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浙江省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施德法携省“希望之光”组合式人才帮扶团一行5人赴衢州市柯城区开展帮扶活动,指导柯城区未来乡村规划和建设优化(提升),助力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帮扶团一行首先来到柯城区花园街道新姜村,听取了浙江农林大学园林设计院关于新姜村未来乡村规划方案的汇报。村委会介绍了新姜村的实际现状以及将来规划的愿景。
施德法表示,正是基于乡村未来发展的需求,省风景园林学会在新姜村设立服务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今后开展帮扶工作做好了基本准备。根据新姜村的实际状况,施德法提出以下6点意见和建议:一是规划建设要综合考虑景观、生态,物业、运维等诸多因素,以运营思维来引领未来乡村建设,以解决未来乡村运营可持续发展难的实际问题;可一次规划,分期(年)实施。二是打好樱花牌、做好樱花衍生品文章,可逐步将樱花树种“化整为零”,用作庭院绿化,真正将樱花树打造成为新姜村的一大特色。三是结合实际,拓展“水上活动项目”,逐步推广“稻+鱼”综合种养模式,通过“以鱼肥田、以稻养鱼、鱼稻共存”,实现一田多用,双重收益,进而增加农民收入。四是要因地制宜,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果蔬农场”,充分运用物联网技术,将传统农业逐步向“智慧农业”转型。五是继续办好“文化节”,丰富活动内容。六是根据新姜村发展实际,新建一批“农家乐”。
随后帮扶团一行又来到万田乡坞石村未来乡村建设进行指导。在万田乡和坞石村负责人的陪同和引导下,实地踏勘该村绿化以及“大棚蔬菜”、红高粱产业生产基地等。在现场对坞石村村庄绿化建设、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等进行广泛的交流。
帮扶团在坞石村会议室里召开了座谈会,大家畅所欲言,对坞石村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指出:坞石村要做好未来乡村的规划;要加强村庄环境整治,尤其是要注重村庄、庭院绿化等工作;要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文创产业,包括:大棚蔬菜、水果(经济林)、红高粱(酒)和乡村旅游等产业的发展,使坞石村成为既凸显农村淳朴自然传统风光,又具有自己产业特色的未来乡村。
当天,帮扶团在柯城区举办了园林绿化技术培训班。来自柯城区有关镇(街道)、村和园林绿化企业负责人共50多人参加了这次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