纪念馆、苏步青故居和励志教育馆、严济慈陈列馆、谈家桢生命科学馆、屠呦呦旧居共6家作为全省首批由中国科协批准的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在暑期吸引到不少中小学生前来参观。

浙江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谢志远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籍“两院院士”有400余位,位居全国第二。依托这些著名科学家,保留和建设了一批故居(旧居)、纪念馆、展示馆,呈集群式发展,成为天然的科学家精神弘扬基地。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杭州以钱学森为领头的航空航天科学家集群,宁波以谈家桢、屠呦呦等为代表的生命健康科学家集群,温州以姜立夫、苏步青、谷超豪为代表的数学家集群。

在他看来,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下来的精神财富,指引着科技创新不断发展。为推进弘扬科学家精神具体化、可视化、人格化和实效化,今年来,在中国科协的支持和指导下,浙江省科协紧密结合浙江实际,发挥浙江独特优势,善用这些科学家故居旧居,打造科学家群落,弘扬科学家精神,开展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试点,不仅让科学家精神见人见物见事见精神,变得可亲可感可学,体现“浙江味”“科技味”;也为“双减”后的中小学生们增添了研学的好去处。

谢志远坦言,经过这个暑假的“检验”,收到了不少反馈,也为接下来如何提升明确了努力方向。“比如各场馆讲解内容大多停留在科学家的生平、成就上,对其科学家精神、科学家故事挖掘还不够;是否可以把基地‘搬上网’‘网成线’,让更多人实现网上参观等,以更丰富更生动的展示,为广大中小学生讲好科学家故事。”

《人民日报》刊文点赞浙江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工作
发布时间: 2021-10-12 来源: 省科协

10月12日,《人民日报》第六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专题版面报道弘扬科学家精神。其中,《可亲可感可学 培育科学情怀》一文点赞浙江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建设工作。

现特刊发人民日报记者窦瀚洋采写的全文《浙江:善用旧居故居,打造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

坐落于浙江宁波海曙区开明街26号的姚宅,是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著名药学家屠呦呦儿时曾经居住、成长的地方,如今,这座青砖黛瓦的古建筑经修缮,被打造成了屠呦呦旧居陈列馆。

陈列馆工作人员介绍,旧居通过陈列展示、环境布置、活动平台创设等手段和方式,旨在宣传屠呦呦先生生平事迹、科研成就及中医中药文化内涵,传播其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时代精神。自今年5月1日对公众开放以来,屠呦呦旧居已接待5000余位访客。特别是暑假期间,来自不同地区的多个学生团队专程来此寻访屠呦呦的少年印记,青少年们通过详细品读展馆内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及珍贵实物,实地体验屠呦呦往期生活的“此情此景”,了解其中的科研故事,感悟科学精神。

走进旧居,浓荫遮地的小院子里种植有一小片黄花蒿,旁边就是少女屠呦呦的雕像,前来参观的游客们在这里长久驻足,感受她几十年如一日为科学奉献的伟大精神。移步位于2楼的科普体验馆,可以看到简易版的提取青蒿素实验室装置,以及青蒿素书籍模型等,游客可以在现场亲自参与提取青蒿素的实验。

“上世纪70年代,屠呦呦和科研团队历经漫长研究,在失败了190次后终于发现了抗疟新药‘青蒿素’,她以身试药,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旧居内,广济中心小学的学生们在老师沈菁菁带领下,了解屠呦呦的感人事迹。

之所以带孩子们来此参观,沈菁菁说:“科学家的卓越成就是中国科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的身上闪烁着熠熠发光的科学家精神,而他们居住、生活、工作过的故居和旧居,也传承和诠释着他们的科学家精神,是学生领悟科学精神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培育基地。”

三年级学生张晨熙在参观体验完后深有感触,她说希望自己能在往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坚定信念,以屠呦呦为榜样,努力学好知识,有朝一日通过自己的努力造福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双减”政策落地,暑期课外补习班被取消,在浙江,如今中小学生有了新的学习目的地——今年4月,浙江省钱学森故居、竺可桢故居和纪念馆、苏步青故居和励志教育馆、严济慈陈列馆、谈家桢生命科学馆、屠呦呦旧居共6家作为全省首批由中国科协批准的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在暑期吸引到不少中小学生前来参观。

浙江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谢志远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籍“两院院士”有400余位,位居全国第二。依托这些著名科学家,保留和建设了一批故居(旧居)、纪念馆、展示馆,呈集群式发展,成为天然的科学家精神弘扬基地。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杭州以钱学森为领头的航空航天科学家集群,宁波以谈家桢、屠呦呦等为代表的生命健康科学家集群,温州以姜立夫、苏步青、谷超豪为代表的数学家集群。

在他看来,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下来的精神财富,指引着科技创新不断发展。为推进弘扬科学家精神具体化、可视化、人格化和实效化,今年来,在中国科协的支持和指导下,浙江省科协紧密结合浙江实际,发挥浙江独特优势,善用这些科学家故居旧居,打造科学家群落,弘扬科学家精神,开展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试点,不仅让科学家精神见人见物见事见精神,变得可亲可感可学,体现“浙江味”“科技味”;也为“双减”后的中小学生们增添了研学的好去处。

谢志远坦言,经过这个暑假的“检验”,收到了不少反馈,也为接下来如何提升明确了努力方向。“比如各场馆讲解内容大多停留在科学家的生平、成就上,对其科学家精神、科学家故事挖掘还不够;是否可以把基地‘搬上网’‘网成线’,让更多人实现网上参观等,以更丰富更生动的展示,为广大中小学生讲好科学家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