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名校校友创新论坛暨人才日活动举行
4月26日,AI创新技术应用创二代分享论坛暨2025年名校校友联盟四月人才日活动在宁波市举行,来自四大洲119所顶尖学府的320余位海外高层次人才齐聚春意盎然的宁波,与政产学研各界代表共襄盛会。活动伊始,麻省理工学院Global SCALE Network中国中心主任、宁波(中国)供应链创新学院院长郭杰群致欢迎辞。
绍兴市科协开展“候鸟人才在绍兴”之科普报告活动
近日,绍兴市科协以“AI驱动决策科学化”为主题,在绍兴科技馆举行“候鸟人才在绍兴”之科普报告活动。国际知名人工智能专家阿里·嘉法理(Ali Djafari)教授应邀作主题报告,来自全市各学(协)会、高校科研院所等130余名科技工作者参加,绍兴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宣懿范主持。作为市科协柔性引才的重要载体,“绍兴候鸟人才岛”汇聚了海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资源。
骆建军:让科技创新“落地生根”
骆建军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省首批科技型企业家。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杭州华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领衔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曾在美国硅谷工作创业十余年,参与创立了多个美国和中国科技企业;获得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骄傲”等荣誉称号。
丹·谢赫特曼:企业家的技术创业与全球视野丨关注科技型企业家㉖
科技创新是浙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密码”,科技型企业家正是将技术转化为商业价值的“关键纽带”。而技术创业的培育也已逐渐形成多元化“全球创业版图”,在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丹·谢赫特曼看来“不要害怕第一次尝试的失败,下一次你会更接近成功”。这位曾缔造准晶理论革命的技术产业化先驱,以其跨国技术创业经验为镜,为企业家突破技术转化瓶颈提供国际视野。
他们是经济转型的驱动力丨关注科技型企业家㉕
在浙江经济转型的浪潮中,科技型企业家从“农民企业家”的旧有模式破茧而出。曾经依靠“胆识”拼搏的浙江民营企业,在现代科技的洗礼下,开启向“创新型”转变的征程。在兰建平看来,“经济转型离不开科技型企业家的引领。”他们于传统产业改造中孕育新机,在人才价值释放中崭露头角,借技术迭代突破发展瓶颈,也在良好营商环境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他们是创新生态的关键推动者丨关注科技型企业家㉓
科技创新是浙江破局的关键,而科技型企业家正是这场变革的“点火者”。他们一手牵起高校实验室的尖端技术,一手推开产业升级的机遇之门,既敢在无人区“烧荒开路”,又能为传统工厂“插上AI翅膀”。正如吴晓波教授所言:“这里没有天花板,只有不断破土的新物种。”吴晓波浙江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原院长科创之江百人会专家科技创新驱动是科技型企业家的核心特质。
张立勇:做岩土工程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实践者
为工程建设寻找合适的场地,改良和利用岩土体及城市地下空间,评价、协调和解决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浙江省工程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张立勇,称得上是“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人。
黄伟:科技强军之路上的领跑者
在兵器的坚毅与科创的蓬勃之间,他用青春、汗水与才华,将材料科学之路越走越宽,他就是中国兵器青年科技带头人、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高效毁伤材料技术研究室主任黄伟。
焦海峰:海洋生态环境的“守望者”
多年来,焦海峰主要从事海洋渔业调查和评价、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技术研究。参与工作至今,他先后完成各类项目30余项,发表各类文章70余篇,著作三部,申请发明专利12项,授权发明5项。他的研究,为宁波地方海洋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贡献了力量。
金辉乐:十年磨一剑打破国外垄断
人物名片金辉乐,1979年出生,瑞安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副院长,浙江省皮革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副主任、浙江-加拿大能源存储与电催化联合实验室主任。
毛鑫礼:患者的需求就是科研灵感
每周日傍晚6时,是毛鑫礼和“小伙伴”们雷打不动的科研学习时间。最近,他们正在对“人工智能模型提高食管早癌检出有效性”课题进行数据分析,准备论文撰写。
陈少华:在孩子们心中撒下科学的种子
他把科学带入课堂,他在老旧小区里建立“21世纪车间”,他牵头成立“童心梦课堂”委员工作室,他的事迹在央视被多次报道,他是深耕教坛的教师,是履职尽责的委员,他立志要让更多的“科学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他就是宁波市科普志愿工作者、海曙区镇明中心小学信息技术老师陈少华。守正创新,他是潜心教育的“牛牛老师”几十年的教师生涯,陈少华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永远充满着积极求知的动力”。
