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促进产学研医用一体化深度融合,助力打造“健康中国”浙江样板

发布时间: 2024-03-06    作者:    来源: 省数理医学学会   点击率:  

浙江省科协数字科技学会联合体第二届主席团主席、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理事长  孔德兴

2024年,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认真落实浙江省科协各类工作部署,以促进健康和消除疾病为中心,深化医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协同发展,以服务于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为目标,大力促进产学研医用一体化深度融合,助力打造“健康中国”浙江样板。


一是深化学科交叉协同发展,促进产学研医用一体化深度融合

学科交叉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医学高端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学会基于“数理医学”概念应运而生,下辖专委会涉及数十个交叉学科领域,旨在不断促进医学与工科、理科、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的深度融合。学会亦是浙江省科协数字科技学会联合体成员单位之一,积极涌现了一大批交叉复合型医学人才。

今年学会将奋力争当交叉学科“智高点”,针对医学科学领域全局性、关键性、“临门一脚”和“卡脖子”问题,积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造更多自主研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理论、技术产品,切实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是加快交叉型医学人才培养,加大复合型人才供给度

医学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有助于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实现多学科知识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更是新医科建设的核心内涵。学会携手浙江师范大学,成立全球首个“数理医学院”——浙师大数理医学院,以“交叉、融合、创新、引领”为宗旨,率先设立4个交叉学科研究方向,开设人工智能、智能医学工程等专业。

今年学会将持续依托浙师大数理医学院,以“师带徒”、专家参与等形式,积极配合学院为国家培养数理医学、医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智能医疗装备关键技术以及精准医疗等方面复合型创新人才,加大复合型医学人才供给度,为“健康中国”贡献学术力量。


三是积极开展各类公益义诊活动,提升健康传播水平

自成立以来,学会一直致力浙江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致力于医疗公益活动和广大群众的健康传播事业。近年来,学会积极推出原创医学人物深度访谈《名医大家谈》《群英荟》以及《县有“医”靠》等栏目,已与中国医师协会合作出版《名医大家谈》同名书籍,为浙医持续“发声”,传播浙江医事“好声音”。

同时,学会各个专委会举办多场公益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学会参与研发的超声AI产品“甲状腺结节超声影像辅助诊断软件”已获得国内超声AI辅助诊断领域的首张三类证。多年来学会依托多项超声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举办了“浙—疆”“浙—阿”“天山论剑”等学术品牌论坛以及开展多期“肠镜进村镇,健康送到家”等义诊筛查活动,在杭州打造了“蒋村样板·西湖模式”,织密“健康网”,做到“早筛早诊早治疗”,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资源,看好病还便宜,进一步补足超声领域基层医疗资源的短板。

今年学会将继续依托医学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在偏远海岛地区开展义诊筛查活动,持续参与“医疗援疆”行动,继续打造更多的“分级诊疗”新模式样本,致力将“西湖模式”推向全国,为助力打造“健康中国”浙江样板作出积极贡献。


四是打造国家级医学影像标准数据库,助力医学AI创新发展

近年来,学会依托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参与打造国家级医学影像标准数据库,旨在组织全国相关领域医学专家,建设具有完整临床信息的医学图像标准数据库,为医疗人工智能行业提供行业权威资料库和深度学习训练数据库,为医学教育及培训提供优质临床数据资源,为临床辅助诊断和决策提供大数据支持。此外,学会从2023年开始积极开展团体标准工作建设,现已发布4项团体标准,立项30项团体标准,涉及多个临床诊疗专科领域。

今年学会将做深做强国家级医学影像数据库建设和团体标准制定,综合各方面的数据资源和算法资源,组织制定健康医疗大数据标准,加快补齐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的短板,实现高端医疗装备的自主可控。同时加强全民健康信息标准化体系构建,着力打造智慧医养康养的智能制造高地,完善医学人工智能创新产业平台,赋能我国“一带一路”生命健康之路建设。

