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斌勇:我就是一个选择了做数学研究的普通人

发布时间: 2022-04-07    作者:    来源: 省科协宣传部   点击率:  

人物介绍

孙斌勇,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数学高等研究院教授。1976年11月生于浙江舟山,1999年从浙江大学数学系毕业,获得学士学位;2004年获得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学位;2005年在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完成博士后研究后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工作;2011年被破格晋升为研究员;2012年入选首届“青年拔尖人才计划”;2016年获得首届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2019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20年起在浙江大学数学高等研究院工作。

孙斌勇的研究领域包括李群表示论、自守形式和朗兰兹纲领,特别在典型群无穷维表示论、L-函数及其相互联系的基本问题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当未语先笑的孙斌勇出现在面前,你很难把这位平易近人的中年人跟人们印象中德高望重的中科院院士联系在一起。

2019年,年仅42岁的孙斌勇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当时最年轻的院士。


“学霸”的成长一路绿灯

翻看孙斌勇的简历,我们看到了一位学霸的成长历程。

1976年,孙斌勇出生于舟山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排行家中老二。父亲虽常年外出务工养着三个孩子上学,但却是对孙斌勇人生之路影响最大的人之一。受父亲的影响,兄弟几个从小就养成了热爱学习的习惯。

小学时,孙斌勇就表现出过人的数学天赋。当时还没有上初中的他,就用自己的方法破解了哥哥的数学中考模拟卷的压轴题。

孙斌勇从小对学习就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他细心、耐心,稳扎稳打,学习务求弄懂弄通,不求速度但求准确度。他总是不紧不慢,甚至有点悠哉游哉。因为学得轻松,他没有焦虑感,碰上考试也不着急上火,做题速度并不快,往往时间快到了才做完题,丝毫没有追求“第一”的迫切感。

凭借着聪慧的头脑和对学习的“踏实劲”,进入初中后的孙斌勇保持着学霸地位,各科成绩都很优异,文理科总分时常拿到年级第一,各种数理化的竞赛奖项更是拿到“手软”。

高中时代,孙斌勇先是进入普陀中学1996届(1)班,后考入清华附中937班,该班级当年在浙江省仅录取2人。高中即将毕业之时,他以满分成绩斩获浙江省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第一名,被保送至浙江大学数学系。

大学期间,成绩优异的孙斌勇被学校选派参加在香港大学组织的李群系列课程的系统学习。凭借这个机会,孙斌勇有机会跟国际上一流的数学家们进行交流学习,其中包括20世纪著名数学家之一、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波莱尔,以及后来成为香港地区中科院两位数学院士之一的莫毅明教授。

2001年,孙斌勇进入香港科技大学,师从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励建书教授,继续深入李群论方向的研究,并于2004年取得博士学位。


他的成果被国内外同行称作“孙的突破”

2005年,孙斌勇入职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致力于关于“典型群表示论”的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典型群对数学和理论物理的各个分支都有重要意义,是我国数学界的传统研究内容,也是当代数学最核心的内容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数学和理论物理的各个分支中。

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工作后,孙斌勇结合之前的学习基础,把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突破“典型群无穷维表示论”中的重大问题上。孙斌勇与合作者先后在2011年、2012年和2014年成功证明了典型群重数一猜想,以及典型群Theta对应理论中三个最基本猜想:重数保守猜想、守恒律猜想和对偶猜想。

孙斌勇取得的这些成果为L-函数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据悉,L-函数是朗兰兹纲领的中心研究对象,数学界著名的七个“千禧年大奖问题”中有两个就是关于L-函数的。

2017年,孙斌勇又以自己博士论文里的结果为基础,证明了上世纪70年代著名学者提出的L-函数非零假设。

2011年,孙斌勇被破格晋升为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2012年入选中组部首届“青年拔尖人才计划”,2014年获陈嘉庚青年科学奖,2016年获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

在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孙斌勇的“典型群表示论”项目被评为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这是时隔63年,中国数学家在典型群方面再一次取得突破性成果。上次该领域的获奖者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他于1956年获得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孙斌勇的这项成果被国内外同行称作“孙的突破”,也是他当选2019年院士的核心成果之一。


“我就是一个选择了做数学研究的普通人”

