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县科协​推进全国科普示范县建设

发布时间: 2021-09-07    作者: 何晓燕    来源: 海盐县科协   点击率:  

海盐县科协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牢固为民办实事初心,解锁“思考题”、“选择题”、“计算题”,大力推进全国科普示范县建设,获评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全面推进海盐县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工作,助力海盐在彰显共同富裕人文之美上成为示范样板,成为与社会主义先行区相适应的新时代文化文明高地。

一、打造“县域科普示范高地”,做好“思考题”

一是以打造示范高地为出发点,明确县域科普发展大方向。近年来,海盐县致力于打造“县域科普示范高地”,在构建社会化科普工作大格局、适应公众需求精准科普、创新科学传播渠道和方式等方面有诸多创新,并达成“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四连冠、“倾情倾力打造‘县域科普示范高地’”专题案例收录于《2020年全国科普日优秀案例精选》,成为全国49个优秀示范案例之一等良好成绩。二是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为目标,拓展科普发展新思路。近年来,海盐县推出“小科·堂”科学活动,陆续开展“新三毛”科普漫画、科普剧创作表演大赛、科普视频演讲赛、科普摄影大赛等科普活动,不断创新形式,丰富科普内容;同时整合全县科普宣传教育资源,推动成立海盐县科普宣传教育联盟,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创新科普手段,促进全县科普事业纵深发展。三是以数字化改革为着力点,校准科普发展最优解。利用大数据时代数据分析优势,找准公众需求点;完善“互联网+科普”模式,使互动式、订阅式成为公众主动参与科普的重要渠道,专业化推送、个性化展示成为科普的新潮流。通过大众媒介将科学知识进行“加工”和“重塑”,弱化专业性,提升趣味性。以网络活动为媒介,持续扩大科普活动的辐射面,提升群众参与率,形成线上线下互动共享的新格局。

二、培育特色科普品牌,做好“选择题”

一是树立海盐标杆,亮化核电科普品牌“重点项”。发挥秦山核电先发优势,持续推进涉核公众宣传工作,以科普活动为桥梁,建立了企业与公众之间的信任;以媒体、大V合作为契机,让核科学知识走进公众生活;以谋划长远为着眼,在群众心中埋下核科学的种子,形成了以“魅力之光”、“核你在一起”等多个核科普宣传品牌。二是创新培育途径,推出基层品牌“多选题”。创新品牌创建新套路,“一镇(街道)一品”科普品牌创建工作,将科普品牌培育与提升工作下沉至各镇(街道),以各镇(街道)重点产业、美丽乡村建设、地方社会文化等优势特色为依托,挖掘多元化科普特色,创设各镇(街道)科普特色品牌,也为将来县域品牌提炼与打造创设良好的基层基础。三是明确海盐特色,突出本地科普品牌“优选项”。海盐县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学(协)会等单位(组织)结合自身职能优势,结合海盐本地实情,不断推出本地特色品牌。2021年,海盐本土系列科普读物编纂工作正式启动,通过挖掘具备本地特色的科普文化,编纂涵盖古城风貌、海盐人物、秦山核电、南北湖风景区等内容的海盐特色科普系列丛书。

三、合理调配科普资源,做好“计算题”

一是加强硬件建设,提升科普设施的“容积率”。抓好基层科普阵地建设、科普示范阵地创建,做好基层意愿摸底及建设规划,促进各镇(街道)均衡布点,截至目前,海盐县共有县级及以上科普场馆7个、基层科普场馆7个、市级及以上科普教育基地10个,科普画廊和科普e站基层全覆盖,海盐县县级综合科技馆也已列入县“十四五”建设规划。二是均衡科普供给,增加公众接触科学的“表面积”。科普讲座、科学活动、科普集市等多种类型活动下基层,实现城乡兼顾、均衡配比,鼓励已开展、未开展交错分配。合理规划寒暑期、分析四大重点人群科普侧重点,开展对应内容与类型的科普活动。三是优化科普质量,强化科普服务“渗透率”。拓展科普活动覆盖面与影响力,多渠道、多元化引入科普资源,建立健全特色科普讲师团、科技志愿服务队建设,促进科普活动点单式服务进校园、入基层,实现科普服务双向选择,提高科普知识接受度。

