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虎:男儿志在四方 科技报国为先

发布时间: 2023-06-16    作者:    来源: 金华市科协   点击率:  

永康市舟山镇舟二村,这里完整保存着一大片清代的古建筑群,村中的“南衡第”是其中代表性的古建筑,屋前的鱼池老街在古时是通往缙云壶镇、台州仙居的商道,热闹繁华。在挂有“鱼池街北三弄26号”门牌的厢房前,挂有一块“院士之家”的牌匾,这里就是已故永康籍机械动力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原校长、黑龙江省科协原主席黄文虎幼时的住所。

    

永康舟山乡贤会在黄文虎故居挂上“院士之家”牌匾


“模糊诊断”国内最早

1926年7月22日,黄文虎出生在上海,出生后不久被送回老家永康云靖乡(现舟山镇舟二村一带),由祖父母抚养。

1931年,年仅5岁的黄文虎被就近送入云靖乡小学上学,之后在永康师范附小一直读到五年级。1936年,进入金华师范附属小学学习。1937年10月,“七七事变”后,日本飞机轰炸金华,黄文虎未及毕业逃难回家。1938年1月,考入金华中学初中部(现金一中)。1941年春,黄文虎初中毕业,回到舟山镇在母校云靖乡小学任小学算术教师。1942年1月,考入金华中学高中部。1945年春,黄文虎高中毕业,应聘到因避战乱由上海迁至云靖乡办学的君毅中学,任初中代数教师,后任校长室秘书。

    

位于永康舟山的黄文虎故居

1945年10月,黄文虎考入浙江大学电机系电讯组,1949年9月,他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委员会通讯总部中央电工器材第二制造厂(天津中央电工二厂)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9月,黄文虎怀着“男儿志在四方”的想法,选择重工业基地东北作为自己的理想之地,进入哈工大研究生班,1952年,改学理论力学。1953年8月,完成机械振动方向的研究生论文,从此确立了终生的振动研究方向。

黄文虎1945年毕业于省立金华中学

黄文虎长期致力于一般力学、动力学与控制学科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取得了多项重要创新性成果,推动了我国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等工程科学的发展,是中国振动工程研究的倡导者和开拓者之一。他的著作有《振动与冲击手册》《一般力学(动力学、振动与控制)最新进展》《多柔性体系统动力学》等,曾获得众多奖励,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航空航天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完成多项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国防973项目,在卫星动力学与控制、捆绑火箭结构动力分析、汽轮机叶片的振动设计及汽轮发电机组的故障诊断方面完成多项高技术攻关课题,取得创造性的成果。

上世纪70年代初,黄文虎为哈尔滨汽轮机厂解决了当时我国最大容量的60千瓦汽轮机整圈连接叶片组振动设计的难题。他提出的新颖的计算方法和调频的“三重点”理论,解决了这类结构振动设计图片国内外悬而未解的难题。这一理论在当时是国内外首创,填补了我国汽轮机长叶片振动计算的空白,在国际上也得到了公认,被选登在具有国际权威的美国《航空航天学报》上。

青年时期的黄文虎

黄文虎在国内较早创导为降低电力及化工产业旋转机械维修率的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并开发产品装备生产现场取得经济效益;开展非线性动力学理论的若干应用性基础研究;较早开展卫星故障诊断技术研究,为飞船安全可靠性设计提供提高故障诊断效能技术支撑;提供改进星上力学环境的卫星整星减振隔振技术;开展潜水高速航行体关键基础理论研究等。

设备故障诊断被学术界称为大工业的“医学”,黄文虎是我国设备故障诊断方面的先驱之一。40年前,黄文虎在申报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时,申报了“发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项目,并在国内最早提出“模糊诊断技术”等新概念新方法,把人工智能理论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引入故障诊断。在他的探索和努力下,全国最早的一项技术先进的汽轮机组——“故障诊断系统”诞生了。

黄文虎(左一)与钱学森夫妇在镜泊湖

晚年,黄文虎配合我国航天部门从事有关载人飞船系统和卫星系统的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以他为首的课题组向飞船总体设计部门提交了载人飞船“故障诊断”系统的论证方案,该“故障诊断”系统实现了完全自动化,整个过程不需要航天员参与。


科技报国 教书育人

黄文虎担任过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第一任研究生院院长,是我国首批博士生导师。作为著名教育家,黄文虎在不断攀登科学高峰的同时,还注重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他最为骄傲的是亲自参与筹建了“飞行器结构强度”“空间飞行器设计”两个专业,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培养了一大批骨干人才,仅博士生就有50余位。