从小时候的数学神童,到奥数满分保送浙大,再到42岁成为中国科学院最年轻院士,孙斌勇在数学领域的这些获奖成绩,已经让他成为国际数学界极富名气的一位数学家。

在很多人眼里,孙斌勇从事的工作极为“高大上”,但在孙斌勇看来,他只是承担了人类社会的分工而已。他说:“我就是一个选择了做数学研究的普通人。”他坦承自己生活中也会看看电视剧、网络小说;喜欢慢节奏的生活,享受逗女儿玩;节假日回老家看看母亲,叙叙家常,跟普通工薪阶层的生活没什么两样。他也坦承,并没有从小立志当数学家,中小学时代只是秉承父母教诲认真学习,进入大学才开始专业学数学,经过慢慢积累,逐步定型,越来越感悟到数学之美,才把数学研究作为人生的事业来做。

从浩大的数学领域到把科研方向集中到“典型群”,孙斌勇谈到了对他职业人生影响最大的导师励建书教授。励建书教授给他列出三个问题指明了研究方向,孙斌勇用一支笔,一张纸,心无旁骛,孜孜不倦,同时又保持着悠游自在的心态,坚持近20年,取得了“孙的突破”。

正如浙大数学高等研究院的工作人员所说的那样,数学家们都很单纯,一旦跟他们接触,会发现他们是非常可爱的人。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孙斌勇表示:“攀登数学高峰其实永无止境,现在我只是迈出了一小步,以后还有更艰难的山峰在前方等着我呢。”


采访实录

记者:人们对数学家总是有些好奇,你觉得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同?

孙斌勇:我小时候看书特别仔细,我想这是唯一的不同。

记者:细到什么程度?

孙斌勇:每一句话都能理解它什么意思。数学里,每一个定理,比如不等式,我都能自己证明。

记者:也就是说书里的一些公式、定义,你不是机械地接受,还要搞清楚它是怎么来的,自己证明?

孙斌勇:对,我从小就这样。比如说圆的周长,我得搞清楚圆的周长公式怎么来的,其实这就是π的定义。如果算圆的面积,那不是定义了,是需要证明的。我都要自己搞清楚了,哪个是定义,哪个是定理。

记者:那我想请教如何学好数学呢?

孙斌勇:我的经验就是把书看得很细,习题适当做一点,但我做得不多。

记者:我印象里学数学还是题海战术,再整理错题,所以孩子们都学得很辛苦。

孙斌勇:当然这也是方法,像我说的这种对高二、高三的孩子,估计已经来不及了。如果从小像我说的这样学的话,整个系统都弄明白了,做几套题目就好了,不见得要花很多时间,做很多题目。

记者:你说的系统就是它怎么来的,怎么运行的,像庖丁解牛一样,一层一层捋清楚,举一反三。

孙斌勇:对,就是这样。把最基本的抓住,学数学还是轻松的,我读书从来没觉得苦。

记者:你觉得自己什么样的特点对学好数学比较有帮助?

孙斌勇:我做事比较细,比较慢。我从来不要求快的,能笔写的就不口算。我和女儿也这么说,稳是最重要的。比如发射火箭要1000个步骤,你每步花2倍时间,保证正确率,只是多花了2倍时间,但哪一步算错的话,毁的是整个工程。我们一个几十页的证明,也是靠一步一步来的。

我不赞成刷题,也不赞成做太难的题。做难题,费时间,花脑子,对于知识点的增长用处也不大。有些题目挖空心思,你解出来了,就证明你聪明了,不一定啊,做难题不是衡量一个人的标尺。

我强调的是学习要增长知识,对整个知识体系的理解、运用,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创造知识。

记者:当你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遇到难题时会怎么做?

孙斌勇:那当然要坚持了,要一直去想。很多时候是问题本身没有弄明白,需要先把问题弄明白,所以要学习。一个问题,它肯定不是孤立的东西,附近有很多知识,把它周边的知识都要学明白,理解了这个问题你才能解决它。很多问题都是当你把它理解清楚了,就很快做出来了。

学习再细一点,有困难再坚持一点,要一直踏实地做下去。

记者:你对数学人才的培养有什么建议?

孙斌勇:如果目标是培养数学家,还是要早点起步,因为现在要学的东西很多,基础比较庞大,早点学比较好,而且要学得系统。像中小学里面做很多题都是平行的,那些题目做一个,再做一个类似的,都差不多,这样的学习是无效劳动,不要平行地做很多重复劳动。一个理论要系统深入地学下去,深度更重要,一直坚持下去就可以了。

记者:你认为做数学研究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孙斌勇:数学天赋需要一些,但其实聪明的人并不少,是有耐心的人比较少,做事情浮躁的比较多。我觉得学习,特别是学数学,主要还是要有耐心,千万不要着急。其实各行各业都是这样,一直踏实地做下去,一个事情做十年总比人家做几天的厉害。

