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科普系列节目《少年科学说》发布

发布时间: 2025-04-11    作者: 陈嫣然    来源: 宁波市科协   点击率:  

科学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符号,而是触手可及的奇妙冒险!

4月8日,由宁波市科协联合现代金报原创制作的科普系列节目《少年科学说》发布,浙江省英才计划宁波区域学员化身“科学讲解员”,带领大家云游前沿实验室。这档“少年讲科学”的节目,不仅涨知识,还很有趣!

“少年科学家”亮相 前沿科研成果惊艳登场

“想象一下,潜水器像蝠鲼一样在海底翩翩起舞!”在首期节目中,来自宁波效实中学的英才学员竺叶揭秘了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院长潘光导师团队的“仿生明星”——仿蝠鲼柔体潜水器。

图片 1.png

2016年以来,潘光导师团队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推动新型水下无人系统创新发展,创造性提出滑扑一体仿蝠鲼柔体潜水器新概念,研制出10kg-700kg系列化工程样机,完成了全球首例千米级大深度、滑扑多模态航行试验。相关研究成果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在竺叶的视角中,这个外形萌酷的“小家伙”,胸鳍一扇一扇,游动时几乎没有噪声,“我们把蝠鲼的翅膀‘搬’到潜水器上,它不仅能灵活转弯,还能下潜1000米,连续工作60天!比传统潜水器节能30%!”竺叶自豪地介绍,目前这款潜水器已“上岗”,监测珊瑚礁健康状况,未来还能用于文物勘探和资源勘察。

“纳米,是十亿分之一米的长度单位,远超肉眼可见的范围。而吴老师的团队,正是用这样的微观尺度,设计出改变医学未来的‘纳米特工’!”慈溪中学的陈睿哲跟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工程与技术研究所的吴爱国导师,在纳米生物的科研世界探索不可思议的奥秘,“吴老师团队专注于生物纳米材料设计,他们开发的‘多功能纳米探针’就像微型特工,能潜入人体精准诊断疾病,甚至能高效消灭肿瘤细胞!”

“第一次出镜紧张得手心冒汗,但讲完发现有成就感!”竺叶笑着说。此次参与节目的学员们不仅深入实验室,还学会了用“接地气”的语言解释高深的科学原理。

“要把复杂的公式变成同学们听得懂的故事,这个过程比做实验还烧脑!”陈睿哲补充道。如今,这些“少年科学家”已经能自信地对着镜头,把科研故事讲得绘声绘色。

图片 2.png

透过镜头讲好科研故事 培育创新人才

《少年科学说》节目的开设初衷是为青少年搭建一个接触科研、培养创新能力的优质平台,让他们在科研实践中锻炼自己,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参与英才计划,学员们在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上得到提升,也树立了远大的科学志向,为我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了解,中学生英才计划是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共同开展的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旨在选拔一批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的高中生走进大学,在科学家指导下参加为期一年的科学研究和科研实验。

宁波作为首批实施地区之一,于2024年首次开展英才计划,由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和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作为培养单位,选派了11名高水平教授担任导师,指导学生在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四大领域开展科研实验。通过分学科笔试、导师团队面试等环节,宁波区域选拔了56名优秀学生参与培养。

宁波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节目,培养出真正对科学有兴趣、有天赋、有潜力的后备人才,为青少年种下一颗科学的种子。当他们眼里有星星,科学的未来就充满希望!”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武林广场东侧,浙江省科协大楼 邮编:310003

版权所有: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大众科技网 联系方式:ZJSKXJSXH@126.COM

备案证编号:浙ICP备05008719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0857号

无障碍浏览 老年版
宁波市科普系列节目《少年科学说》发布
发布时间: 2025-04-11 来源: 宁波市科协

科学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符号,而是触手可及的奇妙冒险!

4月8日,由宁波市科协联合现代金报原创制作的科普系列节目《少年科学说》发布,浙江省英才计划宁波区域学员化身“科学讲解员”,带领大家云游前沿实验室。这档“少年讲科学”的节目,不仅涨知识,还很有趣!

“少年科学家”亮相 前沿科研成果惊艳登场

“想象一下,潜水器像蝠鲼一样在海底翩翩起舞!”在首期节目中,来自宁波效实中学的英才学员竺叶揭秘了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院长潘光导师团队的“仿生明星”——仿蝠鲼柔体潜水器。

图片 1.png

2016年以来,潘光导师团队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推动新型水下无人系统创新发展,创造性提出滑扑一体仿蝠鲼柔体潜水器新概念,研制出10kg-700kg系列化工程样机,完成了全球首例千米级大深度、滑扑多模态航行试验。相关研究成果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在竺叶的视角中,这个外形萌酷的“小家伙”,胸鳍一扇一扇,游动时几乎没有噪声,“我们把蝠鲼的翅膀‘搬’到潜水器上,它不仅能灵活转弯,还能下潜1000米,连续工作60天!比传统潜水器节能30%!”竺叶自豪地介绍,目前这款潜水器已“上岗”,监测珊瑚礁健康状况,未来还能用于文物勘探和资源勘察。

“纳米,是十亿分之一米的长度单位,远超肉眼可见的范围。而吴老师的团队,正是用这样的微观尺度,设计出改变医学未来的‘纳米特工’!”慈溪中学的陈睿哲跟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工程与技术研究所的吴爱国导师,在纳米生物的科研世界探索不可思议的奥秘,“吴老师团队专注于生物纳米材料设计,他们开发的‘多功能纳米探针’就像微型特工,能潜入人体精准诊断疾病,甚至能高效消灭肿瘤细胞!”

“第一次出镜紧张得手心冒汗,但讲完发现有成就感!”竺叶笑着说。此次参与节目的学员们不仅深入实验室,还学会了用“接地气”的语言解释高深的科学原理。

“要把复杂的公式变成同学们听得懂的故事,这个过程比做实验还烧脑!”陈睿哲补充道。如今,这些“少年科学家”已经能自信地对着镜头,把科研故事讲得绘声绘色。

图片 2.png

透过镜头讲好科研故事 培育创新人才

《少年科学说》节目的开设初衷是为青少年搭建一个接触科研、培养创新能力的优质平台,让他们在科研实践中锻炼自己,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参与英才计划,学员们在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上得到提升,也树立了远大的科学志向,为我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了解,中学生英才计划是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共同开展的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旨在选拔一批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的高中生走进大学,在科学家指导下参加为期一年的科学研究和科研实验。

宁波作为首批实施地区之一,于2024年首次开展英才计划,由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和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作为培养单位,选派了11名高水平教授担任导师,指导学生在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四大领域开展科研实验。通过分学科笔试、导师团队面试等环节,宁波区域选拔了56名优秀学生参与培养。

宁波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节目,培养出真正对科学有兴趣、有天赋、有潜力的后备人才,为青少年种下一颗科学的种子。当他们眼里有星星,科学的未来就充满希望!”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