黄文虎于2022年5月19日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6岁。他把毕生心血献给了哈工大,献给了祖国。哈工大在其逝后评价:在哈工大的60余年里,黄文虎院士精勤育人、桃李芬芳,为我国的航天国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黄文虎院士身上所体现出的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通力合作的团结精神、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深邃博大的爱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哈工大精神、哈工大规格、哈工大功夫的生动诠释。

黄文虎与学生交流

黄文虎多次说过:“什么是幸福?对我来说,破解科技难题,那才是什么都比不了的幸福。是哈工大赋予我一次次科研创新的灵魂和动力。”正是对这种“幸福”的执着追求,使黄文虎成为中国振动工程研究的倡导者和开拓者之一。

“此生所愿艳桃李,路石人梯荐白头。”步入耄耋之年的他,以敏锐的思维、严谨的学风、高尚的品德创造着尖端领域中一个又一个科研成果,教育着一代又一代年轻科研工作者在研究领域勇往直前。学生们感叹:跟黄老师学习,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学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

在一次讲座中,他对学子说:“在大学里,除了获得‘扎实基础’这粒种子外,还需要获得‘学会做人’这另一粒种子,只有好好抓住这两粒种子,才能孕育自己以后人生的茂密森林。”

黄文虎在实验室指导学生

黄文虎平时酷爱古诗词文,还酷爱读书,而且涉猎范围颇广。他曾作诗自述并以最后两句诗寄语年轻人:“冥顽何曾与世争,读书偶露小聪明。风云际会酬初志,边境虚空忝盛名。廉颇老矣诗作饭,渊明归去笔堪耕。杏坛孺子气如虎,志在扶摇万里程。”他说,如果青年学生能立志高远、打好基础、拓宽眼界、善于创新,一定大有作为。


热爱家乡 情系故里

黄文虎虽然长期生活在东北,但他热爱家乡、情系故里,多次回到金华、永康,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上世纪90年代,黄文虎曾担任金华大学(筹)名誉校长。2011年11月,黄文虎受邀回金华参加首届中国(金华)国际商贸发展大会“院士专家金华行”活动,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作出了贡献。期间,金华当地媒体记者对他作了专访,采访结束后黄文虎欣然为家乡读者提笔祝愿:“饮水思源,家乡巨变,祝金华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再创辉煌!”

黄文虎在家中

1992年4月,阔别故乡数十年的黄文虎回到永康舟山老家。举目四望,“少小离家老大回”的酸楚涌上心头,遂写下《四十五年后归访永康舟山旧宅》:梦阻关山路八千,归心四十五年前。乡音渐近情犹怯,旧境重来物半迁。小巷深庭人已查,长廊故宅泪泫然。多情最是门前水,仍记儿时笑语喧。

黄文虎儿时记忆中的永康城面貌焕然一新,喜看家乡巨变,慨叹间他又赋诗一首《归访永康故里》:改革春风变故乡,回乡不辨旧沧桑。通衢拥堵车千辆,广厦绵延水一方。淳朴农民成老板,古香庭院设工场。小微企业井喷势,指日小康臻永康。

2011年9月,黄文虎回永康参加了第16届中国五金博览会。尽管行程排得满满当当,他还是在工作之余专门预留了一天时间,在永康亲友的陪同下去看了看故土的风土人情。吃到烤包子、豆腐丸、肉麦饼等永康小吃时,85岁的黄文虎开心得像个孩子,连声表示“想起了小时候,这些都是请客才吃得到的东西”。

此行回东北后,黄文虎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为便于各地亲友查找亲缘情况,黄文虎主动提出要重修家谱,并担下了编纂重任。半年多时间里,他马不停蹄地汇总各代情况,按各房辈分排列,编录成一本家谱。由于编写仓促,黄文虎担心存在谬误疏漏,又特意将定稿发给在永康的族亲,拜托帮忙补充修正。最终,这份饱含心意的“家族通讯录”于2012年6月完成。

施飙是黄文虎堂妹的女婿,他说:“文虎阿舅每次回来就要告诫小辈要常念党恩,珍惜学习的机会,努力学好本领,将来为祖国、家乡出力。”

朱海浪是哈工大90级学生,也是永康人,曾在校园中偶遇过黄文虎几次。“碰到时,我就上前自报家门。一听说我是永康人,黄校长就笑着说‘老乡好’,还关切地问我学习上、生活上的情况。这让我们这些远在哈工大求学的学子感到温暖、安心。”

在校期间,哈工大88级学生陈设强曾陪同永康好友去黄文虎家做客,与黄文虎有过一面之缘。“黄校长身上有着科学家特有的品质。”陈设强回忆,“面对几位老家来的年轻人,饭桌上的黄校长一改在校园里的严肃,就像邻家的叔伯,一直鼓励我们要用功读书,讲话坦诚幽默。”

