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义乌市科协公布了安迪水利科协等新增的13家企业科协名单,进一步强化科协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拓宽科协工作的覆盖面。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加强企业科协建设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是科协组织接长手臂、形成链条、密切联系服务企业科技工作者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义乌市科协以深化改革为突破口,找准服务企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工作者结合点,紧扣“四服务”职责定位,进一步提升服务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为党委和政府与企业科技工作者之间架起了密切联系的桥梁,为服务义乌市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
推动科协组织向基层延伸,扩大覆盖
义乌市科协把加强企业科协组织建设作为推动资源、力量、手段下沉到生产一线、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具体举措,通过“直面问题、摸清家底、明确目标”,真正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让企业有获得感。
一是直面问题。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在工作中直面问题,在破题中勇于担当,义乌市科协做实“三服务”2.0版。班子成员分科技创新、乡村振兴两个小分队,近三年来深入走访调研300余家企业,问需求、听心声、解难题,助企纾困解难。
二是摸清家底。深入企业科协生产一线调查摸底,精准了解“施”“受”双方供需,根据各企业实际情况,分类梳理,突出重点,并建立了院士资源智库和企业技术需求库,实行“双库”常态化对接机制,努力为有技术需求企业匹配相应的院士专家团队,解决技术难题。困难化解率达98.7%,全面打造“持久深入、精准有效”的完整服务闭环,真正做到“哪里有科技工作者、哪里就有科协组织”。
三是明确目标。经过近年来的努力,这项工作得到了市委人才办、科技局、经信局及经开区整合提升指挥部等部门的重视和企业的理解,目前全市企业科协总数达到75家,三年目标达100家企业科协,覆盖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站企业、大专院校和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巩固企业科协组织基础,规范运行
建设企业科协是为了更好地解决联系基层科技工作者不紧不密的问题。义乌市科协在企业科协建设中从组织架构、工作机制和人文关怀入手,打通企业科协堵点。
一是完善工作机制。义乌科协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科协工作的意见》管理办法,编印了《义乌企事业科协工作手册》;建立和完善“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等长效工作机制,如森宇集团企业科协下设学术委员会、“讲、比”委员会等6个工作委员会,在“讲、比”活动中,企业科技工作者荣获全国“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创新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省工匠等多项殊荣。2020年,经省科协评审,浙江森宇实业有限公司科协成为省级“百佳企业科协”之一。
二是开展“三站”建设。义乌扎实推进“三站”建设,柔性引进院士及其专家团队,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为企业提供战略咨询、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服务。目前,义乌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获批成为首批省级博士创新站。目前已累计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博士创新站33家,其中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4家、省级博士创新站1家,累计引进院士36位、专家176位。义乌在坚持省科协确立的“五个一”标准基础上,实行“四个化”的运行机制,并在金华市率先建立博士创新站工作获省科协点赞。
三是注重人文关怀。每年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和岁末年初,走访慰问企业科协优秀科技工作者,每年评选表彰义乌“最美科普人”,树立科技工作者优秀典型,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为加大宣传力度,与义乌商报合作开设“院士专家工作站巡礼”“科技工作者风采”专栏,与金华日报合作开设“院士风采”专栏,编著“科技之光——义乌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巡礼”“科技之光——义乌市科技工作者风采展示录”系列丛书,定期在《义乌科普》杂志、“网上科协”等平台开展整体推广宣传,提升品牌影响力。近年来,推荐连程杰等4人参评浙江省青年科技英才奖,金赛春等2人为金华市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吴志民等2人为浙江省企业“创新达人”,龚永明等4人为金华、义乌市政协委员。
强化对企业科协服务指导,扩大影响
为发挥企业科协作用、提升活力,防止组建“一阵风”,建后“全放空”。义乌市科协在引导企业科协工作者作用发挥上、平台搭建上下功夫,既让“企业科技工作者”所长得到发挥,又让“企业科技工作者”有满满的获得感。
一是注重技术对接。近年来,义乌市科协奔跑招才,与“两院”、南京大学、上海院士中心、国际院士联合体等单位联系并建立合作关系,拓宽院士集聚渠道。2021年,义乌市科协组织相关企业科协负责人多次赴杭州化工研究院精准对接项目,举办了杭化院成果发布与项目对接会,目前已有多项科技成果在义开花结果。例如森恬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与杭化院合作研发的抗性淀粉系列产品已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和效益。组织南京大学院士专家赴信息光电小镇调研座谈,在郑有炓院士牵头下,院士专家针对义乌光伏光电产业作出了《第三代半导体热点发展方向调研报告》,为义乌市委市政府产业发展决策建言献策。
近三年,累计举办院士专家义乌行60多场,合作项目20余项。引导企业科协注册使用“科创中国”科技经济融通平台。通过供需匹配,让科学家找到企业家,让企业家找到科学家,构建线上线下资源整合、供需对接的技术服务和交易平台。
二是建设创新联盟。全面推进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新建学会创新服务驿站企业2家,对接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光电工程学会等国家级学会5家。去年7月,义乌森山小镇健康产业创新驿站授牌仪式在森宇集团举行,该驿站是继首家义乌模具城服务产业创新驿站后的第二家创新驿站,旨在推动义乌森山小镇铁皮石斛、黄精等中药材产业发展需求,通过搭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平台,组织专家团队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持,推动多方协同创新。
三是开展精准服务。义乌市科协依托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信息光电综合体和院士智创服务中心“三位一体”融合聚才平台,组建了5人专业运营团队,实行实体化运营管理。通过“共建、共享、共赢”模式,汇聚高端智力,构筑院士专家人才新高地。聚焦信息光电、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物健康、纺织服装等义乌特色优势产业,提供科技咨询和人才技术精准对接服务100场以上。义乌市科协打造“三位一体”融合聚才大平台服务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工作获省科协党组书记谢志远批示肯定。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切实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通过精减材料、优化流程,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足不出户就能完成注册、缴费、选课、学习、考试等“一条龙”服务,实现专业技术人员培训“零次跑”,每年方便近8000名科技工作者的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