张洪军:让科技创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张洪军博士是中国计量大学教授、流体检测与仿真研究所所长,十余年来,他的科研团队与浙江爱力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长期合作,通过建立博士创新站,推动前沿科技落地应用,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在浙江爱力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张洪军正在与企业技术人员讨论中国核电工程公司的一个流体输送器项目。
斯燕琼:打造健康食用植物油
斯燕琼,女,诸暨市东白缘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2013 年5月,一个契机触发了她返回家乡的念头,创办以研发和加工食用油为主的公司。当时,诸暨市东白湖镇党委、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着力打造建设油菜花景观工程,并连续多年在4月份举办观花节。镇政府将发展观光农业摆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并采取了给种植补贴、肥料补助等手段,鼓励大家种植,可是当地没有一家有一定加工能力的菜籽油企业。
马兴苗:做好果农的服务员
马兴苗,男,专业从事与果树产业37年,是诸暨市面积最大和产出最多的育苗基地负责人。
吴立勤:诠释新时代“南丁格尔精神”
护理工作是一份平凡而又伟大的事业,她在护理岗位上工作了30年。一直以来,她都以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精湛的专业技术奋战在护理岗位上,用“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患者。而当疫情袭来,看似柔弱的她却勇挑重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的“南丁格尔精神”!她就是仙居县中医院护理部主任吴立勤。吴立勤的父亲是一名中学化学老师,母亲也是一名小学教师。父母留给她的记忆是又慈祥又严厉。
徐阳:撬动全国柑橘产业爆发式增长
人物简介徐阳,象山县农业经济特产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工程师,2022年宁波市“最美科技追梦人”。徐阳十年如一日从事柑橘育种与推广工作,选育红美人、大分等20余个柑橘良种,目前这些品种全国推广面积超200万亩,实现产值超150亿元,增收80亿元。徐阳创新研发了加温促成栽培、设施越冬栽培等多项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柑橘栽培技术,有效提升了亩均效益,最高亩效益近30万元。
王新伟:肯特催化的科研“催化剂”
作为科研人员,实验遇到瓶颈,很长一段时间无法取得突破,失败是家常便饭,但他从不害怕!他愿当催化剂,成为活性中心,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完成绿色化学的梦想。他就是,肯特催化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王新伟。王新伟来自仙居县,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
王坚娅:青山为梦 绿水为马
她是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县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拔尖人才,林业高级工程师。她为仙居大地增绿,为林业增效,为农民增收,她获得浙江省委、省政府“浙江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3项。她就是仙居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土绿化与林业产业科科长王坚娅。王坚娅出生在农村,生长在农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家娃。
张家智:“世界第一款可视喉罩”研发总监
他出身农村,是仙居县拔尖人才,浙江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的获得者。他对科研一直保持着锐气和活力,面对荣誉,他只意识到了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他就是,浙江优亿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产品总监——张家智。张家智出身于一个仙居县非常普通的农民家庭。父母对他最大的期待就是能跳出农门,不再辛苦劳作。而他一直懵懂,对未来,对梦想没有什么认知,小时候的自己并不清楚自己会去干什么。
马刚:敬畏生命,专注探索
人物介绍马刚,现任台州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副院长、党总支副书记兼技术负责人。博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的会员,也是浙江省安全生产专家和台州市科技评审专家。目前主要从事特种设备检验、金属表面强化处理、腐蚀与防护等方面研究工作。《压力容器》《化工机械》……桌子上,专业杂志堆积成山。
金建华:把论文写在车间里
人物名片金建华,现任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学院院长,教授、教授级高工,长期从事机械制造、质量管理、精益生产工作,攻克串级电机高压清洗机技术难关,成功研发高精度晶片多线切割机,累计获得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其成果先后获得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等。
朱枝昌:寻找杨梅的“新鲜法则”
朱枝昌,1961年出生于临海市白水洋镇桃源村上官自然村,临海枝昌农副产品保鲜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台州市农技标兵、台州市科协常委、浙江省科协第十次代表大会基层代表、中国农技协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基层代表、全国科普带头人、新时代文明实践时代新人。2008年,在全省一次杨梅比赛中,各地选送的杨梅一起被打开,其中一箱竟然“冒汗”了。
