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昌德:爱上金华的科学浪漫主义者

发布时间: 2023-04-17    作者:    来源: 金华市科协   点击率:  

他是浙江师范大学引进的第一位全职院士,在金华这块土地一待就是10多年;耄耋之年他仍然奔波在教学科研一线,为金华汇聚高端智力奔走鼓舞。他的名字叫龚昌德。

龚昌德,男,1932年生,江苏南京人,理论物理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金华市科协名誉主席、金华海内外人才总会顾问。195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曾任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理论物理研究中心主任。自2009年开始,担任浙江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教授、海峡两岸统计物理与凝聚态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和理论物理省重点学科负责人。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龚昌德(左二)被授予金华市科协名誉主席


下定决心

从南京来到金华

热门科幻小说《三体》让大众对高深的理论物理学有了一定的了解,龚昌德就是长期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学者。他的专业方向是凝聚态理论和统计物理、低温超导物理、低维物理的研究,是我国学术思想活跃并且很有影响力的凝聚态理论物理学家,在超导理论、低维物理以及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领域都有若干富有创新精神的研究成果,较早提出二维层状结构引起的范霍夫奇异性对高温超导电性会有重要影响,在国际上引起了一定程度的关注和重视。

龚昌德是国内理论物理学术带头人之一,曾为攀登计划“九十年代理论物理学重大前沿课题”的专家组成员,并主持“强关联电子系统理论研究”子项目。

龚昌德还是国内最早倡导应用量子格林函数于凝聚态物理的专家之一,为国家理论队伍建设作出了贡献,其合著的《量子统计的格林函数理论》一书在国内外很有影响。

来到金华,加盟浙江师范大学,源于龚昌德2008年到这里来参加的一次海峡两岸统计物理与凝聚态理论研讨会。他的第一印象就是尖峰山下的浙师大环境很好,很适合做学问。

当时,浙师大已经有意向筹建“海峡两岸统计物理与凝聚态理论研究中心”,当时龚昌德提出地方师范院校不可行,泼了冷水。

让龚昌德感到意外的是,会后回到南京,浙师大的有关领导马上打来电话,说要邀请他来担任海峡两岸统计物理与凝聚态理论研究中心主任。

浙师大对物理学科发展的重视最后让龚昌德下定决心,带着老伴从南京来到金华。

来金华前,龚昌德特地把一台用了很多年的打印机也带了来,说可以省下一台新打印机的钱。

龚昌德到浙师大后,就提出科学研究要与产业应用相结合,并以此作为推动力量,反过来为基础研究提供营养,实现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的良性循环与发展。

凭着龚昌德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一大批物理高端人才集聚到浙师大,也为金华及周边区域的材料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龚昌德说,教师应当教给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通过几年的努力,在龚昌德的带领下,2016年,浙师大物理学跻身省重点学科行列;2018年,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申报成功,之后又招了多名博士生。

龚昌德在浙师大的实验室


科学的浪漫主义者

总部在美国的《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简称PRL)是国际物理学界的顶级专业学术刊物和标志性期刊,被视为世界物理学科前沿发展的风向标。在该期刊发表论文的多寡也被视为国内外物理学研究机构(或相关科研院所)科学研究水平的主要标志。龚昌德到浙师大后,浙师大的物理学团队连续5年,以一年一篇的频率在该期刊发表5篇高水平论文,被业界认为是创下了我国地方高校的奇迹,甚至一些部属高校的物理学同仁也自叹不如。

“基础学科只有国际水平,没有国内水平。”龚昌德说,搞科学,就得有这样的魄力。

龚昌德说自己是科学的浪漫主义者,他喜欢古典音乐、小提琴、文学,并认为科学与人文是相通的,要做思维自由而活泼的人。

除了培养博士和学者,给本科生上课之外,龚昌德也喜欢给中小学生讲课。他有一次去浙师大附中讲课,从地球讲到太阳系、银河系,从热核反应讲到大爆炸理论,从一个电荷静止讲到匀速运动,加速运动再到对对称性的看法,从牛顿讲到杨振宁,看似天马行空,却把物理科学的发展以及与数学、天文等的关联融会贯通。他说,这就是漫谈物理,更是科学普及教育。

龚昌德经常对浙师大的学子说,年轻人一定要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在长江上,看见船尾翻动的白色浪花,你懂得牛顿定律,但是依然不知道那么多颗粒怎么运动。所以我们要不停探索,攀登更高的科学山峰。

有个关于龚昌德送量子礼物的故事,在浙师大被引为经典。他和学生们说,有位同学收到了生日礼物盒,一层又一层,打开了无数层,但最里面竟是空的!“盒子里什么都没有吗?有一种不占空间的量子,却包含着质量。这就是物理的奥妙,也是我送给大家的‘量子礼物’!”

