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借力“羊产业科技小院”撬动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 2022-04-08    作者:    来源: 长兴县科协   点击率:  

近年来,长兴县依托涉农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和技术资源,发挥科技与产业结合的优势特色,成立了全省首批科技小院之一的“羊产业科技小院”,重点研究解决湖羊养殖与农业农村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年增收900万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新样板,真正做到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上,把科研成果落到经济社会发展上。

依托“小院落”,提供智力“强支撑”

依托“科技小院”模式,为当地农户汇聚高校、科研企事业单位等各方科技资源和人员力量,引进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人才落地长兴,将高校研究生长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下到地里随时解难题。自2021年3月小院成立以来,共有7名研究生入驻,驻扎小院累计时长超过1400个小时,针对羊粪有机肥生产、吕山乡芦笋种植、有机肥生产工艺优化等问题撰写研究日志82篇,超41000个字。通过在农民地里做科研,小院科研团队现拥有羊产业相关国际发明专利5项,国内发明专利10余项。

建设“小基地”,服务群众“多增收”

以科技小院为基地,针对广大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相对较差和接受能力较低的问题,邀请农技专家手把手指导、面对面授课,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一批本土人才,建立了一支不走的帮扶工作队。

2021年以来,小院与吕山乡55户低收入农户结对,建立湖羊“共富基地”,为低收入农户提供小羊、技术指导及市场销售途径,每年户均增收2万元,同时带动当地农村劳动力30多人就业,人均增收6.5万元。全年累计邀请12名技术专家开展湖羊养殖、芦笋种植、肥料生产等农业培训15场次,培训专业技术人才100多人次,培育出本土高级农民技师23人。

抓好“小生态”,变废为宝“节成本”

小院紧抓落实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拓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渠道,通过芦笋种植废弃物、农作物秸秆、农村易腐垃圾和湖羊养殖粪便协同堆肥的高效资源化利用技术,实现“芦笋秸秆-湖羊-有机肥-农作物”生态闭环。截至2021年底,小院湖羊存栏量达到5万只,每年通过优化利用4万吨湖羊养殖粪便,生产出有机肥料3万吨,节约生产成本200万元。

长兴:借力“羊产业科技小院”撬动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 2022-04-08 来源: 长兴县科协

近年来,长兴县依托涉农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和技术资源,发挥科技与产业结合的优势特色,成立了全省首批科技小院之一的“羊产业科技小院”,重点研究解决湖羊养殖与农业农村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年增收900万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新样板,真正做到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上,把科研成果落到经济社会发展上。

依托“小院落”,提供智力“强支撑”

依托“科技小院”模式,为当地农户汇聚高校、科研企事业单位等各方科技资源和人员力量,引进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人才落地长兴,将高校研究生长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下到地里随时解难题。自2021年3月小院成立以来,共有7名研究生入驻,驻扎小院累计时长超过1400个小时,针对羊粪有机肥生产、吕山乡芦笋种植、有机肥生产工艺优化等问题撰写研究日志82篇,超41000个字。通过在农民地里做科研,小院科研团队现拥有羊产业相关国际发明专利5项,国内发明专利10余项。

建设“小基地”,服务群众“多增收”

以科技小院为基地,针对广大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相对较差和接受能力较低的问题,邀请农技专家手把手指导、面对面授课,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一批本土人才,建立了一支不走的帮扶工作队。

2021年以来,小院与吕山乡55户低收入农户结对,建立湖羊“共富基地”,为低收入农户提供小羊、技术指导及市场销售途径,每年户均增收2万元,同时带动当地农村劳动力30多人就业,人均增收6.5万元。全年累计邀请12名技术专家开展湖羊养殖、芦笋种植、肥料生产等农业培训15场次,培训专业技术人才100多人次,培育出本土高级农民技师23人。

抓好“小生态”,变废为宝“节成本”

小院紧抓落实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拓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渠道,通过芦笋种植废弃物、农作物秸秆、农村易腐垃圾和湖羊养殖粪便协同堆肥的高效资源化利用技术,实现“芦笋秸秆-湖羊-有机肥-农作物”生态闭环。截至2021年底,小院湖羊存栏量达到5万只,每年通过优化利用4万吨湖羊养殖粪便,生产出有机肥料3万吨,节约生产成本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