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台州市路桥区百花园林科普教育基地以“‘莓’好时光 春日有约”为主题,开展了一场场别开生面的草莓主题研学活动。来自周边中小学的百余名青少年学生陆续走进基地,在沉浸式体验中探索草莓生长的奥秘,感受现代农业科技的魅力。
从田间到舌尖的“草莓课堂”
活动以“理论科普+实践体验”为主线,学生们在农技专家的带领下,深入草莓种植大棚,观察草莓的植株形态、开花结果过程,并学习草莓喜温凉、需光照、适宜疏松土壤等生长习性。基地还设置了趣味互动环节,学生亲手参与草莓采摘、制作草莓冰糖葫芦,并利用显微镜观察草莓细胞结构,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
“原来草莓的红色果肉是花托变的,种子才是真正的果实!”一名学生感悟道。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不仅让广大青少年们直观理解植物学知识,更激发了他们对农业科技的兴趣。
打造草莓种植“智慧样本”
作为本次研学的亮点,百花园林科普教育基地与高校合作共建的“科技小院”成为关注焦点。科技小院通过引入无土栽培、智能温控、水肥一体化等先进技术,构建起高效、生态的草莓种植体系。例如,利用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与光照强度,结合大数据分析精准调控生长环境,使草莓产量提升30%以上,果实甜度与品质显著优化。
此外,科技小院还创新研发了“草莓-蚯蚓共生”生态循环模式,通过蚯蚓分解有机废弃物为肥料,减少农药使用,实现绿色种植。基地负责人表示:“科技小院不仅是科研成果的转化平台,更为周边农户提供技术培训,带动区域农业转型升级。”
播撒科学种子 助力乡村振兴
从一颗草莓的生长到一项技术的革新,浙江路桥百花园林科普教育基地以研学为纽带,架起了连接自然、科技与未来的桥梁。此次研学活动不仅是自然教育的实践课堂,更是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一方面,通过科普草莓种植技术,青少年得以了解现代农业的科技内核,培养劳动意识与科学素养,孩子们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颗探索科学、热爱土地的种子。另一方面,科技小院“产学研”一体化的模式,为当地农业注入创新动力,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接下来,百花园林科普教育基地将继续深化“农业+科技+教育”融合,开发更多主题研学课程,打造集科普、休闲、产业示范于一体的生态教育平台,为乡村振兴与青少年成长注入持久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