孙斌勇:我就是一个选择了做数学研究的普通人
发布时间: 2022-04-07 来源: 省科协宣传部

人物介绍

孙斌勇,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数学高等研究院教授。1976年11月生于浙江舟山,1999年从浙江大学数学系毕业,获得学士学位;2004年获得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学位;2005年在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完成博士后研究后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工作;2011年被破格晋升为研究员;2012年入选首届“青年拔尖人才计划”;2016年获得首届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2019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20年起在浙江大学数学高等研究院工作。

孙斌勇的研究领域包括李群表示论、自守形式和朗兰兹纲领,特别在典型群无穷维表示论、L-函数及其相互联系的基本问题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当未语先笑的孙斌勇出现在面前,你很难把这位平易近人的中年人跟人们印象中德高望重的中科院院士联系在一起。

2019年,年仅42岁的孙斌勇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当时最年轻的院士。


“学霸”的成长一路绿灯

翻看孙斌勇的简历,我们看到了一位学霸的成长历程。

1976年,孙斌勇出生于舟山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排行家中老二。父亲虽常年外出务工养着三个孩子上学,但却是对孙斌勇人生之路影响最大的人之一。受父亲的影响,兄弟几个从小就养成了热爱学习的习惯。

小学时,孙斌勇就表现出过人的数学天赋。当时还没有上初中的他,就用自己的方法破解了哥哥的数学中考模拟卷的压轴题。

孙斌勇从小对学习就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他细心、耐心,稳扎稳打,学习务求弄懂弄通,不求速度但求准确度。他总是不紧不慢,甚至有点悠哉游哉。因为学得轻松,他没有焦虑感,碰上考试也不着急上火,做题速度并不快,往往时间快到了才做完题,丝毫没有追求“第一”的迫切感。

凭借着聪慧的头脑和对学习的“踏实劲”,进入初中后的孙斌勇保持着学霸地位,各科成绩都很优异,文理科总分时常拿到年级第一,各种数理化的竞赛奖项更是拿到“手软”。

高中时代,孙斌勇先是进入普陀中学1996届(1)班,后考入清华附中937班,该班级当年在浙江省仅录取2人。高中即将毕业之时,他以满分成绩斩获浙江省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第一名,被保送至浙江大学数学系。

大学期间,成绩优异的孙斌勇被学校选派参加在香港大学组织的李群系列课程的系统学习。凭借这个机会,孙斌勇有机会跟国际上一流的数学家们进行交流学习,其中包括20世纪著名数学家之一、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波莱尔,以及后来成为香港地区中科院两位数学院士之一的莫毅明教授。

2001年,孙斌勇进入香港科技大学,师从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励建书教授,继续深入李群论方向的研究,并于2004年取得博士学位。


他的成果被国内外同行称作“孙的突破”

2005年,孙斌勇入职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致力于关于“典型群表示论”的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典型群对数学和理论物理的各个分支都有重要意义,是我国数学界的传统研究内容,也是当代数学最核心的内容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数学和理论物理的各个分支中。

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工作后,孙斌勇结合之前的学习基础,把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突破“典型群无穷维表示论”中的重大问题上。孙斌勇与合作者先后在2011年、2012年和2014年成功证明了典型群重数一猜想,以及典型群Theta对应理论中三个最基本猜想:重数保守猜想、守恒律猜想和对偶猜想。

孙斌勇取得的这些成果为L-函数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据悉,L-函数是朗兰兹纲领的中心研究对象,数学界著名的七个“千禧年大奖问题”中有两个就是关于L-函数的。

2017年,孙斌勇又以自己博士论文里的结果为基础,证明了上世纪70年代著名学者提出的L-函数非零假设。

2011年,孙斌勇被破格晋升为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2012年入选中组部首届“青年拔尖人才计划”,2014年获陈嘉庚青年科学奖,2016年获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

在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孙斌勇的“典型群表示论”项目被评为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这是时隔63年,中国数学家在典型群方面再一次取得突破性成果。上次该领域的获奖者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他于1956年获得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孙斌勇的这项成果被国内外同行称作“孙的突破”,也是他当选2019年院士的核心成果之一。


“我就是一个选择了做数学研究的普通人”

