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上午,浙江师范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里“哇”声不断。一场由浙江师范大学化材学院和金华市科协共同举办的奇幻化学科普讲座吸引了几百名金华小朋友。讲座的主讲人,是在网络上拥有百万粉丝、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最可爱的化学爷爷”的科普大咖戴伟博士。
化学老“玩”童带来超燃快乐课堂
戴伟,其实是位英国人,牛津大学博士,目前是北京化工大学特聘教授。他是实验室里严谨认真的化学家,也是有趣幽默的化学老“玩”童。
1996年,在北京化工大学盛情邀请下,戴伟辞去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化学系教学委员会主席职务,来到中国,开启了他的“北漂”化学科普之旅。在中国的20多年里,戴伟带着对中国的热爱和科普“快乐化学”的初心,登上央视,走进山区,创作视频,用各种脑洞大开的奇思妙想成为拥有百万粉丝的科普大咖,也成为孩子们眼中神奇的“魔法师”。
当天的科普课堂现场,白头发白胡子、酷似“肯德基爷爷”的“魔法师”一现身,现场就嗨了。一开口,流利的中文,更是让小朋友们“哇”出了声。
“魔法师”的手,自然有“魔力”:一下让白色透明的“水”变成了小朋友们爱喝的“美年达”“牛奶”“奶昔”,一下徒手点燃了钢丝绒。没过多久,又神秘地掏出“阿拉丁神灯”,摩擦瞬间冒出一股白烟,感觉下一秒灯神就会出现在眼前……神奇的变化加上风趣幽默的表现方式,让现场小朋友看得眼睛都不眨,遇到特别精彩处还高呼“再来一遍”。奇妙的化学变化中,时间也似乎过得特别快。结束时,不少小朋友意犹未尽。
“让科普工作既有意义又有意思”
这些年,戴伟一直奔波在全国各地,想尽办法用更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授化学知识。他说,他有两个爱好,一个是化学,一个是中国,所以他希望能通过这样的快乐课堂为更多中国孩子种下热爱化学的种子,让科普工作既有意义又有意思。
“我们要培养孩子有科学的思维,一是仔细观察,二是有怀疑的态度,并不是说所有人以后都要去做科学家,而是这种思维同样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戴伟很健谈,他说现在网络谣言很多,需要我们有怀疑的态度去认证真伪,“就像无处不在的广告,肯定好吗?还是肯定不好?需要验证。让孩子们保有好奇心很重要。”
“我去过全国很多很好的高中,不少高中生跟我说,学了三年化学,连试管都没摸过,他们觉得化学很无聊。”戴伟说,这就是他坚持做科普的原因,“要鼓励孩子们动手,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知道原来化学可以这么有意思。”
现场戴伟还鼓励浙江师范大学未来的化学老师们,希望他们以后在面对自己的学生时,也能坚持带领孩子们上有趣的化学课,让孩子们在动手中感受化学原理,“其实即便没有昂贵的设备和危险的试剂,也可以做很多有价值的实验。”
这不是戴伟第一次来金华,却是他第一次给低年龄段的孩子们上课。北京化工大学在衢州的研究院有个科普中心,他几乎每个月都要到衢州,每次都路过金华,“北京到金华高铁5个多小时,金华到衢州1个小时,交通这么方便,以后可以多来,多给金华的孩子们上课。”
“让科普工作既有意义又有意思”这个观点,与金华市科协不谋而合。金华市科协科普部相关负责人,今年以来,市科协已经组织了不同形式不同领域的科普活动100余场,此次邀请戴伟前来讲课,就是希望让科普变得更有意思,同时也希望以他为榜样,带动金华的科普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