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做大做强“一县一业”,壮大云和县高层次专家人才力量,赋能云和雪梨产业发展,做好省“希望之光”组合式人才帮扶团队帮扶落地工作。11月24日,在云和县人民政府会议室举行云和雪梨安全生产科普行活动暨服务站揭牌仪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王强、省院士专家服务中心负责人以及专家服务团的部分专家、县委组织部人才办和县农业农村局、县科协相关领导出席此次活动。活动由云和县科学技术协会主席蓝丽芳主持。
省院士专家服务中心负责人肯定了云和立足自身禀赋和基础,坚定不移地发展县域特色梨产业的决心。“希望之光”人才帮扶团将进一步发挥技术优势,推动云和雪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雪梨乡村共富大场景,打造具有云和辨识度的乡村共富“金名片”。
活动现场,举行了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与云和县人民政府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云和县雪梨产业服务站揭牌仪式,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向云和县雪梨协会授书。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首席专家、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王强研究员,作题为《梨质量安全与标准化生产》的讲座。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食品科学研究所食药同源植物加工研究室主任夏其乐研究员,作题为《蜜梨的高质化加工与应用》的讲座。
活动中,专家们还实地走访调研了大坪雪梨种植基地并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围绕种植技术提升、雪梨深加工、营销渠道拓展、农文旅融合发展、品牌打造等方面,为云和县雪梨产业发展出谋划策。
同时,学会作为指导单位,受邀参加云和县乡镇干部雪梨栽培技能大比拼活动,学会副秘书长郑蔚然为获奖的团体和个人颁发证书和奖牌。
近年来,云和县将雪梨作为农业第一主导产业来培育和打造,实施雪梨产业创新集成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速推动雪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全县雪梨种植规模达1.75万亩,建成连片100亩以上的规模化基地20个,种植户1800余户,从业5000多人,实现年总产量6500吨、年产值1.96亿元。云和雪梨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取得“国字号”认证。
“希望之光”组合式人才帮扶团是省委人才办和省科协共同打造,主要针对全省 29个山区海岛县组建,以“院士专家团队+省级学协会+人才驿站”为主要形式的帮扶机制。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云和县雪梨产业服务站的成立,实现了帮扶团的初衷和使命,为雪梨产业发展搭建起点对面协同创新服务平台和产学研用合作平台,激发产业新动能,促成创新成果在云和转化落地,助力云和打造全国山区县域新型城镇化共富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