从小时候的数学神童,到奥数满分保送浙大,再到42岁成为中国科学院最年轻院士,孙斌勇在数学领域的这些获奖成绩,已经让他成为国际数学界极富名气的一位数学家。

在很多人眼里,孙斌勇从事的工作极为“高大上”,但在孙斌勇看来,他只是承担了人类社会的分工而已。他说:“我就是一个选择了做数学研究的普通人。”他坦承自己生活中也会看看电视剧、网络小说;喜欢慢节奏的生活,享受逗女儿玩;节假日回老家看看母亲,叙叙家常,跟普通工薪阶层的生活没什么两样。他也坦承,并没有从小立志当数学家,中小学时代只是秉承父母教诲认真学习,进入大学才开始专业学数学,经过慢慢积累,逐步定型,越来越感悟到数学之美,才把数学研究作为人生的事业来做。

从浩大的数学领域到把科研方向集中到“典型群”,孙斌勇谈到了对他职业人生影响最大的导师励建书教授。励建书教授给他列出三个问题指明了研究方向,孙斌勇用一支笔,一张纸,心无旁骛,孜孜不倦,同时又保持着悠游自在的心态,坚持近20年,取得了“孙的突破”。

正如浙大数学高等研究院的工作人员所说的那样,数学家们都很单纯,一旦跟他们接触,会发现他们是非常可爱的人。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孙斌勇表示:“攀登数学高峰其实永无止境,现在我只是迈出了一小步,以后还有更艰难的山峰在前方等着我呢。”


采访实录

记者:人们对数学家总是有些好奇,你觉得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同?

孙斌勇:我小时候看书特别仔细,我想这是唯一的不同。

记者:细到什么程度?

孙斌勇:每一句话都能理解它什么意思。数学里,每一个定理,比如不等式,我都能自己证明。

记者:也就是说书里的一些公式、定义,你不是机械地接受,还要搞清楚它是怎么来的,自己证明?

孙斌勇:对,我从小就这样。比如说圆的周长,我得搞清楚圆的周长公式怎么来的,其实这就是π的定义。如果算圆的面积,那不是定义了,是需要证明的。我都要自己搞清楚了,哪个是定义,哪个是定理。

记者:那我想请教如何学好数学呢?

孙斌勇:我的经验就是把书看得很细,习题适当做一点,但我做得不多。

记者:我印象里学数学还是题海战术,再整理错题,所以孩子们都学得很辛苦。

孙斌勇:当然这也是方法,像我说的这种对高二、高三的孩子,估计已经来不及了。如果从小像我说的这样学的话,整个系统都弄明白了,做几套题目就好了,不见得要花很多时间,做很多题目。

记者:你说的系统就是它怎么来的,怎么运行的,像庖丁解牛一样,一层一层捋清楚,举一反三。

孙斌勇:对,就是这样。把最基本的抓住,学数学还是轻松的,我读书从来没觉得苦。

记者:你觉得自己什么样的特点对学好数学比较有帮助?

孙斌勇:我做事比较细,比较慢。我从来不要求快的,能笔写的就不口算。我和女儿也这么说,稳是最重要的。比如发射火箭要1000个步骤,你每步花2倍时间,保证正确率,只是多花了2倍时间,但哪一步算错的话,毁的是整个工程。我们一个几十页的证明,也是靠一步一步来的。

我不赞成刷题,也不赞成做太难的题。做难题,费时间,花脑子,对于知识点的增长用处也不大。有些题目挖空心思,你解出来了,就证明你聪明了,不一定啊,做难题不是衡量一个人的标尺。

我强调的是学习要增长知识,对整个知识体系的理解、运用,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创造知识。

记者:当你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遇到难题时会怎么做?

孙斌勇:那当然要坚持了,要一直去想。很多时候是问题本身没有弄明白,需要先把问题弄明白,所以要学习。一个问题,它肯定不是孤立的东西,附近有很多知识,把它周边的知识都要学明白,理解了这个问题你才能解决它。很多问题都是当你把它理解清楚了,就很快做出来了。

学习再细一点,有困难再坚持一点,要一直踏实地做下去。

记者:你对数学人才的培养有什么建议?

孙斌勇:如果目标是培养数学家,还是要早点起步,因为现在要学的东西很多,基础比较庞大,早点学比较好,而且要学得系统。像中小学里面做很多题都是平行的,那些题目做一个,再做一个类似的,都差不多,这样的学习是无效劳动,不要平行地做很多重复劳动。一个理论要系统深入地学下去,深度更重要,一直坚持下去就可以了。

记者:你认为做数学研究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孙斌勇:数学天赋需要一些,但其实聪明的人并不少,是有耐心的人比较少,做事情浮躁的比较多。我觉得学习,特别是学数学,主要还是要有耐心,千万不要着急。其实各行各业都是这样,一直踏实地做下去,一个事情做十年总比人家做几天的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