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宪:“中国稀土之父”

发布时间: 2021-10-14    作者:    来源: 省科协宣传部   点击率:  

“徐老师,您看萃取箱放这里行不行?”

“徐老师,您看药剂混合后出现这种颜色是否合格?”

“徐老师,这是刚才测得的数据,您看看。”

……

四十多年前包头的包钢有色金属三厂(现包钢稀土集团公司的前身)里,技术人员和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稀土分离工艺的试验。忙碌的人群中依稀能见到一个工人模样的人不时回应着周围工人们的提问,有条不紊地指导着试验工作的开展。这位工人们口中的“徐老师”,便是当时刚刚接手稀土分离研究、在此后短短几年间便开创了中国稀土研究革命、被誉为“中国稀土之父”的徐光宪。

1920年,徐光宪出生在浙江省上虞县(现绍兴市上虞区)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徐光宪的父亲徐宜况早年毕业于私立浙江法政专门学校法律科,从事律师工作。他精通《九章算术》,爱好围棋,在徐光宪幼时便常常以“鸡兔同笼”问题和围棋启发他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的逻辑思维。母亲徐陈氏出身书香门第,对孩子们的教育也颇为上心。在这种家学影响之下,徐光宪的学习日益长进,尤其对数理化方面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那时的绍兴城乌篷摇橹,流水潺潺,充盈着江南水乡的氤氲,浸润着名士之城的灵秀,以积淀千年的文化底蕴滋养着一方人。得益于古越大地深厚积淀的熏陶,仁爱、真诚、饱学、和谐、通达……这些中华传统的优秀文化基因亦渐渐侵入徐光宪的身躯,塑造了他坚韧刻苦、淡泊质朴的性格,在此后几十年的治学、育人生涯中一成而不复改变。

或许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13岁那年,因家中突遭变故,徐光宪在初中毕业后不得不放弃了读普通高中的机会,通过自学考入了毕业后可直接参加工作的浙江大学附属杭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土木科。正是这个决定,让徐光宪从此与化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1939年夏,几经波折,徐光宪终于从宁波工高毕业,并辗转来到了上海。在大哥徐光宇的帮助下,他插班进入大同大学化学系一年级就读,半年后又考入国立交通大学。在大学校园里,徐光宪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不知疲倦地充实自己。与此同时,早年经历异族入侵、国家受辱的遭遇也使“让国家早日强大”的理想深深地扎根在他心中。

1948年初,徐光宪和夫人高小霞双双获得“自费公派”赴美留学的资格。在美国留学期间,徐光宪刻苦攻读,潜心钻研,仅用一年便取得了硕士学位。与此同时,抱着“科学救国”信念的徐光宪也时刻心系着祖国。在美期间,他参加了进步学生组织的“留美科学工作者协会”,并加入了当时同在哥大求学的北大学生唐敖庆等人发起的“新文化学会”。随着解放战争的顺利推进,徐光宪、唐敖庆和中国学生协会的同学们深受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感召,纷纷为即将诞生的共和国四处游说。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他们和其他进步中国留美学生组织在纽约国际学生公寓举办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会,并向联合国发了签名通电,要求接纳新中国代表参加联合国大会,驱逐国民党政府的代表。1950年初,时值海南岛解放之际,他们又发起慰问人民解放军的“一人一元劳军运动”,表达了鲜明的政治立场。这些活动对在美的留学生归国起到了很大作用。

1951年徐光宪以论文《旋光的量子化学理论》通过答辩,获得了博士学位。当时他已经当选为美国Phi LamdaUpsilon荣誉化学会会员和Sigma xi荣誉科学会会员,接连荣获两枚象征“开启科学大门”的金钥匙,前途一片光明。与此同时,新中国的国家建设和科学事业刚刚起步,亟需大批人才回国效力。面对选择,从青年时期便立下报国之志的徐光宪向高小霞表明了心迹:“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高小霞十分支持他的决定,决然地放弃了博士学位。两人怀着拳拳报国之心毅然踏上了回国之路。

回国后徐光宪和高小霞进入北京大学化学系执教。此后徐光宪在量子化学、配位化学和核燃料化学领域皆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成为化学领域的大家。而真正成就了徐光宪的,是他在稀土化学领域的工作。

