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钟情科学,向医而行

发布时间: 2021-10-13    作者:    来源: 省科协宣传部   点击率: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出自《诗经·小雅·鹿鸣》,描绘了一幅小鹿们在野草地一边吃艾蒿一边不时发出呦呦鸣声的欢乐场景,它跨越了两千多年的时光,在宁波开明街的一户住宅内又重新得以显现。呦呦,带着一位父亲的美好期待,而一句“蒿草青青,报之春晖”也预示着这个女孩将和青蒿有些不可分离的联系。

“我学了医,不仅可以远离病痛,还能救治更多人,何乐而不为呢?”屠呦呦的医学理想并非从一开始就确立,这与她16岁那年的经历有关。

1946年,16岁的屠呦呦不幸感染了肺结核。在当时,医疗水平较为落后,肺结核的死亡率极高。但幸运的是,经历了两年多的中药治疗,屠呦呦从疾病中康复了。中药将屠呦呦从死神的手中拉了回来,也是在这两年多的治疗过程中,屠呦呦对中医药学产生了巨大的兴趣,而后将自己的毕生心血都奉献给医药事业。

21岁时,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学习生药学。大学毕业后,她在原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为响应毛泽东主席“西医学习中医”的号召,1959年,屠呦呦积极参加“中医研究院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并自主学习和掌握中医药专业知识。在工作培训之余,她常到药材公司学习鉴别药材的真伪和质量、中药的炮制方法。这些经历都为她之后进行抗疟药物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疟疾,中国民间俗称“打摆子”,是由疟原虫侵入人体后引发的一种恶性疾病。20世纪60年代,疟原虫对奎宁等原有抗疟疾药物产生了抗药性,全球疟疾疫情蔓延,人类饱受疟疾之害。抗疟新药的研发在国内外都陷入了困境。1967年5月23日,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一个集中全国科技力量联合研发抗疟新药的“五二三”项目正式启动。

1969年1月21日,中医研究院加入“五二三”项目,时年39岁的屠呦呦临急受命,担任中医药协作课题研究组组长。日后回忆起时,她说:“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是组织培养了我,一定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这个决心比较大。”

设备简陋、资源匮乏、资金短缺、人手稀缺、时间紧迫……面对一道道难关,屠呦呦没有退缩,没有放弃。“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对2000余个中草药方进行筛选并整理出640种抗疟药方集。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之后,屠呦呦最终在《肘后备急方》一句“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中获取了灵感,并创建了低沸点溶剂提取的方法。“山有顶峰,海有彼岸。漫漫长途,终有回转。余味苦涩,终有回甘。”1971年10月4日,对鼠疟原虫抑制率达100%的青蒿乙醚提取物被成功提取;1972年11月8日,抗疟有效单体青蒿素被分离提纯。1973年,经过海南疟区的临床试验,青蒿素被证实为抗疟的有效成分,由此人类抗疟历史步入新纪元!

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胜利完成科研任务。青蒿素问世40多年来,共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在人类的药物史上,我们如此庆祝一项能缓解数亿人疼痛和压力、并挽救上百个国家数百万人生命的发现的机会并不常有。”斯坦福大学教授、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成员露西·夏皮罗如此评价发现青蒿素的意义。

为什么屠呦呦可以在平凡岗位上大有作为?或许我们可以从她说过的一句话中找到答案:“一个科技工作者,是不该满足于现状的,要对党、对人民不断有新的奉献。”

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成为中国首位获诺贝尔科学奖的本土科学家。在获奖演讲中,她深情讲述了中国科学家寻找抗疟新药、发现青蒿素的过程始末。“有机会接受如此重任,我体会到了国家对我的信任,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决心不辱使命,努力拼搏,尽全力完成任务。”屠呦呦和她的团队用一辈子的不懈努力,成功地将中医中药推向了世界,为中国科学界嵌上了最亮的一颗明珠。

“我喜欢宁静,蒿叶一样的宁静。我追求淡泊,蒿花一样的淡泊。我向往正直,蒿茎一样的正直。”她也曾说:“我希望年轻人多考虑党和国家的需求,把中国的优势、把自己传统的东西跟现代科学结合起来,多做创新性贡献。这是我最大的愿望。”

纵使集荣誉于一身,屠呦呦更关注“在这座科学的高峰上,我还能攀登多久?”屠呦呦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她依然坚持着青年时期的医学梦想,并用过往的实践和现在的躬行向新一代科研者表明“中西会通缘,十年磨一剑”的初心和期许。