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促进产学研医用一体化深度融合,助力打造“健康中国”浙江样板
发布时间: 2024-03-06 来源: 省数理医学学会

浙江省科协数字科技学会联合体第二届主席团主席、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理事长  孔德兴

2024年,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认真落实浙江省科协各类工作部署,以促进健康和消除疾病为中心,深化医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协同发展,以服务于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为目标,大力促进产学研医用一体化深度融合,助力打造“健康中国”浙江样板。


一是深化学科交叉协同发展,促进产学研医用一体化深度融合

学科交叉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医学高端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学会基于“数理医学”概念应运而生,下辖专委会涉及数十个交叉学科领域,旨在不断促进医学与工科、理科、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的深度融合。学会亦是浙江省科协数字科技学会联合体成员单位之一,积极涌现了一大批交叉复合型医学人才。

今年学会将奋力争当交叉学科“智高点”,针对医学科学领域全局性、关键性、“临门一脚”和“卡脖子”问题,积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造更多自主研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理论、技术产品,切实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是加快交叉型医学人才培养,加大复合型人才供给度

医学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有助于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实现多学科知识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更是新医科建设的核心内涵。学会携手浙江师范大学,成立全球首个“数理医学院”——浙师大数理医学院,以“交叉、融合、创新、引领”为宗旨,率先设立4个交叉学科研究方向,开设人工智能、智能医学工程等专业。

今年学会将持续依托浙师大数理医学院,以“师带徒”、专家参与等形式,积极配合学院为国家培养数理医学、医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智能医疗装备关键技术以及精准医疗等方面复合型创新人才,加大复合型医学人才供给度,为“健康中国”贡献学术力量。


三是积极开展各类公益义诊活动,提升健康传播水平

自成立以来,学会一直致力浙江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致力于医疗公益活动和广大群众的健康传播事业。近年来,学会积极推出原创医学人物深度访谈《名医大家谈》《群英荟》以及《县有“医”靠》等栏目,已与中国医师协会合作出版《名医大家谈》同名书籍,为浙医持续“发声”,传播浙江医事“好声音”。

同时,学会各个专委会举办多场公益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学会参与研发的超声AI产品“甲状腺结节超声影像辅助诊断软件”已获得国内超声AI辅助诊断领域的首张三类证。多年来学会依托多项超声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举办了“浙—疆”“浙—阿”“天山论剑”等学术品牌论坛以及开展多期“肠镜进村镇,健康送到家”等义诊筛查活动,在杭州打造了“蒋村样板·西湖模式”,织密“健康网”,做到“早筛早诊早治疗”,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资源,看好病还便宜,进一步补足超声领域基层医疗资源的短板。

今年学会将继续依托医学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在偏远海岛地区开展义诊筛查活动,持续参与“医疗援疆”行动,继续打造更多的“分级诊疗”新模式样本,致力将“西湖模式”推向全国,为助力打造“健康中国”浙江样板作出积极贡献。


四是打造国家级医学影像标准数据库,助力医学AI创新发展

近年来,学会依托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参与打造国家级医学影像标准数据库,旨在组织全国相关领域医学专家,建设具有完整临床信息的医学图像标准数据库,为医疗人工智能行业提供行业权威资料库和深度学习训练数据库,为医学教育及培训提供优质临床数据资源,为临床辅助诊断和决策提供大数据支持。此外,学会从2023年开始积极开展团体标准工作建设,现已发布4项团体标准,立项30项团体标准,涉及多个临床诊疗专科领域。

今年学会将做深做强国家级医学影像数据库建设和团体标准制定,综合各方面的数据资源和算法资源,组织制定健康医疗大数据标准,加快补齐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的短板,实现高端医疗装备的自主可控。同时加强全民健康信息标准化体系构建,着力打造智慧医养康养的智能制造高地,完善医学人工智能创新产业平台,赋能我国“一带一路”生命健康之路建设。

全屏浮动飘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