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衢江生猪科技小院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 2023-05-19    作者: 何静    来源: 衢江区科协   点击率:  

近日,在全旺镇马蹊村的衢江区生猪科技小院内,小院团队开完交流会,分头前往农场田地开展工作。

去年2月,在衢州市农业农村局和衢江区科协的推动下,中国农业大学、长江大学与衢州市三易易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易易”)达成校企合作,并于年底由衢江区科协向上推荐申报创建“科技小院”。

高校科研院所选派8位专家教授和12位硕士研究生以“三易易”为“题本”,研究水稻、胡柚、有机肥与生猪等生产体系碳减排技术,探索绿色低碳农业发展之路。

今年4月份,中国农业技术协会印发《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的批复》,其中,浙江衢江生猪科技小院榜上有名,这是继“浙江衢江白及科技小院”之后,衢江区第2家被中国农业技术协会认定的国家级“科技小院”(以下简称“科技小院”)。

科技小院成立后,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张卫峰带领团队制定衢州生猪、水稻、有机肥和胡柚四大产业全生命周期碳核算方法,形成《农业碳账户碳排放核算与评价指南》地方标准,并建立衢州农业碳账户测算体系,涵盖676家种植户、179家养殖企业、163家胡柚种植主体、18家有机肥厂,覆盖面积达23091公顷。

“根据衢州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在畜禽生产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中,生猪生产是碳排放的主要贡献源,占比64%。”中国农业大学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专业硕士研究生史晓晴说,生猪饲养主要依赖玉米和豆粕,豆粕依赖进口,成本较高。“我们尝试通过低蛋白日粮技术,以菜籽饼、米糠等替代豆粕,实现降本增效。”史晓晴表示,饲料中豆粕占比降低1个百分点,每出栏一头生猪碳排放量预计减少7%,饲养成本降低16元。

试验稻田里540盘绿油油的秧苗长势喜人,株株散发勃勃生机。“半个月前开始水稻育苗,如今已冒头,再过半个月就可以插秧。”邵迪介绍,去年团队创新应用机械侧深施肥机,将新型控释尿素肥料与侧深施肥机结合,实现插秧施肥一次完成。“这种种植模式,水稻不需要再次施肥,每亩可增收200元,水稻碳排放量同比降低30%至50%。”

“从去年开始,公司已与科技小院组织十余场培训,累计培训农户三百余人。”“三易易”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技小院让更多青年人才在田间深造成长,也为企业和农户摸索一条农业降本增效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全旺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科技小院的落地,为衢江区生猪全产业链经营主体提供集成试验、综合检测、技术服务等,覆盖领域包括生猪养殖、饲料加工、粪污处理、肉类深加工新装备等。“我们联合农业部门、科技小院在全旺本地培育水稻新品种7个,产生直接经济价值210万元。同时,与6家本地种粮主体合作,创建水稻绿色高产示范方6个,总面积900余亩。”

全旺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全旺镇将充分发挥党建联建作用,全力推进科技小院成果落地,解决科研人才的后顾之忧,让科技赋能乡村,带动百姓共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