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至28日,中国化学会产学研合作与促进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焦斌、南京大学常州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院长陈强、温州大学教授钱鹏程等专家来温州深入了解当地汽摩配、氟材料和低压电器等产业发展现状,与企业代表进行深入交流。
无独有偶,在12月25日至28日期间,中国农学会、中国化学会、中国金属学会3个“国字号”科技服务团齐聚温州,开展需求对接、技术指导等工作。
“科创中国”科技服务团、全国学会与地方签约仪式
获评创新驱动示范市
溢出效应明显
温州于2023年获评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市,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融入“科创中国”平台,强化示范引领,积极发挥各全国学会“科创中国”服务团专家资源,通过建立学会服务站、学企联合体等,下沉专家资源长期“蹲点”服务等深化长效合作机制,助力温州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就拿金属学会来说,去年温州积极争取、承办全国学会秘书长沙龙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展现了温州作为创新驱动示范市的资源优势,对科创资源的需求,对人才的重视,促进了属地和学会的深入沟通交流,于是一年多的时间对接下来,此次来温建立了‘中国金属学会温州服务站’,助力温州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市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
挖掘国家级智库富矿
让科技实现“点石成金”
全国学会有着得天独厚的人才优势和高端科创优势,储存了丰富的专家资源。以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为例,该学会与浙江理工大学龙港研究院共建学会服务站,组织“科创中国”科技服务团专家团队深入龙港市实体产业一线开展科技服务,破解纺织领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技术和材料难题,提升纺织科技协同创新力,助推龙港市绿色纺织百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龙港服务站签约仪式
“在科技服务团的帮助下,龙港市浙江华昊新材料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在超低克重无纺布制备工艺技术开发、多层复合无纺布生产建模及数字孪生系统开发等技术领域获得突破,企业核心创新力和行业竞争力大幅提升。”龙港市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
截至目前,市科协先后对接全国(省)学会90余家,建立学会服务站、学企联合体等平台29家,引入“科创中国”科技服务团27个,成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供应链创新分会、中国照明学会眼健康专业委员会等国家二级学会4个,形成了“科协搭台、学会助力、政府支持、企业受益、产业提升”的良好创新生态。
精准对接,实现精准“摇人”
探索“学会+”服务模式
为了实现精准对接,在前期,市科协就梳理了企业的问题和需要。“瓯海、瑞安等地如何促进土壤安全性利用的问题,文成杨梅加工、育苗育种、高山蔬菜种植,乐清低压电气新材料应用,龙湾氟材料等,是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市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
中国化学会与企业进行面对面座谈交流
经过前期的充分梳理再和科技服务团的充分对接,匹配相应领域的专家学者,再进行现场指导。于是专家团一到,下企业、访车间,进大棚、走农户,直奔主题,探讨如何解决问题,开展针对性服务。
“此次建立联系后,后续还要持久性地进行跟踪服务,逐步将工作落实到位,做深做实。”市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
接下来,温州探索建立“学会+高校+平台+企业+产业链”结对合作机制,助推科技成果市场化、产业化。通过“科创中国”服务团、“院士专家”温州行等活动,构建“前期沟通—问题收集—专家匹配—需求反馈—定期跟踪”的全流程服务体系,推动学会、科研院所与企业的高效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