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由省科协指导、舟山市科协主办的“浙里科普 助力共富”之“未来汽车工程师”科普研学活动结束。同学们走进吉利汽车超级工厂,探秘未来汽车工业,解码中国汽车“智造”,见证一块钢板的工业“变形记”,感受现代化智能制造的科技魅力。
第一站同学们来到“汽车进化论”的科普课堂。科普老师首先从知名汽车品牌互动交流,大家纷纷举手回答,踊跃参与。跟随科普老师的介绍,从蒸汽机车的滚滚白烟到卡尔·本茨的三轮奇迹,从流水线上的T型车零件到新能源时代的智能座舱,溯源世界汽车、中国汽车的发展历史。世界上的第一辆汽车、第一条汽车生产线、中国的第一辆汽车、第一辆轿车……在这些历史性“第一次”中感受汽车工业在发展、改革中向上突围,在新能源中感受中国智造的领先科技魅力,刷新了同学们对汽车世界的认知。
第二站同学们参观了吉利汽车的企业展厅,在这里深入了解吉利汽车的发展历程,从1997年造车梦萌芽到跻身全球车企十强,从逆向研发到正向创新、从燃油赛道换道新能源,直观感受到中国汽车工业的“超车”轨迹。
接着同学们佩戴好安全帽、耳麦,跟随科普老师走进焊装车间,壮观的工业场景让大家发出阵阵惊叹,超大搬运手臂、自动化机器人以及忙碌运输中的AGV小车协同运作,真切领略未来智造科技的精妙。
一辆汽车是怎么诞生的呢?同学们在总装车间亲眼见证答案,在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上机器人与工人协同作业,底盘合拼、轮胎安装、玻璃安装……精准而高效地完成每一个生产环节,从冲压、焊接到涂装、总装,同学们深刻理解“中国智造”的力量。
第三站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了简易液压机械臂。在科普老师的指导下一步步拆解零件、组合拼装,非常考验大家的动手能力。机械臂制作完成后,大家纷纷尝试用自制夹取物体,探索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当看到自己的机械臂成功夹起物体时,教室里欢呼声此起彼伏,原来通过调节针筒里的空气压力就可以控制“关节”运动,此刻抽象的科学原理律变得触手可及,让大家深刻体会到“智造”科技背后的基础科学支撑。
最后一站,同学们挑战了赛车组装,避震器、轮胎、车身,搭建完整的汽车驱动系统,深度了解汽车各部分的具体结构,培养动手能力和工程思维,同时让大家体验到科技创造的乐趣。在大家的团队合作下,同学们的赛车顺利完工。
检验成果的时刻来临,与小伙伴们一起竞速,操控汽车穿梭在“障碍物”之间,看看谁能让手中的小车“听话”。看似简单的操作实际还是很有难度的,控制测速、灵活转弯都需要技巧。
通过实地探访、科技制作、趣味互动等方式,沉浸式探秘吉利汽车制造基地,身临其境感受“中国智造”的硬核实力,更让大家对科技创新和未来出行充满期待,在孩子心中埋下科技创新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