邬国平:硬核科创力量的锻造者
邬国平,宁波伏尔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2022年宁波市“最美科技追梦人”。
陈洁:护航水产养殖业的“全科医生”
人物介绍陈洁,丽水学院教师,渔业资源专业博士,丽水市科协学会部副部长(挂职),主要从事水产动物病害防控与免疫学研究工作,长年深入养殖生产一线帮助养殖户解决水产疾病防治问题,提升养殖效益,被养殖户亲切地称为“全科医生”。“今天是陈博士第25次来我的公司,他在这里累计服务时间已经超过90天了。他带来的技术让公司遭受小瓜虫感染的光唇鱼存活率提升了60%,基地光唇鱼产值增加20%。
钱义荣:穿梭在田间地头的最美农技人,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8月30日上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湖州市安吉县基层“三长”代表、溪龙乡农技站站长钱义荣,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并作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的代表之一,在现场发言。1987年,钱义荣农校毕业后就到乡镇从事农技推广工作。
2022最美科技工作者丨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推荐候选人——李爱芳
李爱芳,1979年4月生,浙江省桐乡市凤鸣街道中心幼儿园园长、高级教师,九三学社社员。
韩蒙:数智安全保护的潜行者
韩蒙,博士,毕业于美国佐治亚理工及佐治亚州立大学,获得计算机博士及MBA学位,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归国前获得美国kennesaw state university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终身教职,专注于从事数据驱动的智能、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问题的有关领域的研究。
汪爱英:攻克核心技术难题并实现成果应用,这是科研的乐趣
汪爱英,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所属材料技术所所长、中科院海洋新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浙江省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入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浙江省高层次人才计划,荣获中国女科技工作者社会服务奖、浙江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宁波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一)、宁波市“最美科技追梦人”等荣誉称号。
徐春霞:从“一个人”到“一群人”,牵头组建医疗卫生科技服务志愿团队
5月26日上午,2022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宁波主场活动在宁波科学探索中心拉开帷幕。活动现场,2022年宁波市10位“最美科技追梦人”名单揭晓。北仑区人民医院(浙大一院北仑分院)党委书记、人民医院科技志愿服务队总负责人徐春霞荣获2022年宁波市“最美科技追梦人”。
钟毅:40天!让杭州健康码走向全国的90后民警
钟毅,杭州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局计算机应用管理科副科长,是杭州市公安机关首批提任的“90”后科级干部之一。曾获“全国最美公务员”“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法治浙江建设十五周年十大法治人物”“全省公安机关千名好民警”“杭州市政法系统模范个人”“全市青春力量·最美90后”等多项荣誉,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个人嘉奖2次。
李琴:“咬定青山不放松”,她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李琴,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竹类研究所所长、院科技领军人才,竹笋产业国家创新联盟理事长,国家林业草原竹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竹类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是我省竹类研究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浙江省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
齐洋:做个小而美的公司,“触摸”世界
自2010年创业至今,齐洋逐渐锻炼成长为一名知识型、科技型、创新型的企业家,他始终抱着爱岗敬业、躬身科技、创新管理、积极奉献的信念,为佳格科技的快速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朱惠芳:倾心公益,让更多人得到心理健康
朱惠芳,南浔区心理健康协会会长。
楼黎静:扎根基层,蚕桑专家助力乡村振兴
楼黎静,全国三八红旗手、湖州市蚕桑首席专家。
蔡河财:以己之心服务于民
蔡河财,浙江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副部长。公司个人先进管理者,带领团队进行的进口乳化剂单体替代、悬浮剂质量攻关项目获得公司技术创新奖,组织的三唑磷乳油沉淀、毒死蜱废物回收处理二个QC攻关小组获省级优秀QC攻关小组称号,起草编写毒死蜱原药、毒死蜱乳油、毒死蜱水乳剂、毒死蜱微乳剂、毒死蜱颗粒剂5项国家标准。
做岩土工程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实践者
科技强军之路上的领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