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贻贝解冻后口感变差怎么办?捞汁类贻贝预制菜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如何提升贻贝中高价值成分的利用率?如何降低新品研发成本?如何整合营销扩大销售渠道……4月22日,舟山市科协联合嵊泗县科协、嵊泗县经信局、浙江省水产协会举办舟山市“科学咖啡馆”第二期科企沙龙活动。
这场以“‘贻’见未来,‘贝’增价值”为主题的嵊泗贻贝精深加工科企交流汇聚了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水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研究室主任张小军,农业农村部渔业环境及水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舟山)副主任、教授陈雪昌,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水产专家、高工余海霞,舟山市兴和兴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徐剑宏等水产品精深加工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以及渠道商代表共同探讨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升级与商业模式革新来推动嵊泗贻贝产业向高质量、高价值方向发展。
在咖啡的醇香中,来自余海霞首先以其丰富的科研和产业化经验,为与会者带来了题为《预制菜时代的产业破局之道》的主题演讲,她深入剖析了水产品特别是贻贝精深加工产业的现状、案例分析、技术攻关方向以及产业发展趋势,指出预制菜市场的发展潜力和当前贻贝加工技术存在的解冻后汁液流失率高、口感变化等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可能的技术解决方案。她还强调销售渠道的重要性,呼吁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携手推进技术落地、资本聚集、市场共赢,共同谱写嵊泗贻贝产业的新篇章。
在专家对话环节,张小军、陈雪昌、徐剑宏以及余海霞四位专家围绕“技术赋能、市场开拓、资本助力”三大维度展开了深度对话,分享各自领域内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讨论了如何提升贻贝预制菜市场公信力、构建全链条标准化体系、实现产业链与资本的有效融合等议题。
随着交流的不断深入,现场气氛越来越热烈。企业代表们踊跃提问,就技术难题、政策需求或合作意向直接与专家展开对话。针对企业代表们提出的冷冻技术提升、活性物质提取与高附加值开发、边角料资源化利用、研发资源整合、政策与产业链配套、电商与新零售渠道开发等问题,专家们一一做了解答,并表达了后续产学研合作的意愿。值得一提的是,现场还有来自阿里巴巴、一米八海洋科技(浙江)有限公司的代表,他们从渠道赋能的角度,为贻贝精深加工给出了市场化建议。
一直以来,嵊泗县作为舟山市海洋产业版图中重要的贻贝养殖与加工基地,虽然具备较好的原料优势,但传统的贻贝产业也面临着加工模式粗放、附加值低,竞争力逐步减弱的问题。如何通过科技赋能,推动传统贻贝产业向现代化、绿色化、高质量方向转型,助力嵊泗县从“养殖大县”向“产业强县”跨越,是目前地方与行业亟需共同解决的课题。此次“科学咖啡馆”活动为嵊泗贻贝产业带来了新的活力与思路。嵊泗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加强产业与科研端和市场端的连接,深化科技赋能,推动传统贻贝产业向现代化、高质量方向转型。
活动前,专家、企业代表等一行还考察调研了浙江融创食品工业有限公司、舟山欣悦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普陀海洋产业研究中心预制菜产业联合研究中心中试基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