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县科普教育基地推进湿地保护在行动

长兴县科协 2023-02-06

湿地有“地球之肾”之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一,在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储碳固碳、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源等方面作用突出。2023年2月2日,是第27个世界湿地日,主题为“湿地恢复”,这一主题强调了优先恢复湿地的迫切需要。我国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和修复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

近年来,长兴县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严格管控确保湿地面积总量不减,并不断增强各湿地公园中的科普元素,让游客在欢快的游玩体验中加深对湿地的认识,提高对湿地保护的认同感和参与保护的自觉性。目前,长兴县共有重要湿地3处,两处列为国家科普教育基地,一处列为省级科普教育基地,总面积2559.08公顷。广袤的湿地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鱼翔浅底、万鸟齐飞、人水相宜。


长兴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


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长兴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是长三角地区浙、苏、皖三省交界处、太湖上游的人工湖泊湿地的典型代表。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围绕“湿地恢复”这一主题,利用湿地科普馆、科普长廊等普及湿地科普知识,将湿地生物以标本形式加以展现,让游客对仙山湖湿地常见的动植物有更加细致和准确的观察,并在游客经过的主要路段、重要节点处拉起了主题鲜明的横幅,设置了科普解说标牌并安装了科普广播系统宣传“湿地恢复”,唤醒公众对自然的好奇和敬畏,鼓励大家参与到湿地保护中去,营造人人关心湿地、关爱湿地、保护湿地的良好氛围。


长兴尹家边扬子鳄保护区


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长兴尹家边扬子鳄保护区集生态、科研、教育、旅游于一体,是我国目前唯一的扬子鳄自然繁育基地。保护区通过“扬子鳄之窗”“生物多样性科普之窗”“扬子鳄标本馆”等特色的场馆,多方面、多角度、多形式地科普扬子鳄、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知识。同时,以扬子鳄保护区湿地图片展的形式向大家呈现了扬子鳄保护区的湿地风貌,呼吁广大市民积极投身扬子鳄保护、湿地保护行列,自觉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区还与浙江大学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扬子鳄繁育放归的重点课题研究,对扬子鳄栖息地实施生态修复,优化湿地资源生态环境。


太湖图影湿地文化公园


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太湖图影湿地文化公园东临浩瀚的太湖,西、南、北环绕有秀丽的弁山,是太湖边仅存的天然湿地。在本次湿地日主题活动中通过人工促进修复的方式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了新的一轮生态修复工作。同时开展了青少年寒假科普研学活动,利用科普画廊展示,横幅、电子屏宣传等方式,进一步加深青少年对保护湿地的认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湿地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既是当前目标任务,也是今后常态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模式,长兴县科协将不断强化科普元素,常态化开展湿地保护志愿服务,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让湿地保护成为广大群众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