黄文虎:男儿志在四方 科技报国为先
发布时间: 2023-06-16 来源: 金华市科协

永康市舟山镇舟二村,这里完整保存着一大片清代的古建筑群,村中的“南衡第”是其中代表性的古建筑,屋前的鱼池老街在古时是通往缙云壶镇、台州仙居的商道,热闹繁华。在挂有“鱼池街北三弄26号”门牌的厢房前,挂有一块“院士之家”的牌匾,这里就是已故永康籍机械动力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原校长、黑龙江省科协原主席黄文虎幼时的住所。

    

永康舟山乡贤会在黄文虎故居挂上“院士之家”牌匾


“模糊诊断”国内最早

1926年7月22日,黄文虎出生在上海,出生后不久被送回老家永康云靖乡(现舟山镇舟二村一带),由祖父母抚养。

1931年,年仅5岁的黄文虎被就近送入云靖乡小学上学,之后在永康师范附小一直读到五年级。1936年,进入金华师范附属小学学习。1937年10月,“七七事变”后,日本飞机轰炸金华,黄文虎未及毕业逃难回家。1938年1月,考入金华中学初中部(现金一中)。1941年春,黄文虎初中毕业,回到舟山镇在母校云靖乡小学任小学算术教师。1942年1月,考入金华中学高中部。1945年春,黄文虎高中毕业,应聘到因避战乱由上海迁至云靖乡办学的君毅中学,任初中代数教师,后任校长室秘书。

    

位于永康舟山的黄文虎故居

1945年10月,黄文虎考入浙江大学电机系电讯组,1949年9月,他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委员会通讯总部中央电工器材第二制造厂(天津中央电工二厂)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9月,黄文虎怀着“男儿志在四方”的想法,选择重工业基地东北作为自己的理想之地,进入哈工大研究生班,1952年,改学理论力学。1953年8月,完成机械振动方向的研究生论文,从此确立了终生的振动研究方向。

黄文虎1945年毕业于省立金华中学

黄文虎长期致力于一般力学、动力学与控制学科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取得了多项重要创新性成果,推动了我国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等工程科学的发展,是中国振动工程研究的倡导者和开拓者之一。他的著作有《振动与冲击手册》《一般力学(动力学、振动与控制)最新进展》《多柔性体系统动力学》等,曾获得众多奖励,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航空航天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完成多项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国防973项目,在卫星动力学与控制、捆绑火箭结构动力分析、汽轮机叶片的振动设计及汽轮发电机组的故障诊断方面完成多项高技术攻关课题,取得创造性的成果。

上世纪70年代初,黄文虎为哈尔滨汽轮机厂解决了当时我国最大容量的60千瓦汽轮机整圈连接叶片组振动设计的难题。他提出的新颖的计算方法和调频的“三重点”理论,解决了这类结构振动设计图片国内外悬而未解的难题。这一理论在当时是国内外首创,填补了我国汽轮机长叶片振动计算的空白,在国际上也得到了公认,被选登在具有国际权威的美国《航空航天学报》上。

青年时期的黄文虎

黄文虎在国内较早创导为降低电力及化工产业旋转机械维修率的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并开发产品装备生产现场取得经济效益;开展非线性动力学理论的若干应用性基础研究;较早开展卫星故障诊断技术研究,为飞船安全可靠性设计提供提高故障诊断效能技术支撑;提供改进星上力学环境的卫星整星减振隔振技术;开展潜水高速航行体关键基础理论研究等。

设备故障诊断被学术界称为大工业的“医学”,黄文虎是我国设备故障诊断方面的先驱之一。40年前,黄文虎在申报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时,申报了“发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项目,并在国内最早提出“模糊诊断技术”等新概念新方法,把人工智能理论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引入故障诊断。在他的探索和努力下,全国最早的一项技术先进的汽轮机组——“故障诊断系统”诞生了。

黄文虎(左一)与钱学森夫妇在镜泊湖

晚年,黄文虎配合我国航天部门从事有关载人飞船系统和卫星系统的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以他为首的课题组向飞船总体设计部门提交了载人飞船“故障诊断”系统的论证方案,该“故障诊断”系统实现了完全自动化,整个过程不需要航天员参与。


科技报国 教书育人

黄文虎担任过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第一任研究生院院长,是我国首批博士生导师。作为著名教育家,黄文虎在不断攀登科学高峰的同时,还注重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他最为骄傲的是亲自参与筹建了“飞行器结构强度”“空间飞行器设计”两个专业,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培养了一大批骨干人才,仅博士生就有50余位。

