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为院士:“有为”院士走出的精彩人生

发布时间: 2022-05-17    作者:    来源: 北极阁瞭望   点击率:  


都有为

南京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著名磁学与磁性材料专家

曾任国家85攀登计划

“纳米材料科学”专家委员会委员

95攀登预选计划

“纳米材料科学”首席科学家

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7年何梁何利奖获得者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江苏省科技一等奖

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不言放弃 结缘磁学

都有为院士今年86岁,见到他第一眼,就被他身上散发出的平和、谦逊所吸引。与他细谈时,都老那爽朗的笑声,会让您觉得他就是我们身边平易近人的老师,和蔼可亲的长者。

然而做起学问和科研,他却是一丝不苟,业界提到他,满是景仰和赞誉,因为他为了中国磁性材料的发展,付出了满腔心血。

都有为院士(右一)

1936年10月,都有为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一户家境殷实的人家,他的二哥都锦生开办了一家丝织厂,曾经创下杭州丝绸业的辉煌。

1937年12月,日本攻陷杭州后,都家丝织厂倒闭,家道中落。动荡的岁月中,都有为仍然坚持读书,断断续续完成了初中高中的学业。

都有为小学毕业照

1953年,都有为考上了南京大学物理系,从此开始与磁学结缘。四年后都有为大学毕业留校任教,工作后不久,和那个年代所有的知识分子一样,都有为中断了教学、科研,到基层参加劳动锻炼。建设南京长江大桥时,他拉过黄沙,搅拌过水泥;大炼钢铁时,他搬运煤炭,什么苦活累活都做。不能搞教学和科研,都有为学着给老师和学生理发;没有书看,他就拉二胡、小提琴打发时间。看似无奈的选择,却一定程度消减了当年的苦闷,让他面对坎坷,变得乐观豁达。



他一直在积蓄力量,等待重返课堂。

1972年,国家开始招收工农兵大学生后,南京大学逐步恢复教学秩序,都有为被调回学校,在教学之余,他的磁学研究也从一间地下室开始了。那时没有经费买设备,他和同事当起了“破烂王”,专门到化学系的走廊捡拾丢弃的瓶瓶罐罐,拿回实验室,用化学方法制备磁性颗粒样品。在艰苦又简陋的条件下,他们白手起家,磁记录颗粒、永磁磁粉等各种样品陆续从“土”设备中出炉,连年有学术论文发表。

八十年代,都有为在工作。


立足前沿 获累累硕果

1985年年底,都有为参加了“中美凝聚态物理合作计划”,赴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任访问学者。在美国三年,都有为立足前沿,开展高温超导氧化物研究,和其他科研人员合作,共发表论文20余篇,被SCI刊物引用830余次。

1988年底都有为回国后,重返磁学与磁性材料领域,开展磁性超细微粒材料的研究,并在国际上较早开展了纳米材料磁性的研究。

都有为(左二)留学美国

都有为和他的团队常年深耕磁性材料研究领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锰钙钛矿化合物的大磁熵变效应、锰钙钛矿化合物小颗粒体系中的隧道型磁电阻效应,磁性纳米微粒的小尺寸效应与表面效应等等,这些研究成果汇成了一本本专著和论文,他先后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省、部级二等奖4项,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2005年都有为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4年,都有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如今,都有为团队的研究方向延伸到自旋电子学。自旋芯片是各类磁随机存储器的统称,属于科技关键核心技术,可军民两用,具有高达上万亿美元的巨大市场前景,许多国家和企业都在积极推动自旋芯片的发展。都院士认为,自旋芯片将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的关键核心技术,中国应牢牢抓住机遇,给予高度重视。


心系磁性材料发展

耄耋之年奔波在路上

虽已进入耄耋之年,都有为院士依然活跃在磁学和磁性材料科研领域第一线,为中国磁学事业的发展殚精竭虑。如今的他不知疲倦的奔走于各种磁性材料会议,到各地做报告。

前几年,都有为院士大概有近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出差,常常是头天晚上回家,第二天又要出发。今年,因为疫情,他外出的次数减少了,但各种网上评审、会议依旧不见减少。是什么力量在支撑这样一位载誉满满的科学家如此勤勉?

是兴趣,是责任,更是一种紧迫感!

都院士说,中国的永磁和软磁生产量已经走到国际前列,但很多原始专利还是国外授权。中国的磁性材料产品,无论在技术水平、生产设备、产品质量和档次以及合格率等方面,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尚有一些差距,因此他始终有一种使命感和紧迫感,他希望中国磁性材料的研发和生产能够更快一些,尽快缩小与国外产品的距离。每当遇到有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问题向他请教,都有为院士都愿意无偿解答,学生自主创业遇到困难,都院士总是竭其所能拉他们一把。

都有为院士参加视频会议

1982年,都有为院士利用所学知识,帮助浙江诸暨一家濒临倒闭的磁性材料厂起死回生,工厂滞销的产品重新打开了销路,工厂半年盈利27万元,并有7种产品出口。这些年他帮助过的学生,更是数不胜数。

都院士只有一个想法,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帮助,能够让中国的磁性材料企业早日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他认为,国家的兴旺发达主要靠实体经济,生产磁性材料就是实体经济的一种,支持他们,就是希望中华民族兴旺发达。只要有企业想在磁性材料上有所作为,他都会不计报酬热心地帮助,不图任何回报。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就算每天辛苦奔波,都院士也觉得是快乐的。

除了繁忙的科研和教学工作,都院士每年还会抽时间参与科普活动,到各个学校传播磁学知识,传递科学创新、科研报国的正能量。讲述飞翔的青春,讲述成长与科技的梦想,他希望青年学生保持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去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希望每一个都“有为”,成为不同领域的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