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永康市科协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普研学活动走进了黄坟水库电站科普馆,带领同学们开启关于探索水资源知识的奇妙之旅。
活动中,同学们一起了解永康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常见水资源应用问题。小科普员们通过展板知晓了浙江水资源情况以及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形成原因。永康虽在浙江省,但它处于钱塘江和瓯江水系的分水岭“鲫鱼背”上,并非水资源富足城市。
现场还介绍了能量转化装置——阿基米德螺杆。老师通过问答引导大家思考水的流向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水从高处向低处流是因为有重力的作用,而阿基米德螺杆能让水从低处流向高处,其原理是基于螺旋叶片旋转使液体沿轴向螺旋形上升。“螺杆每转一周,螺旋叶片内的水就向前进一个螺距,随着螺杆的连续转动,水不断从一个螺旋叶片压向另一个螺旋叶片,直至流出。”老师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工作原理。
此外,现场还介绍了另一种能量转换装置——规划水道区域,通过装置上方的挡板可改变水流方向,模拟了修建水坝引导水流的情况,像这样的规划水道技术,现实中有很多实际应用。以永康北部联网工程为例,该工程连接黄坟水库、太平水库、三渡溪水库等多座山塘水库,通过地下管网实现水系联通,可按需调配水量,从而实现丰水期与枯水期的平衡利用,如同给城区增加多个备用“水缸”,保障居民生活用水,解决了水资源分布不均问题。
此次科普研学活动,同学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水资源知识,还对家乡的水利工程有了更深的了解,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下一步,永康市科协将不断丰富科普活动形式和内容,走进更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领域,让青少年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