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俊德:矢志求学炼就戈壁战士

发布时间: 2021-10-13    作者:    来源: 省科协宣传部   点击率:  

罗布泊,死亡之海,荒无人烟。一位青年满怀热忱,从西子湖畔的浙江大学来到这里,给这片荒漠带来久违的湿润。他在这里待了五十二载,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都挥洒在这片土地上。这位青年便是林俊德,后来的中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林俊德于1938年出生于福建省永春县紫美村,自幼家境贫寒的他随着当小学教员的父亲辗转求学。十五岁那年,父亲因积劳成疾去世,一家五口的生活重担落在了母亲一人身上。为减轻母亲的负担,林俊德的成绩出类拔萃,但在高中志愿填报时他却只填了中专,为的是能尽早毕业工作。这一选择让林俊德的老师们都惋惜不已,他的物理老师陈锦择先生更是多次劝导,并与林俊德一起走了二十多公里的崎岖山路回家,为的就是争取林俊德母亲的同意,让林俊德上高中、上大学。正是在老师的指点和母亲的支持下,林俊德做出了影响他一生的重要决定:上大学。

1955年,林俊德以专业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浙江大学机械系机械制造专业,但是入学的脚步却被路费和学费所阻挡。所幸,在当地政府的帮助和林俊德高中的资助下,他得以继续踏上求学之路。17岁的林俊德背着小小的扁担和包裹,穿着母亲为他织的衣服,戴着一顶草帽,在母亲的目送下,满怀憧憬地迈出了那个他从小成长的村子。

大学的生活艰苦,因生活费有限,林俊德穿的是打着补丁的由母亲亲手织制的土布衣,没有袜子穿也没有蚊帐挂,晚上休息只能任凭蚊子叮咬;机械制造需要手绘图纸,但他却没钱买制图工具,同学们就与他共用。然而,他的难处也曾被误解。有一次上大课时,他因为穿不起鞋袜而被一位老师在百多号同学面前点名,批评他衣冠不整、不尊重老师。困难和误解给了林俊德不小的压力,但化压力为动力,他常常想:“曲折的青少年时代给了我一笔不菲的财富,它让我比同龄人更早感知到世间炎凉,它让我更珍惜学习机会,它让我能够更坦然地面对人生旅途中的种种困难和曲折。”

由于家境困难,林俊德的大学全是靠党和政府助学读完的。成家立业后的林俊德常对儿女们说:“我能有今天,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培养。”林俊德满怀对国家和党的感激之情,在学校如饥似渴地学习,五年大学期间竟然没有回过一次家。

在浙江大学期间,林俊德就读于机械制造与金属切削专业552班,成绩优秀,毕业时他的总成绩是班里最高的,但他一贯谦虚低调。大学一年级时,他三门考试都得了5分(满分),是个全优生,但是他不申请全优生,不与别人争高低。

林俊德读书十分刻苦,经常忘记吃饭,连洗澡也是好几天才洗一次。据同年级同学张文斌回忆,大学期间的林俊德没有多余的钱买新衣服,当夏天被安排去西湖边喷洒农药除四害的时候,林俊德仅穿着一件背心,光着脚在滚烫的柏油马路上一走就是两个星期。正是这种不怕吃苦、努力攻克难关的坚毅品质,才使得林俊德在工作中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

大三时期,林俊德和张文斌被安排攻克液压马达的难题,但当时两人甚至都没有见过液压马达——唯一有的只是一张前苏联液压马达的示意图。在老师的带领下,他们通过反复研究,终于掌握了工作原理,并成功地在三周后制作出了一台液压马达。随后,为了油马达的成功运转,二人又投入到液压试验台的设计和制造中,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浙大第一台液压试验台出现了,当油马达在试验台上成功运转时,林俊德和张文斌欢呼雀跃、热泪盈眶。

回忆过往,林俊德说:“人生的旅途虽长,但关键的就那么几步,特别是年轻的时候。在40多年的核试验科研旅途上,我获得了30多项科技成果。我想,如果我六年中学七年大学学不好,就不会创造各种核试验测量系列仪器的成果。我后来有什么成就,今天能成为工程院院士,那么这颗种子就是在永春一中、浙江大学、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孕育的。”

1960年,从浙大机械系毕业的林俊德被挑选到国防科委下属某研究所工作。当得知自己将从事核试验时,他激动不已,那一刻他就下定决心把一生献给这一伟大事业,“为党和人民做事,是天经地义、天地良心!”

1964年10月16日,罗布泊深处,我国第一次核爆炸试验。26岁的林俊德研制的仪器,第一时间准确测得了核爆炸的冲击波参数。

马兰花,曾有诗人将其描述为“花开类兰蕙”,娇花本应绽放于流水涓涓翠鸟鸣的幽深山谷,但它却以坚毅的姿态扎根在戈壁滩。正是这样一种朴实的野花,命名了一个原本鲜为人知但却举足轻重的中国核试验基地。在那里,一批批隐姓埋名的人将青春岁月留给大漠,也将惊天动地事唱响,而扎根大漠戈壁马兰基地52年的林俊德正是其中之一,他参与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在癌症晚期,他仍以超常意志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去世前最后一个愿望就是将自己埋在罗布泊边缘的马兰。

201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推选委员曾对林俊德将军做出这样的评价:“以智殉国,铸就成中华民族的铜墙铁壁;致死攻坚,绽放成死亡之海的倔强马兰。”马兰花再开,少年却已不在,但大漠深处的万里云烟都会铭记这位将一生奉献给国家的战士的故事。