1972年,徐光宪从江西干校回到北京大学,一项分离镨、钕的军工任务便摆到他面前。那时,稀土分离在全世界都是尚未解决的难题,对于徐光宪而言这也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在知天命的年纪跨入一个新的领域对任何人而言都绝非易事。面对破落的实验室,徐光宪的研究再次从零开始。核燃料萃取法是徐光宪应国家原子弹研究的需要,从事核燃料化学研究期间深入研究的内容。徐光宪尝试着将这种技术应用于稀土元素的分离。从萃取核燃料跨越到萃取稀土元素,其难度远超乎想象。经过大量对比萃取剂,反复实验,徐光宪的团队克服了美国化学家鲍尔提出的“推拉体系”的局限,创新出一套稀土分离的串级萃取理论。中国稀土串级萃取研究的涓涓细流自此发端,渐渐汇聚成当今的澎湃大潮。

此后,为改进这一研究繁琐又耗时的实验方法,徐光宪又独创了一套“三出口”工艺。当时北大化学系与包钢有色金属三厂合作,在包钢进行“三出口”工艺的扩大试验。在此期间,徐光宪八赴包钢,在工厂亲自上手参与试验的各个环节,这才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点点滴滴的汗水终于换来了重要突破。1974年9月、10月,通过新工艺流程的工业规模试验,徐光宪独创的稀土分离“三出口”工艺开始显示出威力。中国稀土分离从此告别了繁琐的“摇漏斗”,中国的稀土产业摆脱了“守着金饭碗要饭”的困境,实现了从稀土资源大国向稀土生产大国、稀土出口大国的转变。少年时立下的报国宏愿如今终于可算实现!

2009年1月9日,近九十高龄的徐光宪凭借在稀土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中国科学界灿若星河的名字中,“徐光宪”终于成为其中熠熠生辉的一个。

寥寥数行字,实难浓抹一生人。即使已身负多项荣誉,徐光宪身上的质朴和真诚却从未褪去。对于科研工作中的艰辛和为中国化学建设事业奔走的劳苦,徐老总是平淡地用“我花了很大的力气”便一带而过。在他看来,这一切只是为实现他青年时期立下的志向应该做的努力,甚至,这些还远远不够。

举重若重,静水流深,这是徐光宪一生的写照。在六十四年的科研生涯里,他诠释了“人生在勤,不索何获”,以“一生勤奋”答父母之谆谆教诲,践少时立报国之志。如今斯人虽已去,其所留之功与名却长存于世间,激励着后来者勇攀科技高峰,再以赤子之心投身报国之伟业。

徐光宪:“中国稀土之父”
发布时间: 2021-10-14 来源: 省科协宣传部

“徐老师,您看萃取箱放这里行不行?”

“徐老师,您看药剂混合后出现这种颜色是否合格?”

“徐老师,这是刚才测得的数据,您看看。”

……

四十多年前包头的包钢有色金属三厂(现包钢稀土集团公司的前身)里,技术人员和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稀土分离工艺的试验。忙碌的人群中依稀能见到一个工人模样的人不时回应着周围工人们的提问,有条不紊地指导着试验工作的开展。这位工人们口中的“徐老师”,便是当时刚刚接手稀土分离研究、在此后短短几年间便开创了中国稀土研究革命、被誉为“中国稀土之父”的徐光宪。

1920年,徐光宪出生在浙江省上虞县(现绍兴市上虞区)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徐光宪的父亲徐宜况早年毕业于私立浙江法政专门学校法律科,从事律师工作。他精通《九章算术》,爱好围棋,在徐光宪幼时便常常以“鸡兔同笼”问题和围棋启发他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的逻辑思维。母亲徐陈氏出身书香门第,对孩子们的教育也颇为上心。在这种家学影响之下,徐光宪的学习日益长进,尤其对数理化方面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那时的绍兴城乌篷摇橹,流水潺潺,充盈着江南水乡的氤氲,浸润着名士之城的灵秀,以积淀千年的文化底蕴滋养着一方人。得益于古越大地深厚积淀的熏陶,仁爱、真诚、饱学、和谐、通达……这些中华传统的优秀文化基因亦渐渐侵入徐光宪的身躯,塑造了他坚韧刻苦、淡泊质朴的性格,在此后几十年的治学、育人生涯中一成而不复改变。

或许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13岁那年,因家中突遭变故,徐光宪在初中毕业后不得不放弃了读普通高中的机会,通过自学考入了毕业后可直接参加工作的浙江大学附属杭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土木科。正是这个决定,让徐光宪从此与化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1939年夏,几经波折,徐光宪终于从宁波工高毕业,并辗转来到了上海。在大哥徐光宇的帮助下,他插班进入大同大学化学系一年级就读,半年后又考入国立交通大学。在大学校园里,徐光宪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不知疲倦地充实自己。与此同时,早年经历异族入侵、国家受辱的遭遇也使“让国家早日强大”的理想深深地扎根在他心中。