龚昌德说,要培养更多的大学生尤其是文科生理解科学精神。过去人们只注意到光的波动性而忽视了它的颗粒性,今天人们只看到电子具有颗粒性,那是不是也忽略了其波动性?文理科的课程和学术活动应互有交叉,青年学子的知识面应宽一些。

龚昌德从不主张学生严格追随自己的科研脚步。他一直认为,具备创新性的研究才是充满生机且可持续的,因此,一直鼓励学生们探索自己感兴趣的新的研究方向和领域。除了支持学生的创新选择,龚昌德还会主动向学生们推荐有前景的研究方向。

龚昌德对于硕博学生的培养,讲求多样化与独立性。学生是自由的,但这并不代表漫无目的的自由。学生的自由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龚昌德并不会强制学生一定要研究与自己相符的方向,相反地,他鼓励学生拓展视角、发散思维,在感兴趣的领域发光发热。龚昌德认为一个好的老师,管多管少都不行,掌握好度才是塑才的关键。

“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意思是一个对于任何事物达到痴迷状态的人,他的心志必专一集中。龚昌德认为,做什么事,都要集中精力去做、做到最好。

龚昌德在金华市科协承办的第三届浙江中西部乡村振兴战略论坛上发言


要汇聚更多高端智力

服务金华发展

在2019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未来教育圆桌会上,龚昌德宣布“科技创新与未来教育发展智库”成立并宣读智库成员名单。该“智库”旨在围绕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与创新途径开展持续探索与实践。

作为“智库”成立的宣布者,龚昌德对未来教育有着许多期待。“从古至今,我们国家涌现出了许多创新成果,创新将是未来教育的关键词。我们要汇聚高端智力,以知识经济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很多人会问龚昌德为什么选择来金华。龚昌德说:“这么美丽的地方,适合搞科研、做学问。”

龚昌德认为,金华发展需充分利用浙师大强大的科研实力,加强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联系和协作,以社会的需求推动学科的发展。

对于近年来金华市科协开展集聚院士高端智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做法,龚昌德表示非常支持。他说:“金华如何发展经济?企业的技术水平上一个新台阶靠什么?靠人才。”他希望,金华市科协可以发挥广大科研人才的聪明才智,当好政府决策的“参谋”,同时把更多的院士资源利用起来,让大家为金华发展出谋划策、贡献智慧,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助推金华的经济社会发展。

龚昌德:爱上金华的科学浪漫主义者
发布时间: 2023-04-17 来源: 金华市科协

他是浙江师范大学引进的第一位全职院士,在金华这块土地一待就是10多年;耄耋之年他仍然奔波在教学科研一线,为金华汇聚高端智力奔走鼓舞。他的名字叫龚昌德。

龚昌德,男,1932年生,江苏南京人,理论物理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金华市科协名誉主席、金华海内外人才总会顾问。195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曾任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理论物理研究中心主任。自2009年开始,担任浙江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教授、海峡两岸统计物理与凝聚态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和理论物理省重点学科负责人。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龚昌德(左二)被授予金华市科协名誉主席


下定决心

从南京来到金华

热门科幻小说《三体》让大众对高深的理论物理学有了一定的了解,龚昌德就是长期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学者。他的专业方向是凝聚态理论和统计物理、低温超导物理、低维物理的研究,是我国学术思想活跃并且很有影响力的凝聚态理论物理学家,在超导理论、低维物理以及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领域都有若干富有创新精神的研究成果,较早提出二维层状结构引起的范霍夫奇异性对高温超导电性会有重要影响,在国际上引起了一定程度的关注和重视。

龚昌德是国内理论物理学术带头人之一,曾为攀登计划“九十年代理论物理学重大前沿课题”的专家组成员,并主持“强关联电子系统理论研究”子项目。

龚昌德还是国内最早倡导应用量子格林函数于凝聚态物理的专家之一,为国家理论队伍建设作出了贡献,其合著的《量子统计的格林函数理论》一书在国内外很有影响。

来到金华,加盟浙江师范大学,源于龚昌德2008年到这里来参加的一次海峡两岸统计物理与凝聚态理论研讨会。他的第一印象就是尖峰山下的浙师大环境很好,很适合做学问。

当时,浙师大已经有意向筹建“海峡两岸统计物理与凝聚态理论研究中心”,当时龚昌德提出地方师范院校不可行,泼了冷水。

让龚昌德感到意外的是,会后回到南京,浙师大的有关领导马上打来电话,说要邀请他来担任海峡两岸统计物理与凝聚态理论研究中心主任。

浙师大对物理学科发展的重视最后让龚昌德下定决心,带着老伴从南京来到金华。

来金华前,龚昌德特地把一台用了很多年的打印机也带了来,说可以省下一台新打印机的钱。

龚昌德到浙师大后,就提出科学研究要与产业应用相结合,并以此作为推动力量,反过来为基础研究提供营养,实现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的良性循环与发展。

