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下旬,我国首台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的光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二号”、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号”的升级版双双刷屏。这使我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在超导量子和光量子两种系统都达到“量子计算优越性”里程碑的国家。
潘建伟在实验室
两个研究团队的领衔人,都是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潘建伟。42岁就当选为中科院院士的潘建伟,是国际量子信息实验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也是当代金华籍物理学家的最主要代表人物。
潘建伟被聘为东阳形象大使
潘建伟,1970年3月生,浙江东阳人,实验物理学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奥地利科学院外籍院士。现任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副会长、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金华海内外人才总会名誉会长。
潘建伟和“小院士”们在一起,回答孩子们的问题
潘建伟主要从事量子光学、量子信息和量子力学基础问题检验等方面的研究。作为国际上量子信息实验研究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他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多光子纠缠操纵等研究方向的系统性创新工作使得量子信息实验研究成为近年来物理学发展最迅速的方向之一。他突破量子信息处理关键技术,解决量子保密通信在现实条件下的安全性问题。牵头研制成功国际上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主导完成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技术验证机应用示范项目,构建了首个空地一体的广域量子保密通信网络雏形,实现了“六个世界首次”,使我国量子保密通信的实验研究和应用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潘建伟及其同事实现量子隐形传态的研究成果于1999年同伦琴发现X射线、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等影响世界的重大研究成果一起被英国《自然》杂志选为“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其研究成果多次入选《自然》杂志评选的年度重大科学事件、美国《科学》杂志评选的“年度十大科技进展”、英国或美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进展”以及两院院士评选的“中国年度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潘建伟回金华作演讲《新量子革命》
现在,许多人以“量子之父”尊称潘建伟,他的“潘之队”成了领跑世界量子的先锋队。
2016年8月16日,对潘建伟来说,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这一天,完全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中科院新闻发布当天,潘建伟说:“这是我这辈子目前为止,做过的最好的科学成果。”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技大学调研时,特别来到中科大量子通信京沪干线运管中心,对潘建伟等人的量子通信研发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并表示此项工作:“很有前途、非常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同时表示,这些科研成果,表明我们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动作快、力度大、成绩明显。
潘建伟由于在量子信息实验领域的杰出贡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欧洲物理学会菲涅尔奖,国际量子通信、测量与计算学会国际量子通信奖,国际激光科学及量子光学兰姆奖,美国科学促进会克利夫兰奖,美国光学学会伍德奖,墨子量子奖以及德国蔡司研究奖等国内外学术荣誉奖项。2017年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章、201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18年获“改革先锋”奖章,2019年获“最美奋斗者”称号。
获得201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时,组委会对潘建伟的颁奖词是这么说的:嗅每一片落叶的味道,对世界保持着孩童般的好奇,只是和科学纠缠,保持与名利的距离。你站在世界的最前排和宇宙对话,以先贤的名义,做前无古人的事业。
潘建伟担任东阳中学济慈科学院名誉院长
在潘建伟的母校——东阳中学,他是同学们最崇拜的偶像学长,东阳中学副校长卢飞进介绍,潘建伟在2016年回母校东阳中学时曾说,自己选择物理学,是受到老校友严济慈的影响。1986年,已经86岁高龄的严济慈回到母校东阳中学,潘建伟等几名物理学科尖子生因为成绩好受到严济慈接见,严济慈对他们说:“中国科技大学是个好学校,物理学科很强,你们可以去看看。”
潘建伟义不容辞地担任了东阳中学发展顾问团成员,在他倡议下,设立了以德高望重的著名校友严济慈先生名字命名的东阳中学济慈科学院,潘德炉、陆朝阳、吴刚等专家教授担任导师,同时通过举办一系列专家讲座、大学夏令营、学科夏令营、冬令营等形式,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2018年济慈科学院设立以来,东阳中学已先后开展多次北大先研院夏令营、中科大物理夏令营、南方科技大学科技夏令营活动,各高校专家讲座10余场,学校也通过济慈科学院这一平台,进一步提升东阳中学理科教学、学科竞赛影响力,近三年实现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竞赛金牌大满贯。
潘建伟出生地东阳市马宅镇雅坑村拟建科普教育基地
巧合的是,在潘建伟出生的东阳市马宅镇雅坑村,有一座张氏别庙,抗战时期曾经作过东阳中学的临时校舍。雅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永平说,在东阳市政府和东阳中学的关心下,东阳中学办学旧址如今经常迎来年轻学子参观学习,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张永平说,雅坑村正在规划乡村振兴事业,当地政府和村两委已经筹备将潘建伟出生的旧居大院打造成一个开放式的乡村科普展览馆,潘建伟也很有兴趣,并计划将一些量子科研的模型搬到这里来,对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
张永平从小和潘建伟一起长大,他说,小时候的潘建伟好奇心就强,他父亲经常给他带回来一些玩具。这些玩具最后的下场总是支离破碎、首尾分家。父母并没有因此多说他,只是让他整理在一个大箩筐里放在床下。他拆烦了也会尝试着组装玩具,或者重新组合。他还说“学物理这样有趣的学科要比学其他学科轻松多了”。
在国内,潘建伟也做科普演讲,尝试用最生动的方法讲量子叠加态、量子纠缠。2017年11月首届金华发展大会期间,他也专门回金华作过科学演讲,并现场解释广域量子通信和光学量子信息处理的概念。
当选为金华海内外人才总会名誉会长后,潘建伟表示,当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被推选担任金华海内外人才总会名誉会长后,潘建伟说,他将与大家一道,为金华发展集聚智慧、添砖加瓦。他倡议金华海内外人才立足“金华”这个“同心圆”,加强交流合作、增进友谊;强化“联谊”这个“功能体”,加大宣传推介、引才聚才;围绕“发展”这个“核心点”,积极建言献策、服务家乡。
在新建的金华科技馆内,专门设置了目前国内科技馆中少见的量子剧场,专门介绍量子理论,观众将通过剧场中亦真亦幻的虚拟影像,探访广阔的量子世界,了解中国量子科学的发展。在科技馆量子剧场的建设工作方面,金华市科协多次组织设计单位、量子剧场施工单位与潘建伟院士团队、国盾量子以及陆朝阳教授(潘建伟院士团队核心成员)团队就“量子剧场”影片脚本进行深入对接。
潘建伟不仅有严谨的科研之风,还有朴实的家国情怀。在他的团队里有不少金华学子的身影,东阳中学毕业的陆朝阳、马雄锋都是受到潘建伟直接影响而成了中国乃至世界量子领域的科技明星。毕业于金华市环城小学的李宇怀是中国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参与了量子卫星发射工作,也是潘建伟的弟子。
潘建伟为家乡发展发来祝福视频
对于家乡金华的发展,潘建伟不仅关注,而且出力。在他的推动下,中科大与金华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金华技术转移中心,在信息经济、先进装备制造、健康生物医药等领域促进合作、培育人才,推动包括语音、量子通信相关产业项目在金华落地,为金华优势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