屠呦呦:钟情科学,向医而行
发布时间: 2021-10-13 来源: 省科协宣传部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出自《诗经·小雅·鹿鸣》,描绘了一幅小鹿们在野草地一边吃艾蒿一边不时发出呦呦鸣声的欢乐场景,它跨越了两千多年的时光,在宁波开明街的一户住宅内又重新得以显现。呦呦,带着一位父亲的美好期待,而一句“蒿草青青,报之春晖”也预示着这个女孩将和青蒿有些不可分离的联系。

“我学了医,不仅可以远离病痛,还能救治更多人,何乐而不为呢?”屠呦呦的医学理想并非从一开始就确立,这与她16岁那年的经历有关。

1946年,16岁的屠呦呦不幸感染了肺结核。在当时,医疗水平较为落后,肺结核的死亡率极高。但幸运的是,经历了两年多的中药治疗,屠呦呦从疾病中康复了。中药将屠呦呦从死神的手中拉了回来,也是在这两年多的治疗过程中,屠呦呦对中医药学产生了巨大的兴趣,而后将自己的毕生心血都奉献给医药事业。

21岁时,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学习生药学。大学毕业后,她在原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为响应毛泽东主席“西医学习中医”的号召,1959年,屠呦呦积极参加“中医研究院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并自主学习和掌握中医药专业知识。在工作培训之余,她常到药材公司学习鉴别药材的真伪和质量、中药的炮制方法。这些经历都为她之后进行抗疟药物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疟疾,中国民间俗称“打摆子”,是由疟原虫侵入人体后引发的一种恶性疾病。20世纪60年代,疟原虫对奎宁等原有抗疟疾药物产生了抗药性,全球疟疾疫情蔓延,人类饱受疟疾之害。抗疟新药的研发在国内外都陷入了困境。1967年5月23日,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一个集中全国科技力量联合研发抗疟新药的“五二三”项目正式启动。

1969年1月21日,中医研究院加入“五二三”项目,时年39岁的屠呦呦临急受命,担任中医药协作课题研究组组长。日后回忆起时,她说:“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是组织培养了我,一定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这个决心比较大。”

设备简陋、资源匮乏、资金短缺、人手稀缺、时间紧迫……面对一道道难关,屠呦呦没有退缩,没有放弃。“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对2000余个中草药方进行筛选并整理出640种抗疟药方集。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之后,屠呦呦最终在《肘后备急方》一句“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中获取了灵感,并创建了低沸点溶剂提取的方法。“山有顶峰,海有彼岸。漫漫长途,终有回转。余味苦涩,终有回甘。”1971年10月4日,对鼠疟原虫抑制率达100%的青蒿乙醚提取物被成功提取;1972年11月8日,抗疟有效单体青蒿素被分离提纯。1973年,经过海南疟区的临床试验,青蒿素被证实为抗疟的有效成分,由此人类抗疟历史步入新纪元!

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胜利完成科研任务。青蒿素问世40多年来,共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在人类的药物史上,我们如此庆祝一项能缓解数亿人疼痛和压力、并挽救上百个国家数百万人生命的发现的机会并不常有。”斯坦福大学教授、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成员露西·夏皮罗如此评价发现青蒿素的意义。

为什么屠呦呦可以在平凡岗位上大有作为?或许我们可以从她说过的一句话中找到答案:“一个科技工作者,是不该满足于现状的,要对党、对人民不断有新的奉献。”

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成为中国首位获诺贝尔科学奖的本土科学家。在获奖演讲中,她深情讲述了中国科学家寻找抗疟新药、发现青蒿素的过程始末。“有机会接受如此重任,我体会到了国家对我的信任,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决心不辱使命,努力拼搏,尽全力完成任务。”屠呦呦和她的团队用一辈子的不懈努力,成功地将中医中药推向了世界,为中国科学界嵌上了最亮的一颗明珠。

“我喜欢宁静,蒿叶一样的宁静。我追求淡泊,蒿花一样的淡泊。我向往正直,蒿茎一样的正直。”她也曾说:“我希望年轻人多考虑党和国家的需求,把中国的优势、把自己传统的东西跟现代科学结合起来,多做创新性贡献。这是我最大的愿望。”

纵使集荣誉于一身,屠呦呦更关注“在这座科学的高峰上,我还能攀登多久?”屠呦呦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她依然坚持着青年时期的医学梦想,并用过往的实践和现在的躬行向新一代科研者表明“中西会通缘,十年磨一剑”的初心和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