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鼓励就业创业,推动传统手艺可持续发展,5月13日,由衢州市科协指导,衢江区科技局(科协)、区妇联联合主办,衢江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承办的“衢江区农函大中式面点实用技术培训班(第二期)”在衢江区妇儿活动中心举办。本次培训共吸引全区6个乡镇(街道)的37名学员参与,其中女性占比90%以上。
培训班采用“理论+实操”的教学模式,特邀高级面点师余小琴进行授课,配备智能醒发箱、温控蒸柜等设备,用科技手段解析传统工艺。面点专业授课老师倾囊相授,带领学员深入学习和面发酵技巧,从面粉与水的完美配比,到酵母的精准用量,再到发酵温度与时间的把控,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让学员们轻松掌握面团松软的秘诀。
馅料是包子的灵魂所在。培训老师手把手教大家制作调配80年代经典特色馅料,既有鲜香的猪肉馅,也有清爽可口的素馅,有学员表示“这是记忆中的味道”。包制手法也大有讲究,从捏褶到收口,老师耐心示范,大家在实践中操练精湛的手艺。蒸制工艺更是决定包子成败的关键一步,火候、时间等把握,学员们在本期培训班上都找到了答案。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培训不仅仅是技术的传授,还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分享环节。在制作包子的过程中,老师讲述了80年代包子背后的故事,那些与包子有关的生活点滴、民俗风情,都一一呈现。同时,还分享了众多实用技巧,比如如何保存包子、怎样让包子二次加热后依然美味如初等等,让培训更具趣味性与记忆点。
通过本次技能培训,一方面解决农村妇女“照顾家庭难外出就业”痛点,拓宽“灶台变工作台”的灵活就业渠道,另一方面也带动“妈妈的味道”家庭饮食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