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跃龙水车教学点,65岁的陈阿姨正用手机向老邻居展示自己的电子相册,照片里记录着社区文艺队的精彩演出。“以前总怕按坏手机,现在连视频剪辑都会了!”她自豪地说道。这一幕正是宁海县科协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的生动写照。今年以来,宁海县科协联合县老年大学、跃龙成校及各村社教学点,携手金融机构、移动通信、医疗机构等专业力量,围绕智能手机应用、数字安全、健康科普等主题开设课程。截至目前,已累计举办培训70余场,惠及老年学员超3000人次。
多元课程设计:从指尖技能到安全防护
在老年大学教学点,一堂生动的“智慧生活课”正在进行。移动公司技术员正讲台上演示如何用手机预约挂号、滴滴打车,台下四十多位银发学员边听边用手机同步操作。“以前看病总要孩子帮忙挂号,现在我自己就能搞定!”67岁的王伯伯兴奋地向同伴展示刚预约成功的医院挂号单。
培训课程以“场景化教学”为特色,涵盖消费购物(移动支付、线上购物)、政务服务(“浙里办”操作)、智能出行(导航软件、打车应用)、休闲娱乐(短视频制作、电子相册)四大生活板块,并结合老年人实际需求,增设卫生健康知识讲座和反诈防骗专题课堂。银行工作人员通过真实案例解析电信诈骗套路,医疗专家则现场教学如何用手机查询健康档案、辨别养生谣言。
“双师制”教学:专业讲师+志愿者陪练
针对老年人学习特点,各教学点创新采用“专家主讲+青年助教”模式。每场培训除行业讲师进行系统讲解外,还配备志愿者、社区工作者作为“数字辅导员”,在实操环节开展“一对一”指导。“这些孩子特别耐心,我这个‘老学生’现在都会发朋友圈、用美颜相机了!”72岁的李大爷笑着展示自己刚拍摄的短视频作品。跃龙成校负责人表示,各网点还建立了课后答疑微信群,随时解答老年学员的后续问题。
“不能让科技进步落下任何一个群体。”宁海县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扩大培训覆盖面,实现全县18个乡镇街道教学点全覆盖,编制适老化学习手册,让更多老年人从容走进数字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