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联合西安交大开展科普宣教活动

发布时间: 2023-08-17    作者:    来源: 德清县科协   点击率: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师生一行来到钟兆琳先生的故乡——德清县新市镇,为辖区的年轻干部带来一场生动的理论宣讲,弘扬钟兆琳先生的科学家精神、“西迁精神”,同时为当地中小学生送上生动的电机科普课,在学生的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

钟兆琳,1901年出生于新市镇,1927年获得美国康奈尔大学硕士学位后应邀回国执教于上海交通大学。1933年,他带领学生设计制造了我国第一台发电机,被誉为“中国电机之父”。1956年,随交通大学西迁至西安,为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贡献毕生的智慧力量,成为彰显“西迁精神”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当时,钟兆琳先生正劳神于案牍,看着学校写来的信:‘……先生年龄较大,身体不好,夫人又病卧在床,可以留在上海,不去西安新校,交大已经决定分设西安和上海两个部分,不全搬迁……’信并不长,先生却盯着这些文字良久,提笔写下回信:‘……上海经过许多年发展,西安无法和上海相比,正因为这样,我们要到西安办校扎根,献身于开发共和国的西部……’”聆听钟兆琳先生毅然“西迁”的事迹时,新市镇的学子们感慨万分。

在随后进行的电机科普课上,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学生用生动的实验、易懂的语言给新市中小学生展示了电机的原理及应用。课堂上认真听讲的学生们踊跃提问、频频互动,在欢快的问答中学习科学知识。

“钟兆琳先生将个人命运融入到时代洪流,将一生奉献给了祖国的科教事业。他满怀家国情怀,离开繁华上海,毅然西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他的事迹,也必将激励我们的学生。”此次带队的新市镇中心小学校长表示。

钟兆琳先生的西迁故事是上世纪众多西迁前辈的缩影,他们共同铸就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这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故事分享,也让新市的学子们受益匪浅。

德清联合西安交大开展科普宣教活动
发布时间: 2023-08-17 来源: 德清县科协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师生一行来到钟兆琳先生的故乡——德清县新市镇,为辖区的年轻干部带来一场生动的理论宣讲,弘扬钟兆琳先生的科学家精神、“西迁精神”,同时为当地中小学生送上生动的电机科普课,在学生的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

钟兆琳,1901年出生于新市镇,1927年获得美国康奈尔大学硕士学位后应邀回国执教于上海交通大学。1933年,他带领学生设计制造了我国第一台发电机,被誉为“中国电机之父”。1956年,随交通大学西迁至西安,为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贡献毕生的智慧力量,成为彰显“西迁精神”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当时,钟兆琳先生正劳神于案牍,看着学校写来的信:‘……先生年龄较大,身体不好,夫人又病卧在床,可以留在上海,不去西安新校,交大已经决定分设西安和上海两个部分,不全搬迁……’信并不长,先生却盯着这些文字良久,提笔写下回信:‘……上海经过许多年发展,西安无法和上海相比,正因为这样,我们要到西安办校扎根,献身于开发共和国的西部……’”聆听钟兆琳先生毅然“西迁”的事迹时,新市镇的学子们感慨万分。

在随后进行的电机科普课上,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学生用生动的实验、易懂的语言给新市中小学生展示了电机的原理及应用。课堂上认真听讲的学生们踊跃提问、频频互动,在欢快的问答中学习科学知识。

“钟兆琳先生将个人命运融入到时代洪流,将一生奉献给了祖国的科教事业。他满怀家国情怀,离开繁华上海,毅然西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他的事迹,也必将激励我们的学生。”此次带队的新市镇中心小学校长表示。

钟兆琳先生的西迁故事是上世纪众多西迁前辈的缩影,他们共同铸就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这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故事分享,也让新市的学子们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