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选手在全国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中获佳绩

发布时间: 2025-05-13    作者: 李碧瑛    来源: 绍兴科技馆、省科技馆   点击率:  

5月10日至11日,在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第9届全国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总决赛在湖南省韶山市举行。我省选手在大赛上拿下多个大奖。

本届大赛以“防震减灾 科普先行”为主题,经过全国分赛区选拔出来的83名选手进入总决赛。绍兴科技馆选手徐曦茜、吴梦颜在激烈角逐中强势突围,最终获得总决赛3个特等奖中的2席,二人更凭借出色表现获授“全国防震减灾科普大使”称号。

特等奖颁奖.jpg

(右三徐曦茜、右二吴梦颜)

  浙江省红十字生命教育体验馆的蓝佳琪获得大赛一等奖,浙江省科技馆的董唯依和杭州地震监测中心站的张亚慧获得大赛三等奖。

  徐曦茜的参赛作品《当摇滚节奏撞上建筑脉搏》从演唱会引发的地震悬案引入,以创新活泼的方式对建筑振动进行探究,通过对“科学案情”的层层剖析,从音乐节奏推理到建筑固有频率,深入浅出地向公众科普了共振的科学原理,传递“安全无小事、人人讲安全”的安全理念。

  吴梦颜的参赛作品《野百合也有春天——夯土建造技术》以一场特殊的夯土房屋振动测试为切入点,深入介绍了夯土建造技术,展现其抗震能力与独特工艺,生动诠释了“取土筑墙,归土还田”的建造哲学,传统建筑就像山谷中的野百合,无需追逐繁华,自有属于自己的春天。

mmexport1747370059293.jpg

董唯依

  董唯依以《土楼的神秘“自愈术”》为题,从孩童时代的伤疤切入,将人体自愈能力与建筑智慧精妙衔接,着重描述了传奇建筑“环极楼”在1918年广东南澳地震后墙体裂开又愈合的神秘“自愈术”。这种“自愈术”融合了竹筋的韧性与巧妙的建筑材料,体现了传统建筑的精妙建筑工艺和客家工匠的精妙智慧。

  近年来,我省各科技馆高度重视科普辅导员队伍建设,每年组织开展科普辅导员岗位技能培训和比武,积极参加各类业务竞赛活动,已在中国科协、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等主办的各类国家级赛事中获得多个奖项,展现了我省科技场馆持续深化科普服务、建设科普人才团队、打造自身品牌影响力的丰硕成果。

我省选手在全国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中获佳绩
发布时间: 2025-05-13 来源: 绍兴科技馆、省科技馆

5月10日至11日,在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第9届全国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总决赛在湖南省韶山市举行。我省选手在大赛上拿下多个大奖。

本届大赛以“防震减灾 科普先行”为主题,经过全国分赛区选拔出来的83名选手进入总决赛。绍兴科技馆选手徐曦茜、吴梦颜在激烈角逐中强势突围,最终获得总决赛3个特等奖中的2席,二人更凭借出色表现获授“全国防震减灾科普大使”称号。

特等奖颁奖.jpg

(右三徐曦茜、右二吴梦颜)

  浙江省红十字生命教育体验馆的蓝佳琪获得大赛一等奖,浙江省科技馆的董唯依和杭州地震监测中心站的张亚慧获得大赛三等奖。

  徐曦茜的参赛作品《当摇滚节奏撞上建筑脉搏》从演唱会引发的地震悬案引入,以创新活泼的方式对建筑振动进行探究,通过对“科学案情”的层层剖析,从音乐节奏推理到建筑固有频率,深入浅出地向公众科普了共振的科学原理,传递“安全无小事、人人讲安全”的安全理念。

  吴梦颜的参赛作品《野百合也有春天——夯土建造技术》以一场特殊的夯土房屋振动测试为切入点,深入介绍了夯土建造技术,展现其抗震能力与独特工艺,生动诠释了“取土筑墙,归土还田”的建造哲学,传统建筑就像山谷中的野百合,无需追逐繁华,自有属于自己的春天。

mmexport1747370059293.jpg

董唯依

  董唯依以《土楼的神秘“自愈术”》为题,从孩童时代的伤疤切入,将人体自愈能力与建筑智慧精妙衔接,着重描述了传奇建筑“环极楼”在1918年广东南澳地震后墙体裂开又愈合的神秘“自愈术”。这种“自愈术”融合了竹筋的韧性与巧妙的建筑材料,体现了传统建筑的精妙建筑工艺和客家工匠的精妙智慧。

  近年来,我省各科技馆高度重视科普辅导员队伍建设,每年组织开展科普辅导员岗位技能培训和比武,积极参加各类业务竞赛活动,已在中国科协、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等主办的各类国家级赛事中获得多个奖项,展现了我省科技场馆持续深化科普服务、建设科普人才团队、打造自身品牌影响力的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