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由宁波市科协主办,宁波科探中心承办的第二期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研学活动——“蝶与蛙,探秘生物多样性”主题研学举办,20组亲子家庭齐聚于宁波周尧昆虫博物馆与童第周故居,开展了一场学习科学家精神以及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奇妙之旅。
孩子们首先来到周尧昆虫博物馆,在讲解老师的带领和生动的讲解下,小朋友们专注地看着一幅幅关于周尧老先生的展览,感受他在艰苦卓绝的境地下为我国科学事业付出的辛苦与努力,了解他在毅然回国之后在我国昆虫学研究上的重大贡献与执着追求。随后小朋友们纷纷提笔在学习书册上写下了这些故事。
馆内的活体生物展区有隐藏伪装的竹节虫,有协同作业的行军蚁,还有异彩纷呈的蝴蝶等等,家长携着小朋友们一同仔细观察,交流中尽是询问与好奇。而当讲解老师把昆虫从玻璃柜中取出与小朋友们近距离互动时,气氛更是一下子热烈了起来。他们在惊叹昆虫的精致神奇之余,也对生物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随后,家长和小朋友们来到了周尧昆虫博物馆的科技教室,在这里老师给每一位小朋友准备了一份精美的手作材料,里面有各种款式的干花、草叶、相框、干胶以及炫彩美丽的蝴蝶标本,大家制作属于自己的心动作品。最后老师还不忘给大家回顾本次课堂和讲解中的知识,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让大家收获满满。
下午,20组亲子家庭乘坐大巴来到了鄞州区塘溪镇童村。穿过童村的文化礼堂便来到了童第周故居,迎接的老爷爷带领大家参观了童第周的生平起居。在这些陈列的展板和物品中,小朋友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童第周作为中国胚胎学的奠基人作出的努力和付出。故居中的文物与故事,让小朋友们切身感受到童先生身为“中国克隆之父”的伟大,鼓舞了他们对科研精神的追求和向往。
随后,大家来到了童村党群服务中心文化讲堂,在这里科探中心的科普辅导老师们带来了一场名为《童第周》的特色主题手作课,让家长和小朋友更加清晰地了解到童第周在生物学上的研究历程,还有他在青蛙胚胎研究上遇到的困难,以及许许多多生物相关的科普知识,真正与生物学进行了一次友好交流。
据了解,本次“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研学活动”是宁波市科协推出的科学家精神弘扬系列活动之一,旨在通过沉浸式学习,在寓教于乐中帮助青少年树立爱国为民的理想,激发科学兴趣,提升科学素质。下一步,宁波市科协将陆续推出更多研学线路,推进科学家精神可视化、具体化,并通过更加沉浸和创新的方式弘扬科学家精神,让科学家精神深入到每一个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