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浙里科普”省级试点村庄科普化工作试点,海盐县科协以“科普赋能乡村”为核心,将科学普及深度融入乡村文化、产业与教育,打造“家门口的科普课堂”,以点带面,推动全县村庄科普化试点工作。4月11日,百步中学七、八年级400余名师生分批次开展“感受古镇魅力 品味家乡文化”主题研学活动,通过“工业探秘+文化传承+劳动教育”的多元模式,生动诠释了村庄科普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实践价值。
科普化村庄:让知识扎根乡土
百步镇以村庄科普化试点工作为契机,整合乡村资源,构建“一村一科普”特色网络。活动中,师生们分四条线路探访镇域内科普化改造的典型场景:伟成印刷、友邦集成吊顶等企业化身“工业科技展厅”,中达集团全息投影揭秘智能制造原理;横港印象馆、智慧书房等文化场馆通过数字化手段活化非遗竹编、亚麻纺织技艺;科兴农场则成为农业科技的实践基地。这些点位通过科普化升级,将抽象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可触可感的乡村场景,真正实现“科普下沉、知识惠民”。
科技赋能:传统乡村的现代转身
在百步云工业社区,学生们沉浸式体验“工业+科普”的创新模式,了解产业园如何通过科技驱动产业升级;金达亚麻工坊里,传统纺织技艺与现代化生产线的对比,直观展现了科技对传统产业的革新力量。村庄科普化不仅保留了乡土文化根脉,更赋予其时代内涵,让青少年在“行走的课堂”中读懂乡村振兴的科技密码。
文化传承:科普联结古今
横港印象馆内,非遗传承人通过互动展演揭示竹编技艺中的数学与力学原理;智慧书房将乡贤著作与数字阅读屏结合,引导学生以科学视角解读本土文化。科普化工作打通了文化传承与科学教育的壁垒,让传统技艺焕发新生,也让青少年在文化自信中萌生科学兴趣。
此次研学是百步镇“童步研学”品牌的缩影,更是村庄科普化成效的集中体现。通过盘活乡村资源、链接科技与文化,百步镇探索出“科普+产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一方面,科普化助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吸引青年返乡;另一方面,为青少年提供实践平台,激发科学兴趣,培育未来乡村建设者。返程途中,学生们手持研学手册热烈讨论,科学种子已悄然播撒在这片沃土。
未来,海盐县将持续深化村庄科普化试点,推动科普资源向乡村倾斜,让科学与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双引擎,为共同富裕注入持久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