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区科协:谋深做实,担当争先,为镇海建设科创强区品质之城贡献科协智慧
宁波市镇海区科技局科协党组书记、科协主席 黎伦睦
2025年,宁波市镇海区科协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和给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重要回信精神,以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战略为牵引,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按照“四服务一加强”工作职能及“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工作定位,秉持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并驾齐驱的工作理念,坚毅笃行创“一流科协”,为镇海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科创强区、品质之城贡献更多的科协智慧和力量。
强化政治建设
以红色引领力为主题建强科协组织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群团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时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学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群团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准确把握精神实质、核心要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主动融入“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区”大潮,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强化对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重点抓好科技领军人才、科协系统干部、海外科技人才的服务,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专题研修、国情调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建立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长效机制,不断增强科技工作者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价值认同、情感认同。加强先进典型宣传,在全社会形成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风尚。
传承弘扬科学家精神,打造新时代甬江科创区精神地标。充分发挥镇海“院士之乡”的优势,联合社会各界,体系化推进弘扬科学家精神,助力“科创镇海”建设。坚持把弘扬科学家精神作为团结引领科技工作者的重要抓手、厚植科技创新沃土的重要载体和传播“院士之乡”城市名片的重要途径,深入挖掘镇海籍科学家精神内涵,创新打造新时代甬江科创区科学家精神标杆基地。
强化能力建设
以蓝色创新力为驱动建强科协组织
提升产业融合力,打通需求侧与供给侧。以“智行天下”专项行动为牵引,借智借力,引导本地企业与国家级学会、高校科研院所加强沟通合作,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紧密融合。聚焦区绿色石化、新材料、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领域,加强关键技术源头创新和应用创新,推进行业共性技术攻关,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形成需求侧和供给侧的良性互动。积极对接高端智力和创新企业两大主体,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提升资源整合力,理顺创新链与资金链。积极整合优化科协独有的智力资源,汇聚融通区内外各类创新资源,统筹好学(协)会、“科创中国”等平台载体,推动实现与政府职能部门联动发展、与社会各方力量协同发展。利用好甬江科创区等重大资源,联系好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甬江实验室、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等重大科创平台,运用好院士、学(协)会、海智等人才支撑,以省科协“科学咖啡馆”品牌为载体,汇聚科学家、企业家、创投家跨界、跨领域、跨学科协同创新,积极拓展金融服务、投资主体渠道,加速推进智力资源和创新项目落地投产。
“科学咖啡馆”科企沙龙活动
提升人才成长力,建强科协人才队伍。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用人导向,建优建强真正热爱科技工作者、关心科技工作者、服务科技工作者的高素质科协干部队伍。充分利用“院士之家·青英荟”,深入实施“海智计划”“科创中国·甬创未来”等项目,着力打造人才创新创业集聚平台、全力加强现代化科技型企业家队伍建设、统筹推进战略科技人才力量建设、凝心聚力畅通海外人才交流。
海外人才中国行
强化作风建设
以绿色服务力为抓手建强科协组织
活动载体抓“实”。以“海智计划”、中英云上对接会、“科创中国·甬创未来”活动为载体,做强高端智力引进集聚工作;以科普画廊、科普场馆、科普教育基地为载体,强化科普阵地建设,做实科学普及工作。
科普服务做“优”。充分发挥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创新中心等科创平台资源优势,推进科技成果科普化、公共场馆科普化、科普资源数字化,真正推进科普社会化,着力构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科普”格局。
航天科普进校园活动
品牌建设见“效”。巩固提升社区科普创新试点成效,开展“一社一品”建设项目。做优“一老一少”科普实事工程,开展好“老年人智能手机数字化应用场景综合科普”培训和青少年“科学‘镇’当时”专项行动,努力打造一批引领性、牵动性的工作抓手和科协品牌,全力为各类人才大显身手搭建广阔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