林俊德:矢志求学炼就戈壁战士
发布时间: 2021-10-13 来源: 省科协宣传部

罗布泊,死亡之海,荒无人烟。一位青年满怀热忱,从西子湖畔的浙江大学来到这里,给这片荒漠带来久违的湿润。他在这里待了五十二载,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都挥洒在这片土地上。这位青年便是林俊德,后来的中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林俊德于1938年出生于福建省永春县紫美村,自幼家境贫寒的他随着当小学教员的父亲辗转求学。十五岁那年,父亲因积劳成疾去世,一家五口的生活重担落在了母亲一人身上。为减轻母亲的负担,林俊德的成绩出类拔萃,但在高中志愿填报时他却只填了中专,为的是能尽早毕业工作。这一选择让林俊德的老师们都惋惜不已,他的物理老师陈锦择先生更是多次劝导,并与林俊德一起走了二十多公里的崎岖山路回家,为的就是争取林俊德母亲的同意,让林俊德上高中、上大学。正是在老师的指点和母亲的支持下,林俊德做出了影响他一生的重要决定:上大学。

1955年,林俊德以专业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浙江大学机械系机械制造专业,但是入学的脚步却被路费和学费所阻挡。所幸,在当地政府的帮助和林俊德高中的资助下,他得以继续踏上求学之路。17岁的林俊德背着小小的扁担和包裹,穿着母亲为他织的衣服,戴着一顶草帽,在母亲的目送下,满怀憧憬地迈出了那个他从小成长的村子。

大学的生活艰苦,因生活费有限,林俊德穿的是打着补丁的由母亲亲手织制的土布衣,没有袜子穿也没有蚊帐挂,晚上休息只能任凭蚊子叮咬;机械制造需要手绘图纸,但他却没钱买制图工具,同学们就与他共用。然而,他的难处也曾被误解。有一次上大课时,他因为穿不起鞋袜而被一位老师在百多号同学面前点名,批评他衣冠不整、不尊重老师。困难和误解给了林俊德不小的压力,但化压力为动力,他常常想:“曲折的青少年时代给了我一笔不菲的财富,它让我比同龄人更早感知到世间炎凉,它让我更珍惜学习机会,它让我能够更坦然地面对人生旅途中的种种困难和曲折。”

由于家境困难,林俊德的大学全是靠党和政府助学读完的。成家立业后的林俊德常对儿女们说:“我能有今天,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培养。”林俊德满怀对国家和党的感激之情,在学校如饥似渴地学习,五年大学期间竟然没有回过一次家。

在浙江大学期间,林俊德就读于机械制造与金属切削专业552班,成绩优秀,毕业时他的总成绩是班里最高的,但他一贯谦虚低调。大学一年级时,他三门考试都得了5分(满分),是个全优生,但是他不申请全优生,不与别人争高低。

林俊德读书十分刻苦,经常忘记吃饭,连洗澡也是好几天才洗一次。据同年级同学张文斌回忆,大学期间的林俊德没有多余的钱买新衣服,当夏天被安排去西湖边喷洒农药除四害的时候,林俊德仅穿着一件背心,光着脚在滚烫的柏油马路上一走就是两个星期。正是这种不怕吃苦、努力攻克难关的坚毅品质,才使得林俊德在工作中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

大三时期,林俊德和张文斌被安排攻克液压马达的难题,但当时两人甚至都没有见过液压马达——唯一有的只是一张前苏联液压马达的示意图。在老师的带领下,他们通过反复研究,终于掌握了工作原理,并成功地在三周后制作出了一台液压马达。随后,为了油马达的成功运转,二人又投入到液压试验台的设计和制造中,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浙大第一台液压试验台出现了,当油马达在试验台上成功运转时,林俊德和张文斌欢呼雀跃、热泪盈眶。

回忆过往,林俊德说:“人生的旅途虽长,但关键的就那么几步,特别是年轻的时候。在40多年的核试验科研旅途上,我获得了30多项科技成果。我想,如果我六年中学七年大学学不好,就不会创造各种核试验测量系列仪器的成果。我后来有什么成就,今天能成为工程院院士,那么这颗种子就是在永春一中、浙江大学、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孕育的。”

1960年,从浙大机械系毕业的林俊德被挑选到国防科委下属某研究所工作。当得知自己将从事核试验时,他激动不已,那一刻他就下定决心把一生献给这一伟大事业,“为党和人民做事,是天经地义、天地良心!”

1964年10月16日,罗布泊深处,我国第一次核爆炸试验。26岁的林俊德研制的仪器,第一时间准确测得了核爆炸的冲击波参数。

马兰花,曾有诗人将其描述为“花开类兰蕙”,娇花本应绽放于流水涓涓翠鸟鸣的幽深山谷,但它却以坚毅的姿态扎根在戈壁滩。正是这样一种朴实的野花,命名了一个原本鲜为人知但却举足轻重的中国核试验基地。在那里,一批批隐姓埋名的人将青春岁月留给大漠,也将惊天动地事唱响,而扎根大漠戈壁马兰基地52年的林俊德正是其中之一,他参与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在癌症晚期,他仍以超常意志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去世前最后一个愿望就是将自己埋在罗布泊边缘的马兰。

201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推选委员曾对林俊德将军做出这样的评价:“以智殉国,铸就成中华民族的铜墙铁壁;致死攻坚,绽放成死亡之海的倔强马兰。”马兰花再开,少年却已不在,但大漠深处的万里云烟都会铭记这位将一生奉献给国家的战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