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科研人员,实验遇到瓶颈,很长一段时间无法取得突破,失败是家常便饭,但他从不害怕!
他愿当催化剂,成为活性中心,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完成绿色化学的梦想。
他就是,肯特催化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王新伟。
王新伟来自仙居县,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小时候,经常随父母在田间劳作,感受父母的辛劳,他就梦想着有一天成为一名科学家,造出各种各样的机器,能够代替他们去耕田、去插秧、去收割……
犹记得2010年05月进行的一项产品技改中试,那时候经同行介绍刚入职肯特不久,同时也是自己真正意义上从事化学合成研发工作后的第一个产品中试。实验室小试上,改善后的工艺使成本明显降低。但在中试过程中,因为他对大生产设备不熟悉,缺乏对实验室和车间生产差异的了解,中试结果没有体现出改善效果,试验失败。当时,做完中试报告,他心情低沉了好几天。
肯特公司的同事开导王新伟说:“研发过程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现象,关键在于能否从挫折中吸取经验,重新再来!”还指导他学习车间大生产的工艺和设备,并协助他完成此次中试失败原因的分析和验证。经重新优化工艺,他们于年底完成了再次试生产验证并获得成功。直至现在,该产品依然是公司的一个主打产品,并随着市场应用的推广,它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泛。
走上管理岗位之后,自己直接做实验的机会少了,但是接触的项目更多了,其中遇到的挫折也更多了。记得那是他们在2016年启动的一个项目,下游客户使用他们的产品作为催化剂制备成用于柴油车尾气处理的关键材料,用来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一个客户反馈使用他们的产品后,对他们的材料晶型和收率都造成了影响,与国外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存在不少差异。
客户的需求就是命令!接到反馈,他们团队立马展开原因分析,排查可能的问题点,同时采购国外一流竞争对手的样品进行分析。终于,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们不仅查找到问题的根源,还采用可靠的方法提升了产品品质,圆满完成了任务。
未来,希望王新伟参与的这支踏实肯干且平凡的肯特科研团队,开发出更多优异的催化剂,为推进先进的绿色化工生产工艺,造福社会,为实现国产替代,尽他们的绵薄之力。
铮铮铁骨是每一个奋战在一线的科研人员代名词。王新伟怀揣初心梦想,在彻夜不眠的试验室,在寂寞荒凉的联试场,默默奉献与付出,用双手去书写专业进步的日志、技术创新的篇章、企业发展的画卷和科技强军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