黄文虎于2022年5月19日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6岁。他把毕生心血献给了哈工大,献给了祖国。哈工大在其逝后评价:在哈工大的60余年里,黄文虎院士精勤育人、桃李芬芳,为我国的航天国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黄文虎院士身上所体现出的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通力合作的团结精神、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深邃博大的爱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哈工大精神、哈工大规格、哈工大功夫的生动诠释。

黄文虎与学生交流

黄文虎多次说过:“什么是幸福?对我来说,破解科技难题,那才是什么都比不了的幸福。是哈工大赋予我一次次科研创新的灵魂和动力。”正是对这种“幸福”的执着追求,使黄文虎成为中国振动工程研究的倡导者和开拓者之一。

“此生所愿艳桃李,路石人梯荐白头。”步入耄耋之年的他,以敏锐的思维、严谨的学风、高尚的品德创造着尖端领域中一个又一个科研成果,教育着一代又一代年轻科研工作者在研究领域勇往直前。学生们感叹:跟黄老师学习,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学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

在一次讲座中,他对学子说:“在大学里,除了获得‘扎实基础’这粒种子外,还需要获得‘学会做人’这另一粒种子,只有好好抓住这两粒种子,才能孕育自己以后人生的茂密森林。”

黄文虎在实验室指导学生

黄文虎平时酷爱古诗词文,还酷爱读书,而且涉猎范围颇广。他曾作诗自述并以最后两句诗寄语年轻人:“冥顽何曾与世争,读书偶露小聪明。风云际会酬初志,边境虚空忝盛名。廉颇老矣诗作饭,渊明归去笔堪耕。杏坛孺子气如虎,志在扶摇万里程。”他说,如果青年学生能立志高远、打好基础、拓宽眼界、善于创新,一定大有作为。


热爱家乡 情系故里

黄文虎虽然长期生活在东北,但他热爱家乡、情系故里,多次回到金华、永康,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上世纪90年代,黄文虎曾担任金华大学(筹)名誉校长。2011年11月,黄文虎受邀回金华参加首届中国(金华)国际商贸发展大会“院士专家金华行”活动,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作出了贡献。期间,金华当地媒体记者对他作了专访,采访结束后黄文虎欣然为家乡读者提笔祝愿:“饮水思源,家乡巨变,祝金华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再创辉煌!”

黄文虎在家中

1992年4月,阔别故乡数十年的黄文虎回到永康舟山老家。举目四望,“少小离家老大回”的酸楚涌上心头,遂写下《四十五年后归访永康舟山旧宅》:梦阻关山路八千,归心四十五年前。乡音渐近情犹怯,旧境重来物半迁。小巷深庭人已查,长廊故宅泪泫然。多情最是门前水,仍记儿时笑语喧。

黄文虎儿时记忆中的永康城面貌焕然一新,喜看家乡巨变,慨叹间他又赋诗一首《归访永康故里》:改革春风变故乡,回乡不辨旧沧桑。通衢拥堵车千辆,广厦绵延水一方。淳朴农民成老板,古香庭院设工场。小微企业井喷势,指日小康臻永康。

2011年9月,黄文虎回永康参加了第16届中国五金博览会。尽管行程排得满满当当,他还是在工作之余专门预留了一天时间,在永康亲友的陪同下去看了看故土的风土人情。吃到烤包子、豆腐丸、肉麦饼等永康小吃时,85岁的黄文虎开心得像个孩子,连声表示“想起了小时候,这些都是请客才吃得到的东西”。

此行回东北后,黄文虎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为便于各地亲友查找亲缘情况,黄文虎主动提出要重修家谱,并担下了编纂重任。半年多时间里,他马不停蹄地汇总各代情况,按各房辈分排列,编录成一本家谱。由于编写仓促,黄文虎担心存在谬误疏漏,又特意将定稿发给在永康的族亲,拜托帮忙补充修正。最终,这份饱含心意的“家族通讯录”于2012年6月完成。

施飙是黄文虎堂妹的女婿,他说:“文虎阿舅每次回来就要告诫小辈要常念党恩,珍惜学习的机会,努力学好本领,将来为祖国、家乡出力。”

朱海浪是哈工大90级学生,也是永康人,曾在校园中偶遇过黄文虎几次。“碰到时,我就上前自报家门。一听说我是永康人,黄校长就笑着说‘老乡好’,还关切地问我学习上、生活上的情况。这让我们这些远在哈工大求学的学子感到温暖、安心。”

在校期间,哈工大88级学生陈设强曾陪同永康好友去黄文虎家做客,与黄文虎有过一面之缘。“黄校长身上有着科学家特有的品质。”陈设强回忆,“面对几位老家来的年轻人,饭桌上的黄校长一改在校园里的严肃,就像邻家的叔伯,一直鼓励我们要用功读书,讲话坦诚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