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载人飞行到影视航拍,从竞速竞技到监察监测……第十四届智博会上,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物流无人机、载人飞碟等低空经济产品吸睛无数,成了聚光灯下的“新宠”。低空经济,这一新兴经济形态,再度引流,成为大家频频热议的话题。
与之呼应,宁波江北依托人才、创新、服务、平台等优势,不断抢占低空经济发展新赛道,并以此为引擎,全力加速,激活新质生产力“一池春水”。
以物资配送为例,就在近期,宁波首条“商场—社区”无人机航线在江北开通,无人机只需要飞行5分钟,就能跨越数公里将外卖送到用户的手中。江北研发的无人机还在宁波市中心血站与李惠利医院东部院区之间成功完成了急救血小板的快速交接,仅用时12分钟便跨越了11公里的距离,运输速度相比传统方式提升了50%以上。
低空经济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支撑,宁波翼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便是个中翘楚,作为低空交通基础设施的整机制造企业,翼新智能不仅每年在研发投入上的占比高达70%,还凭借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和完善的生产体系,不断推动无人机机场等基础设施的迭代升级。
低空经济还带动航空发动机等核心零部件产业的研发制造。扎根江北八年的浙江华擎航空发动机科技有限公司,瞄准该领域,逐步进入民用及军用航空市场,凭借多年来在发动机设计、加工、检测、制造等方面人才技术储备,仅用5年时间,就研发出国内首款450公斤推力级多电涡喷发动机。
在软件研发上,江北天罡(宁波)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其在侦测反制系统上的深厚积累,不仅荣获多项专利与软件著作权,更为宁波栎社国际机场、中石化镇海炼化等关键设施提供了坚实的低空安防保障。
在科创平台赋能上,江北区与中国航空学会携手共建了先进制造技术应用推广(宁波)中心。该中心通过设立科技服务平台、产业聚智平台和项目孵化平台等三大平台,不仅促进了前端先进技术的产业化转化,更为地方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第十四届智博会圆满落幕,无人机及低空经济在宁波乃至全国范围内掀起的热潮仍持续升温,预计至2026年,全国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里程碑。江北低空经济企业敢为人先、先行先试,在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双轮驱动下,带动航空发动机、零部件、软件服务、高精度材料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荣共生,共绘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绚丽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