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至29日,浙江海洋大学教授钱卫国团队一行9人赴椒江大陈黄鱼科技小院开展实地调查和研学活动。团队一行先后到访位于浙江海正科创中心大楼的椒江黄鱼协会、大陈镇政府、下大陈岛深水大黄鱼养殖基地,通过面对面座谈、实地走访,听取地方政府、相关企业、渔民情况介绍,重点了解黄鱼养殖中有关需求和难点,为下一步选择研究方向和拟订研究课题作准备。参与调研的有水产专家2人,博士生1人、研究生6人,包括水产信息设备、鱼仿真学、鱼行为学以及政策研究的学生。
据悉,此次调研主要围绕椒江大陈黄鱼科技小院建设、黄鱼养殖技术难点问题、病害防治以及智能化平台搭建等黄鱼产业相关问题展开,旨在为大陈岛大黄鱼高产、高质提供技术支持。据悉,浙江海洋大学与融华海洋渔业发展有限公司长期保持产学研合作关系,本次钱卫国所带研究生团队中将有部分研究生入住科技小院,对黄鱼生长过程进行长期跟踪研究,采集基础数据。
据椒江区农水局水产技术推广站相关负责人介绍,“大陈黄鱼”于2010年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先后被评为浙江省名牌产品、最受消费者喜爱的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浙江最具历史价值十强品牌,并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大黄鱼养殖优势产业带重点建设区”。现有养殖企业14家。
“采取科技小院研究大黄鱼养殖模式,既是高校与企业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也是突破大陈岛大黄鱼养殖瓶颈问题的契机。椒江区科协将联合椒江区农水局、大陈镇政府,为专家和研究生入驻科技小院创造条件。”椒江区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
调研中钱卫国表示,海洋鱼类传染病传播面积广,影响范围大,是鱼类养殖的老问题。他认为,科技小院合作新模式将为养殖技术的改进和优化提供更为可靠的数据支持。
科技小院项目作为中国农技协指导下的重点推广模式,椒江区科协积极响应,高度重视,不断推进科技小院项目落地,大陈岛黄鱼作为椒江特色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此次合作不仅是项目上的推进,更是学术与生产的对接融合,通过专业团队赋能大陈黄鱼产业,为大陈黄鱼产业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