1948年初,徐光宪和夫人高小霞双双获得“自费公派”赴美留学的资格。在美国留学期间,徐光宪刻苦攻读,潜心钻研,仅用一年便取得了硕士学位。与此同时,抱着“科学救国”信念的徐光宪也时刻心系着祖国。在美期间,他参加了进步学生组织的“留美科学工作者协会”,并加入了当时同在哥大求学的北大学生唐敖庆等人发起的“新文化学会”。随着解放战争的顺利推进,徐光宪、唐敖庆和中国学生协会的同学们深受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感召,纷纷为即将诞生的共和国四处游说。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他们和其他进步中国留美学生组织在纽约国际学生公寓举办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会,并向联合国发了签名通电,要求接纳新中国代表参加联合国大会,驱逐国民党政府的代表。1950年初,时值海南岛解放之际,他们又发起慰问人民解放军的“一人一元劳军运动”,表达了鲜明的政治立场。这些活动对在美的留学生归国起到了很大作用。

1951年徐光宪以论文《旋光的量子化学理论》通过答辩,获得了博士学位。当时他已经当选为美国Phi LamdaUpsilon荣誉化学会会员和Sigma xi荣誉科学会会员,接连荣获两枚象征“开启科学大门”的金钥匙,前途一片光明。与此同时,新中国的国家建设和科学事业刚刚起步,亟需大批人才回国效力。面对选择,从青年时期便立下报国之志的徐光宪向高小霞表明了心迹:“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高小霞十分支持他的决定,决然地放弃了博士学位。两人怀着拳拳报国之心毅然踏上了回国之路。

回国后徐光宪和高小霞进入北京大学化学系执教。此后徐光宪在量子化学、配位化学和核燃料化学领域皆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成为化学领域的大家。而真正成就了徐光宪的,是他在稀土化学领域的工作。

1972年,徐光宪从江西干校回到北京大学,一项分离镨、钕的军工任务便摆到他面前。那时,稀土分离在全世界都是尚未解决的难题,对于徐光宪而言这也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在知天命的年纪跨入一个新的领域对任何人而言都绝非易事。面对破落的实验室,徐光宪的研究再次从零开始。核燃料萃取法是徐光宪应国家原子弹研究的需要,从事核燃料化学研究期间深入研究的内容。徐光宪尝试着将这种技术应用于稀土元素的分离。从萃取核燃料跨越到萃取稀土元素,其难度远超乎想象。经过大量对比萃取剂,反复实验,徐光宪的团队克服了美国化学家鲍尔提出的“推拉体系”的局限,创新出一套稀土分离的串级萃取理论。中国稀土串级萃取研究的涓涓细流自此发端,渐渐汇聚成当今的澎湃大潮。

此后,为改进这一研究繁琐又耗时的实验方法,徐光宪又独创了一套“三出口”工艺。当时北大化学系与包钢有色金属三厂合作,在包钢进行“三出口”工艺的扩大试验。在此期间,徐光宪八赴包钢,在工厂亲自上手参与试验的各个环节,这才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点点滴滴的汗水终于换来了重要突破。1974年9月、10月,通过新工艺流程的工业规模试验,徐光宪独创的稀土分离“三出口”工艺开始显示出威力。中国稀土分离从此告别了繁琐的“摇漏斗”,中国的稀土产业摆脱了“守着金饭碗要饭”的困境,实现了从稀土资源大国向稀土生产大国、稀土出口大国的转变。少年时立下的报国宏愿如今终于可算实现!

2009年1月9日,近九十高龄的徐光宪凭借在稀土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中国科学界灿若星河的名字中,“徐光宪”终于成为其中熠熠生辉的一个。

寥寥数行字,实难浓抹一生人。即使已身负多项荣誉,徐光宪身上的质朴和真诚却从未褪去。对于科研工作中的艰辛和为中国化学建设事业奔走的劳苦,徐老总是平淡地用“我花了很大的力气”便一带而过。在他看来,这一切只是为实现他青年时期立下的志向应该做的努力,甚至,这些还远远不够。

举重若重,静水流深,这是徐光宪一生的写照。在六十四年的科研生涯里,他诠释了“人生在勤,不索何获”,以“一生勤奋”答父母之谆谆教诲,践少时立报国之志。如今斯人虽已去,其所留之功与名却长存于世间,激励着后来者勇攀科技高峰,再以赤子之心投身报国之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