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14日,由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承担研究的中国科普研究所课题《科普区域协同机制建设的探索研究——以长三角科普创作联盟为例》结题会在杭州召开。中国科普研究所副所长张利洁、王黎明、吴昊昊参加会议,对课题进行了验收。上海、江苏、安徽、浙江三省一市科普作家协会代表作为课题组员参加会议。
按照委托研究的要求,验收组介绍了课题研究的目标任务;课题组负责人、浙江省科普作协副理事长季良纲汇报了课题研究的主要进展和成果;课题成员进行了补充。验收组对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和政策建议三份材料也提出了具体意见。
张利洁作总结讲话,科普社会化动员机制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希望以长三角科普创作联盟作为区域科普协同机制建设的案例,对多年的工作实践,进行深入研究,总结梳理经验,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课题组在不长的时间,集中力量进行认真研究,汇集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取得的成果基本达到课题研究要求,可以验收通过。下一阶段,还要继续强化区域协同机制建设,优化协同机制,提高协同效果,探索科普工作创新的新机制新途径,为科普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经验。
会议围绕如何有效推进科普区域协同机制建设进行了专题座谈。著名科普作家、天文学家卞毓麟表示,中国科普研究所关注区域科普协同机制建设,以长三角科普创作联盟为例进行研究,站位高,有远见,时代感鲜明,对科普高质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许多工作就是这样,思考后行动实践,然后再总结提高。卞毓麟参与了长三角科普创作联盟的前期工作,对此很有感情,乐于进行思考。几个报告写得很好,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不简单的。下一步可在具体项目推进协同,如可将上海主办的“科普作品研讨会”扩展为由联盟年度举办,策划举办全国科普创作浦江饭店会议召开50周年纪念活动等,以扩大科普创作的社会影响。
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王黎明发言中表示,通过联盟的创立,从实践、总结到回顾、审视,可以启发新思路,课题研究形成一个闭环。作为科普领域的研究人员,特别关注基层的创新思路,长三角区域科普创作等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敢于创新,科普作协各位理事长、秘书长等都十分敬业,善于思考,给我很多的启发,是一次很好的学习和思考的机会。课题所重点关注的“思考与建议”,要更有新意,更加具体,富有针对性,创新性、典型性越强,借鉴或复制的价值就越高。
会议期间,张利洁一行先后赴杭州“你好大脑”科学体验馆、杭州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浙江省科普联合会、浙江省科技馆、杭州低碳科技馆等地调研。省科协科普部、杭州市科协相关人员陪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