凭着龚昌德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一大批物理高端人才集聚到浙师大,也为金华及周边区域的材料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龚昌德说,教师应当教给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通过几年的努力,在龚昌德的带领下,2016年,浙师大物理学跻身省重点学科行列;2018年,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申报成功,之后又招了多名博士生。

龚昌德在浙师大的实验室


科学的浪漫主义者

总部在美国的《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简称PRL)是国际物理学界的顶级专业学术刊物和标志性期刊,被视为世界物理学科前沿发展的风向标。在该期刊发表论文的多寡也被视为国内外物理学研究机构(或相关科研院所)科学研究水平的主要标志。龚昌德到浙师大后,浙师大的物理学团队连续5年,以一年一篇的频率在该期刊发表5篇高水平论文,被业界认为是创下了我国地方高校的奇迹,甚至一些部属高校的物理学同仁也自叹不如。

“基础学科只有国际水平,没有国内水平。”龚昌德说,搞科学,就得有这样的魄力。

龚昌德说自己是科学的浪漫主义者,他喜欢古典音乐、小提琴、文学,并认为科学与人文是相通的,要做思维自由而活泼的人。

除了培养博士和学者,给本科生上课之外,龚昌德也喜欢给中小学生讲课。他有一次去浙师大附中讲课,从地球讲到太阳系、银河系,从热核反应讲到大爆炸理论,从一个电荷静止讲到匀速运动,加速运动再到对对称性的看法,从牛顿讲到杨振宁,看似天马行空,却把物理科学的发展以及与数学、天文等的关联融会贯通。他说,这就是漫谈物理,更是科学普及教育。

龚昌德经常对浙师大的学子说,年轻人一定要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在长江上,看见船尾翻动的白色浪花,你懂得牛顿定律,但是依然不知道那么多颗粒怎么运动。所以我们要不停探索,攀登更高的科学山峰。

有个关于龚昌德送量子礼物的故事,在浙师大被引为经典。他和学生们说,有位同学收到了生日礼物盒,一层又一层,打开了无数层,但最里面竟是空的!“盒子里什么都没有吗?有一种不占空间的量子,却包含着质量。这就是物理的奥妙,也是我送给大家的‘量子礼物’!”

龚昌德说,要培养更多的大学生尤其是文科生理解科学精神。过去人们只注意到光的波动性而忽视了它的颗粒性,今天人们只看到电子具有颗粒性,那是不是也忽略了其波动性?文理科的课程和学术活动应互有交叉,青年学子的知识面应宽一些。

龚昌德从不主张学生严格追随自己的科研脚步。他一直认为,具备创新性的研究才是充满生机且可持续的,因此,一直鼓励学生们探索自己感兴趣的新的研究方向和领域。除了支持学生的创新选择,龚昌德还会主动向学生们推荐有前景的研究方向。

龚昌德对于硕博学生的培养,讲求多样化与独立性。学生是自由的,但这并不代表漫无目的的自由。学生的自由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龚昌德并不会强制学生一定要研究与自己相符的方向,相反地,他鼓励学生拓展视角、发散思维,在感兴趣的领域发光发热。龚昌德认为一个好的老师,管多管少都不行,掌握好度才是塑才的关键。

“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意思是一个对于任何事物达到痴迷状态的人,他的心志必专一集中。龚昌德认为,做什么事,都要集中精力去做、做到最好。

龚昌德在金华市科协承办的第三届浙江中西部乡村振兴战略论坛上发言


要汇聚更多高端智力

服务金华发展

在2019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未来教育圆桌会上,龚昌德宣布“科技创新与未来教育发展智库”成立并宣读智库成员名单。该“智库”旨在围绕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与创新途径开展持续探索与实践。

作为“智库”成立的宣布者,龚昌德对未来教育有着许多期待。“从古至今,我们国家涌现出了许多创新成果,创新将是未来教育的关键词。我们要汇聚高端智力,以知识经济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很多人会问龚昌德为什么选择来金华。龚昌德说:“这么美丽的地方,适合搞科研、做学问。”

龚昌德认为,金华发展需充分利用浙师大强大的科研实力,加强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联系和协作,以社会的需求推动学科的发展。

对于近年来金华市科协开展集聚院士高端智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做法,龚昌德表示非常支持。他说:“金华如何发展经济?企业的技术水平上一个新台阶靠什么?靠人才。”他希望,金华市科协可以发挥广大科研人才的聪明才智,当好政府决策的“参谋”,同时把更多的院士资源利用起来,让大家为金华发展出谋划策、贡献智慧,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助推金华的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