海盐县科协​推进全国科普示范县建设
发布时间: 2021-09-07 来源: 海盐县科协

海盐县科协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牢固为民办实事初心,解锁“思考题”、“选择题”、“计算题”,大力推进全国科普示范县建设,获评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全面推进海盐县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工作,助力海盐在彰显共同富裕人文之美上成为示范样板,成为与社会主义先行区相适应的新时代文化文明高地。

一、打造“县域科普示范高地”,做好“思考题”

一是以打造示范高地为出发点,明确县域科普发展大方向。近年来,海盐县致力于打造“县域科普示范高地”,在构建社会化科普工作大格局、适应公众需求精准科普、创新科学传播渠道和方式等方面有诸多创新,并达成“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四连冠、“倾情倾力打造‘县域科普示范高地’”专题案例收录于《2020年全国科普日优秀案例精选》,成为全国49个优秀示范案例之一等良好成绩。二是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为目标,拓展科普发展新思路。近年来,海盐县推出“小科·堂”科学活动,陆续开展“新三毛”科普漫画、科普剧创作表演大赛、科普视频演讲赛、科普摄影大赛等科普活动,不断创新形式,丰富科普内容;同时整合全县科普宣传教育资源,推动成立海盐县科普宣传教育联盟,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创新科普手段,促进全县科普事业纵深发展。三是以数字化改革为着力点,校准科普发展最优解。利用大数据时代数据分析优势,找准公众需求点;完善“互联网+科普”模式,使互动式、订阅式成为公众主动参与科普的重要渠道,专业化推送、个性化展示成为科普的新潮流。通过大众媒介将科学知识进行“加工”和“重塑”,弱化专业性,提升趣味性。以网络活动为媒介,持续扩大科普活动的辐射面,提升群众参与率,形成线上线下互动共享的新格局。

二、培育特色科普品牌,做好“选择题”

一是树立海盐标杆,亮化核电科普品牌“重点项”。发挥秦山核电先发优势,持续推进涉核公众宣传工作,以科普活动为桥梁,建立了企业与公众之间的信任;以媒体、大V合作为契机,让核科学知识走进公众生活;以谋划长远为着眼,在群众心中埋下核科学的种子,形成了以“魅力之光”、“核你在一起”等多个核科普宣传品牌。二是创新培育途径,推出基层品牌“多选题”。创新品牌创建新套路,“一镇(街道)一品”科普品牌创建工作,将科普品牌培育与提升工作下沉至各镇(街道),以各镇(街道)重点产业、美丽乡村建设、地方社会文化等优势特色为依托,挖掘多元化科普特色,创设各镇(街道)科普特色品牌,也为将来县域品牌提炼与打造创设良好的基层基础。三是明确海盐特色,突出本地科普品牌“优选项”。海盐县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学(协)会等单位(组织)结合自身职能优势,结合海盐本地实情,不断推出本地特色品牌。2021年,海盐本土系列科普读物编纂工作正式启动,通过挖掘具备本地特色的科普文化,编纂涵盖古城风貌、海盐人物、秦山核电、南北湖风景区等内容的海盐特色科普系列丛书。

三、合理调配科普资源,做好“计算题”

一是加强硬件建设,提升科普设施的“容积率”。抓好基层科普阵地建设、科普示范阵地创建,做好基层意愿摸底及建设规划,促进各镇(街道)均衡布点,截至目前,海盐县共有县级及以上科普场馆7个、基层科普场馆7个、市级及以上科普教育基地10个,科普画廊和科普e站基层全覆盖,海盐县县级综合科技馆也已列入县“十四五”建设规划。二是均衡科普供给,增加公众接触科学的“表面积”。科普讲座、科学活动、科普集市等多种类型活动下基层,实现城乡兼顾、均衡配比,鼓励已开展、未开展交错分配。合理规划寒暑期、分析四大重点人群科普侧重点,开展对应内容与类型的科普活动。三是优化科普质量,强化科普服务“渗透率”。拓展科普活动覆盖面与影响力,多渠道、多元化引入科普资源,建立健全特色科普讲师团、科技志愿服务队建设,促进科普活动点单式服务进校园、入基层,实现科普服务双向选择,提高科普知识接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